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组成要素和教育意义分析

2021-05-14 13:09闫丽红
家长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育意义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文化竞争力有了很大程度的上升,教育在我国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首要环节,对儿童的心理素质及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教育意义进行讨论。

【关键词】学前教育心理学;组成要素;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0-0179-02

Analysis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sychology

(Nanyuan Kindergarten,Gaotai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YAN Lihong

【Abstract】With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the 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has risen to a great extent, and the position of education in Chin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s the primary link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preschoo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hild.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element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sychology and discuss its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Key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psychology; Constituent elements;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学前教育在我国发展史上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不少思想家、教育家都为学前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历史上的学前教育比较单一,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学前教育也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学前教育心理学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对幼儿的心理、特点、习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一科目又有不少更细致的划分,丰富并完善了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组成要素

虽然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目,但其中又包含了许多更为细致的内容,本段落将对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及代表作进行分析。

(一)起源分析

学前教育心理学首先是在西方产生的,并由西方不同学派划分为了两大类,自标志教育学独立的《大教学论》出现后,教育学便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世纪初又出现了关于教育学心理问题的研究,紧接着《普通教育学》的出现使这类学科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系统。但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现是在这之后的19世纪末期出现的心理实验室,出现了不少关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如《初等心理学与教育》等,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形成了独立的系统。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出现相对较晚,首先在殷周时期出现了学前教育,虽然认识到了兒童心理对教育、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性,但并未对其展开具体论述与讨论。直至《礼记·内则》中才对儿童的生理及心理展开了分析,但当时的教育将儿童的入学年龄定在了十岁,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已经受到了外界很严重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便无法对儿童的真实心理进行分析及研究,导致当时的儿童教育心理学并不科学。并且这一阶段的教学方式多沿用先前的方式,以佛教、道教思想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主张因材施教,使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二)代表作品

学前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如17世纪的《世界图解》、18世纪的《儿童心理》等。尤其是随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更是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代表作,如曹中平的《学前教育心理学》、林泳海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等。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才得以完善的,并且还会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对这一学科进行研究完善。本段落将对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展开论述。

(一)发展时期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期主要指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对学前教育心理学进行了分类,比如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提出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对学前教育心理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此观点认为当外界刺激相互之间建立联系之后,刺激物质本身会出现自主反应,在儿童身上体现出的便是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刺激会对儿童的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另外,认知主义学者对学前教育心理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认知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在学前教育心理学中可以通过同化、顺应以及图片的形式对幼儿展开教育。而心理学代表人物布鲁纳则认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主动去寻求知识,通过外界被动地向幼儿施加压力,便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的方式使儿童主动投入学习过程中,并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从而达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效果。此外,人本主义学者对教育心理学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因为对儿童的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当前的智力层面,还需要对儿童的发展进行考量,根据儿童的学习习惯以及情绪等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不同学者对这一学科的看法使这一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综合了多种思想,使学前教育心理学能够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二)独立时期

经过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研究与努力,学前教育心理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目,进入了学前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独立时期。90年代初期的《幼儿教育心理学》已经开始对幼儿的学习以及成长做出了不同的论述,并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了分别研究。比如,学前儿童的研究对象主要在0~6岁,但研究幼儿心理的最有效阶段在3~6岁,儿童在这一阶段脑力活动比较活跃,在这一阶段更容易学习知识内容,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时刻关注儿童心理状况的变化以及外部表征,并根据这部分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还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学前阶段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儿童心理方面的分析能够使教师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提升。本段落将对学前教育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

(一)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在儿童幼年时期展开学前教育心理学,能够在儿童认知发展速度最快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儿童进行指导。幼儿教师在制定教学活动时,要保证与幼儿站在同等的地位,并选择能够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制定不同的教学活动,也能够保证儿童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状态的稳定及心情的保持,让儿童以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更高阶段的学习及生活。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经过学前教育心理教学培养的儿童在步入更高阶段的学习时能够及时转变学习状态,并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二)对社会进步的意义

根据学前教育心理学对儿童展开教育培养的不仅是儿童的学习能力,还使儿童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合作能力以及互助能力等优良品格,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性情、习惯以及态度等,这些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够促进儿童个人的身心发展,还能够为儿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儿童阶段的教学对于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这一阶段的教学属于基础学习阶段,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儿童展开教学,能够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朝着社会需要的发展方向成长。另外,培养儿童稳定的心理及性情有利于在将来步入社会之后能够及时适应社会大环境,从而缩短在将来步入社会后的适应时间,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同时,在学前教育心理学培养过程中,幼儿教师难免要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家长在加强对幼儿的观察及引导时,能够建立与儿童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家庭氛围更加和谐,促进家庭环境及良好氛围的改善。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心理学对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下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正在不断发展完善,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培养儿童的完美人格,对儿童走向更高阶段的学习及生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加强对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儿童的发展及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对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及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儿童教育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当下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闵玉立.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组成要素和教育意义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3).

[2]闻荣阁.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组成要素与教育意义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7(28).

[3]程椿婷.浅析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组成要素和教育意义[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2(12).

[4]冯娜.情感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1).

作者简介:闫丽红(1982.12-),女,汉族,甘肃高台人,本科,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教育意义
阅读能力,数学教学同样不容忽视
人性论的教育意义研究
浅谈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
幼儿课间游戏活动的开展研究
先秦墨家思想中的利他行为
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意义问题分析
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职业教育的永恒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