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团圆梦想

2021-05-14 14:58李建中
现代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财神团圆习俗

李建中

我们国家有许多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文化,凝结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成为了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有一句话叫“百节年为首”。“年”也就是“春節”,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盛大、最隆重、最具全员性和人文意义的第一大节日。春节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古代,有“新春”“新年”“元旦”“元日”“大年”“过年”等等称呼。“春节”这个称呼,实际上才出现一百来年。辛亥革命后,我们国家逐渐改用公历纪年。该怎样称呼两套历法的一月一日呢?人们便把农历新年称为“春节”,同时将原来称呼春节的“元旦”这个名字送给了公历的一月一日。

“春节”这个称呼出现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个节日却已延续了几千年。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夏朝以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以冬季的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十一月为正月,秦朝以十月为正月。也就是说,在汉朝之前,正月(元月)是一个不固定的月份;作为春节的正月元日,是一个不固定的“变日”。直到西汉武帝时期,出生于四川阆中的天文历算学家落下闳等人创制《太初历》后,才正式确定了春节在孟春正月初一,这就把迎接春天和迎接新年在历法上统一了起来。这种方法沿用至今,影响深远。也因此,落下闳被称为中国的“春节老人”,阆中成为了“春节文化之乡”。

春节是一个立体性的、连续性的的大年节。从时间跨度看,一般认为它从腊月初八开始,直至正月十五才结束。谚语说:“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办。”北方地区还有一首叫《过了腊八就是年》的民歌广为流传。腊八节,实实在在的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过春节的习俗和活动非常丰富,包含祭神、敬祖、备年货、吃年夜饭、守岁、祈年、贺春、拜年、贴春联、挂灯笼、燃烟花、放鞭炮、舞龙灯、扭秧歌、逛庙会、看灯会等等活动和习俗。从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到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过年这个节日被一代代中国人一直传承着。

在这个绵延不断的传承链条中,过年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但过年的诸多精神内涵却一直传承至今。在此,我将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涵简单归纳为:一颗感恩之心,一种团圆之乐,一个希望之梦。通过祭神祭祖,感恩天地馈赠,感谢祖先保佑,让我们在“衣食住行用”上得到了收获;通过亲人团圆,让我们尽享天伦之乐,尽情释放在“仁义礼孝和”方面的心理需求;通过贺春庆典,让我们于欢乐中憧憬在“福禄寿喜财”方面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一、感恩之心

从很大程度上讲,春节就是一场感恩的仪式。这要从春节的起源说起。

关于春节的起源,通常认为始于殷商时期岁尾年头的祭神祭祖活动,而这种祭祀活动又发端于原始社会合祭众神的“腊祭”习俗。段宝林先生说:“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一个节日,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一般认为其源为上古的蜡祭。”(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一一春节、蜡祭与傩)),《中国文化研究》,1 996年第2期。)

古代腊祭祭祀的神灵很多,包括传说中创造了人类的创世始祖女娲,教会了人们渔猎方法的人文始祖伏羲,还包括想象中的天神、地神、风神、雨神、山神、水神、火神等。祭祀的目的,主要是向神灵们表达感激之情,感谢他们赐予阳光雨露,感谢他们教会我们谋生的本领,让我们得到了温暖,收获了粮食。

在古人看来,人类要生存发展,是离不开神灵的馈赠和赐予的。比如说,给人类带来无限好处,使人类结束了生吞活剥、茹毛饮血时代的火,便来源于火神的赐予。所以,从古至今,各地民间都建有很多火神庙祭祀火神。在北京什刹海旁,至今仍保存着一座始建于唐朝的火神庙,供奉火德真君。

到后来,春节祭祀的神灵,主要是与人们现实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的门神、灶神、财神和家族祖先。从古至今,门神一直没被冷落。即便今天,许多人家在春节前都要在大门上张贴门神年画。门神作为守卫门户的神灵,驱邪逐鬼,守家卫宅,我们在过年时当然要向其表达感恩之心。

到了近现代,虽然神灵信仰逐渐淡化,但年俗中祭神祭祖的传统在各地仍或多或少保留了下来。比如腊月二十三,是过年前祭祀灶神的日子。随着火塘和灶台的出现,人们对能将生肉、粮食烧煮成熟食的火塘和灶台倍加重视。当人们将对火的崇拜和对灶台的崇拜结合在一起时,灶神信仰便应运而生了。

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是非常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人们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灶神的职责,最初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人们又赋予了他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的职能。由于灶神掌管着饮食和拥有察善恶、降祸福的职能,所以老百姓对他充满了爱戴和敬畏,春节期间祭祀他理所当然。如今,随着厨房结构的不断变化发展,随着传统灶台的消失,灶王爷的画像已难见踪影,祭祀灶神的习俗活动也基本消失。

今天,在春节期间最受人们欢迎的是财神。实际上,相比灶神,财神的起源要晚得多。财神最早出现的年代,史籍难以考证,以目前资料可追溯到宋代。在北宋的节庆中,以财神像作为年画的习俗已经比较流行了。虽然财神出现时间较晚,不过自宋代出现以后,信仰者广泛分布于各个阶层,尤以商贾之家更是对其尊奉得毕恭毕敬。财神的出现,不仅表达了民间世俗的发财愿望,同时也为广大民众追求财富提供了一种精神保护与寄托。

财神信仰形成较晚的原因,主要是受中国古代“重农抑商”传统的影响。“民以食为天”。宋以前,历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以农为“本”,以商为“末”。最初出现的“财神”,甚至还成为一些人讽刺揶揄的对象。不过,在商人们和广大百姓的笃信下,在宋以后的近千年时间里,财神的影响力总体来说是越来越大,信众也越来越多。到明清时,除了许多人家和商铺供奉财神外,各地还陆续建起了一座座供广大民众祭拜的财神庙。

春节期间,迎接和祭拜财神的时间和习俗,各地不一。许多地方的习俗认为:吃团圆饭时放鞭炮,主要就是为了迎接财神。有的地方,团圆饭一年比一年吃得早,边吃边放鞭炮,称作“抢路头”。大家相信:早放鞭炮就能把路头游览、观望的财神早点接到家,使这一年里财运旺盛。除夕前后,还有人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送财神”,每到一家都说上几句如“财神到家,越过越发”“金银财宝滚进来啦”之类的吉利话。主人家为表达对财神的欢迎,一般都会赏钱给来人。

北方不少地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一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的活动。老北京的大商号,均会大办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和红色活鲤鱼。南方许多地方在正月初五祭财神。上海、江苏等地,正月初五零时零分,各家同时打开大门和窗户,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热烈欢迎。无论南北东西,大家對财神都满怀着感恩之心和期盼之情,感谢财神爷在过去一年里的馈赠,祈盼财神爷在新的一年里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金银财宝。

春节期间祭祖,在许多地方是与祭神同时进行的,但也有单独祭祀的。祭拜之前,先是接引。迎接祖先的时间,各地并不统一。在安徽桐城,腊月二十四便要祭祀祖宗,并接引祖宗回家过年。绝大多数地方,祭祖的时间是在除夕夜,有的在年夜饭前就先请祖先,有的在子时到来前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在午夜零点准时接引。

祭祖的仪式,各地有别。有的在除夕夜专设的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有的地方,将祭祖的仪式称之为“拜家堂”,因为祖宗是“家亲”而不是神,仪式在家中堂屋进行。有的地方,在堂屋中悬挂祖先画像,但多数地区只是供着祖先的牌位。在祖先的牌位前摆好美酒佳肴、时令果品,供列祖列宗享用;点燃香蜡纸钱后,家长率子孙行叩祭礼。在祭祖时,要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项禀报家中一年来发生的喜庆事件。

虽然各地祭祖的时间和仪式有别,但目的和意义却是大体一致的:慎终追远、礼敬祖先,感恩祖先的恩典和保佑,感恩祖先开创的良好家风、族风和开拓进取精神;呼唤祖先回家过年,同时祈求祖先继续保佑子孙后代繁荣昌盛、诸事顺意,来年人畜两旺、四季平安。

春节祭神祭祖的习俗之所以能一直保留下来,是因为我们的感恩之心一直没有改变,我们对丰收、平安、祥和的期盼一直没有改变。

春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从古至今,春节习俗始终浸透着一颗感恩的心。

二、团圆之乐

家的观念是中国人最浓厚的传统观念,我们现存的所有传统节日,几乎都是以“合家团圆”为核心展开的。这是由过去几千年来,中国始终以家族、宗族和地域为核心的社会形态所决定的。任何个人和家族要顺利生存发展下去,首先就要处理、协调好家庭内部、亲族内部的关系。那时可没有电话、视频这样方便的沟通渠道,建立起良好家庭关系、亲族关系的前提,首先便是一家人能聚在一起。

合家团圆的观念,在春节习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回家过年,是许多人一年到头的最大心愿。说团圆是春节文化的核心内涵,相信多数人都会认同。对家人团圆的期盼,几千年来早已融入到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

著名作家、学者冯骥才先生曾说:“每每望着春运期间人满为患的机场、车站和排成长龙的购票队伍,我都会为年文化在中国人身上这种刻骨铭心而感动。春运的人潮所洋溢的不正是年文化的精神核心一一合家团聚吗?还有哪一种文化能够一年一度调动起如此动情的千军万马?能够凸显故乡和家庭如此强大的亲和力?”“世界上哪个国家有这种一年一度上亿人风风火火赶着回家过年的景象?”(引自冯骥才工作室公众号2010年1月《冯骥才谈春节春运是一种文化现象》。)

大年三十夜,是真正意义上属于中国人的岁尾与年头。民谚说:“一年不赶,就赶三十晚。”除夕,凝聚了中国人一年的亲情惦念,积淀了人们一年的离合悲欢。无论是在外打拼的游子,还是在家中留守期盼的父母,聚在一起吃上一顿年夜饭,一家人举杯同庆,欢声笑语,团团圆圆,这是每个人春节时最期待的事。人们既是在享受着满桌的美酒佳肴,更是在享受着那份团聚的欢乐与喜庆的气氛。此时此刻,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欢笑,心头的慰藉与充实感难以言喻。

年夜饭各种各样的食物,往往都富含美好的寓意。在南方,不少地方有两样菜必不可少:一是象征“年年有余”的整鱼,二是象征“团团圆圆”的丸子(南方人俗称圆子)。还有一些地方又必须有火锅,火锅热气腾腾,象征来年红红火火。其他如菜头(萝卜),喻示有个好“彩头”;煎炸食物,则是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北方习俗,则是一家人围坐一起包饺子和吃饺子。饺子的做法,最重要的是和面,“和”与“合”谐音,“饺”与“交”谐音,“合”与“交”都有相聚之意,所以“饺子”象征着亲人团聚、家人团圆。北京传统习俗,年夜饭中还必须有“荸荠”。这是一种扁圆形、皮黑褐色、肉白色的食材,谐音“必齐”,就是说一家人必须要齐齐整整才是一个团圆年。南方广大地区大年初一吃的汤圆,更是亲人团圆的象征。

一年一度的“团圆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民俗文化活动,充分表现出了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与天伦之乐。对于中国人来说,除夕不仅仅是一场欢乐的聚会,更是一场精神的仪式,通过同吃年夜饭,能够强化家族成员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年夜饭内容甚至地点等都有所变化。但变化的是形式,永远不变的却是家的味道,是暖暖融融的爱意,是亘古不变的亲情。

年夜饭后围炉守岁,是春节的重要习俗。守岁的内容,主要是守住岁火不灭,原本的目的是顺利跨年,预示来年一切顺利。实际上,守岁的主要目的还是感恩父母,向老人表达孝心。许多人一年中少有时间陪老人聊天,除夕夜守岁,不正是一个借春节习俗陪伴老人和家人的好机会吗?

从大年初二开始,有的地方从初一开始,民间有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的习俗。如果说除夕夜的主题是家人团圆,那么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则是在更大范围内和亲戚朋友们的团圆。如今在城市,一部分人通过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方式来完成拜年这个仪式,彼此虽未串门,但这依然是双方因为春节在情感上、心灵上的一次团圆。

春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从头至尾,始终洋溢着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

三、希望之梦

作为春节序幕的腊八节,一般处于二十四节气里的大寒附近,是一年之中天气最冷的时候。腊八节不但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也奏响了春天的序曲。人们刚从草木凋零的冰天雪地中走过,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了。在春节这个除旧迎新、送冬迎春的大好日子里,很自然的要满怀喜悦之情,载歌载舞地隆重庆祝这个节日。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代词人宋祁的这一名句,将中国人心目中春天的意境和迎春的欢乐充分表达了出来。面对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盎然春意,正需要我们用一个喧闹、热闹、狂欢的节日来表达。整个节日期间,除了家人团聚、亲友拜年之外,还有一系列让人兴奋、充满激情、充满欢乐的习俗与活动。

春节贺春的习俗很多,比如贴春联。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将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家中有能写的人就自家用红纸写,不然就到集市上买回来贴。春联的内容,多为喜迎新春到来、描绘时代背景、感恩天地馈赠、抒发美好愿望、祈盼来年丰收。

比如挂年画、挂灯笼、贴窗花、贴福字。挂贴年画在各地都很盛行,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门前张挂大红灯笼、门上贴“福”字等等习俗,除了增添节日气氛外,无不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

比如放鞭炮、放烟花。“爆竹声中一岁除”,早在南北朝时期,春节便有了放鞭炮的习俗。最初燃放爆竹,主要目的应该是驱鬼邪。《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宗懔撰、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1-3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山臊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怪兽,人脸猴身,单足,能说人话,善于变化,能使人染上寒熱病。传说山臊和恶鬼都惧怕爆响之声,所以人们用爆竹声来吓唬驱逐它们。发展到后来,烟花爆竹的主要作用,应该是以其绚丽的色彩和响亮的声音来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烘托节日的热闹场面。有人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是人们对春雷的模仿与期盼;绚丽多彩的烟花,是百花齐放的预演和人们对绚丽春天的召唤。

春节的热烈气氛,不仅在各家各户洋溢着,同时也充满了村村寨寨、大街小巷。

比如逛庙会。这是各地人们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北京的庙会,闻名全国,如五显财神庙、东岳庙、白云观等处的庙会,人潮不断,非常富有过年的民俗文化特色和氛围。逛庙会,除了拜神外,品尝风味小吃、玩耍游戏和购买风车等小玩意是重要内容。春节时到五显财神庙“借元宝”,是许多老北京人的既定活动。庙里最吸引眼球的,是一个巨大的金元宝,人们排着队去摸金元宝,憧憬来年多多发财。

比如舞龙灯。龙灯又叫龙舞,是一种古老的民俗舞蹈,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一般用竹条或铁丝扎成龙形,里面安上蜡烛或灯泡,外面用布或纸包裹,上涂彩色而成。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形象优美而矫健,被人们认为是吉祥如意和奋发腾飞的象征。舞龙灯又被称为“耍龙灯”,在许多地方,耍龙灯不但要在本村本地耍,还要舞着龙灯到周边村寨和集镇去“大显身手”,以赢得阵阵欢呼为乐。龙灯在舞动,人们心中也在祈祷:新的一年潜龙变飞龙,奋发向上冲。

比如扭秧歌。春节期间,南方地区在舞龙灯的时候,北方不少地方正在扭秧歌。秧歌原本是农民插秧时的一种辅助劳动的歌咏习俗,后来发展为一种娱乐庆祝的歌舞活动。“大年初一扭一扭”,从初一开始,按捺不住喜悦心情的人们就开始扭秧歌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扭秧歌活动达到高峰,除了随处可见的小型队伍外,不少地方还有大规模的秧歌队伍进行表演。

比如逛灯会。正月十五观赏花灯的习俗由来已久,实际上,许多地方的灯会从春节前就开始了,正月十五达到高峰。南京的灯会历史特别悠久,文献记载,早在南朝时就有了灯会,每逢元宵节,场面壮观,热闹非凡。唐宋时期,成都的灯会誉满天下。如今,最有名的是自贡灯会。自贡灯会融传统的制灯工艺和现代科技于一炉,形成了大型、综合、联动的特色,使古老的彩灯艺术焕发出闪亮的青春。自贡每年灯会期间,各地人们蜂拥而至,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如果说春节其他时间多是以家庭活动为主,那么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则可称为公共的联欢聚会。除了赏灯、舞龙灯、扭秧歌外,还有看戏、赏月、猜灯谜、吃元宵、游百病、闹夜等内容。

一般说来,过了正月十五,春节这个连续性的大节日也就结束了。但有的地方还未尽兴,比如四川广汉正月十六的拉保保,将就要结束的春节活动再次掀起高潮。在广汉民间,很早就有游百病与拉保保的习俗,清朝时二者融为一体,成为了当地独具特色的保保节。如今,正月十六拉保保那天,有几十万人涌进广汉“拉保保”。公园人扎堆,饭馆打拥堂,车站排长龙。“拉保保”的热闹和乐趣,就在这“拉”字上,这种略带强迫的性质正是“保保节”热闹、刺激的关键所在,也正是“保保节”红火的原因。那些长相较为富态的中年男士,成为场中被追逐的热门人物,当他们头上突然被扣上“猪儿帽”后,便“被迫”或“半推半就”地成了陌生“干儿子”“干女儿”的“保保”。拉到保保的人家高兴,被拉成保保的人们也高兴,看到人家拉保保或被拉成保保的广大游客也都异常兴奋,甚至比当事人还要兴高采烈。

整个春节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彩龙飞舞,热闹非凡;鞭炮声、叫卖声、欢笑声、锣鼓声此起彼伏,一浪接着一浪。人们一扫平时的疲累态和严肃态,精神焕发,笑逐颜开。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的喧闹和热闹,既是人们对自己一年成就的庆祝,也是辛勤劳作一年后的彻底放松,更饱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憧憬和梦想。

春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自始至终,人们在欢乐中编织着来年的希望之梦。

四、春节文化的传承发展

前面,我将春节文化的主要精神内涵归结为:一次感恩的仪式,一出团圆的喜剧,一场狂欢的庆典。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之心,是形成我们道德意识非常重要的基础。对天地神灵和祖先的感恩,是形成我们义务观和天职观的重要精神来源。只有牢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交出满意的答卷,我们才无愧于天地的馈赠和祖先的护佑。

回家过年,家人团圆,本质上是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家人的陪伴之恩的感谢,是对家庭和家族的精神认同。春节期间互相拜年,本质上是对亲友和社会各方面帮扶之恩的感谢,这是维系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至于春节期间一系列贺春祈年的狂欢活动,前面已经说到了,其真正含义是播种希望、编织梦想。梦想,是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是形成我们人生规划和理想追求的重要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没有梦想,人就没有追求,没有前行的动力。中国人如此,西方人亦如此。我们现在都在谈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全体人民的梦,需要由全体中国人共同来实现。只有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中国梦才能顺利实现。

从前面的讲述和分析,我们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每逢春节到来,各种节日活动就在祖国大地的每一个地方不断上演,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热闹欢腾的节日氛围之中。其实不然。事实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快速变迁,春节的一些传统习俗活动在不少地区正面臨着淡化的现实;在部分地方特别是大城市,一些习俗活动甚至正面临着消亡;不少人也都听到过“如今的春节好冷清”“还是小时候过春节热闹”之类的感慨。春节,正期盼着被注入新鲜活力。

回顾历史,春节和其他传统节日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广大民众回家团圆的精神需求。在漫长的古代宗法社会,广大民众也确实一直有着“合家团圆”的强烈需求。但是,在工业化、城镇化高速推进的今天,“漂”在外地的青年人和各种劳动者越来越多。在广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年轻人之间,平时不再处于如家庭亲情般的强关系中,而是处于一种没有较强情感维系的弱关系中。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会觉得传统的春节与自己的精神需求有些脱节了,“合家团圆”对他们的牵引力大大减小。让他们在春节时脱离眼下生活的那个对他们有用的社交圈,回家乡去跟那些几乎已经不认识的宗族成员经营关系,是他们不那么乐意的。这可能会让他们既感到精神疲劳,还会觉得在时间上、经济上也是一种浪费。

基于此,传统的春节活动有必要在传承发展中革故鼎新,增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内容和新形式,适应城市化时代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可以帮助他们就地寻找到精神慰藉,满足他们在友情、爱情、社交等方面的需求。

今年,因为新冠疫情,各地都发出了号召大家就地过年的倡议。这既是传统春节习俗活动面临的挑战,同样也是促进春节文化发展创新的契机。我们的春节活动如能让大家在不回老家的情况下也过得愉快和满足,也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情感包围,相信古老的春节会获得新生,春节文化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本身一直就具有不断革新的精神。以春节为例,自其产生以来,就一直处于不断吐故纳新的丰富和发展之中。比如,除夕夜全家一起看春晚,是改革开放后才出现的新事物,如今已成为春节习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无数人带去了欢乐。今天,我们在继承春节文化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还应该主动汲取西方感恩节、狂欢节等节日文化的有益成分,积极推动春节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春节文化更好地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更好地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促进春节文化这株枝繁叶茂的节日大树生发出生机盎然的新枝叶。同时,让全世界都看到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丰富多彩的中国春节文化。

无论春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怎么变,春节文化体现出来的感恩思想、团圆思想和美好梦想,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责任、担当、孝道、友爱、追求、理想等积极的价值观念不会变。它们不但是中华文化优秀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华民族为丰富人类思想文化宝库做出的重要贡献。这是中国春节文化的世界意义。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团圆节和狂欢节。只要我们永存感恩之心,永盼团圆之乐,永做希望之梦,春节习俗就会永存,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涵就会更加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财神团圆习俗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遇见财神(大家拍世界)
财神到
盼团圆等
团圆的日子
财神与寓言作家
团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