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含水率对城市污泥压缩及强度特性的影响

2021-05-17 11:14杨瑞敏汤友胜曾杏钢王梦茹何心宁
关键词:压缩性轴向含水率

杨瑞敏,汤友胜,曾杏钢,王梦茹,何心宁

(1.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安徽 滁州 233100;2.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6)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产生的以有机物为主的泥状物质,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微生物及污染物等。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目前我国脱水污泥的年产量已达到6×107t,填埋处置是国内外常用的污泥处置方式[1]。由于污泥富含无机颗粒、胶体及有机残片等,脱水后污泥仍具有较高的含水率,导致填埋场堆积时容易软化塌方,施工机械作业时容易发生工程事故,若处置不当将引发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将进一步加剧河道水体污染[2]。按照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 50869—2013)规定,城镇污泥在填埋前,需改善污泥的含水率高、黏度大、易流变的特性,改善后的污泥应达到如下指标: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得低于50 kPa,十字板抗剪强度不应低于25 kPa,含水率不应高于60%。焚烧时含水率应小于50%,土地改良和污泥农用的含水率应分别小于65%和60%。城市污泥由于富含有机质和细颗粒,与河、湖淤泥相比,一般具有较高压缩性,压缩指数可高达5.5[3]。

本文选取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开展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污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标准固结试验,明确初始含水率对污泥压缩及强度特性的影响,以期能够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

1 试验材料和仪器

1.1 试样材料

试样污泥取自凤阳县某污水处理厂,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开展含水率、界限含水率、颗粒分析、比重及有机质含量测定,可得污泥的基本物理性质如表1 所示和污泥的颗粒组成如图1 所示。

表1 污泥的基本物理指标

图1 污泥的颗分曲线

1.2 试验方案

配制初始含水率分别为90.61%、77.91%、56.51%、42.96%、36.5%和23.1%的污泥试样6 个,试样的制备参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执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样直径3.91 cm、高度8 cm,标准固结试样直径6.18 cm、高度2 cm,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 ℃、湿度90%)养护7 天。

采用TZS-1 型应变控制式三轴仪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参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 123-2019)执行,设置剪切应变速率为0.5 mm/min,每隔0.25%应变读数一次。试验的轴向应力、应变分别按照公式(1)和(2)计算得到:

式中:σ为轴向应力(kPa),R为测力计读数(0.01 mm),C为测力计率定系数(N/0.01mm),Aa为校正后的试样面积(cm2):Aa=A0/(1-0.01ε1),A0为试样初始面积(cm2),ε1为轴向应变(%),h0为试样的初始高度(mm),Δh为轴向变形(mm)。

标准固结试验采用WG 型单杠杆固结仪进行,试验参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2019)执行,固结试验施加的各级压力分别为12.5、25、50、100、200、400、800、1 400 kPa。施加每级压力后24 h 测定试样高度变化直到加荷至最后一级。

2 不同初始含水率污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

经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可得污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初始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如图2 所示。

图2 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

由图2 可知,随着含水率的不断增大,污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上升。当含水率增大至45%左右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含水率继续增大,无侧限抗压强度一直呈下降趋势,最后趋于平缓。污泥密度~含水率与干密度~含水率关系曲线(击实曲线)分别如图3、图4 所示。

击实试验统一采用质量2.5 kg 的击锤,击实筒直径51 mm,落距为305 mm,分三层击实,每层25 击,使土孔隙中的气体充分排出。根据图4 可得污泥的最优含水率为45%左右。

图3 含水率与密度曲线

图4 含水率与干密度曲线

图5 不同含水率污泥的应力−应变关系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可得污泥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如图5 所示)。当含水率低于或接近最优含水率时,污泥中主要以结合水为主,且结合水膜较薄,颗粒间联结力较强,颗粒容易被击实,形成骨架[4 − 6],从而使污泥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应力−应变关系表现为软化型,应力随应变先增大到某一峰值后逐渐减小,在达到峰值之前,经历了线弹性、弹塑性两个阶段,污泥样结构逐渐破损,土颗粒之间产生塑性滑移,达到应力峰值后,污泥样结构完全破坏,应力随应变急剧衰减,曲线呈下降趋势,此时峰值应力即为污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当含水率的高于最优含水率时,应力−应变关系呈硬化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污泥的结构性逐渐丧失,随着荷载的增加,污泥的变形过程几乎不经历弹性、破损阶段,直接进入塑性硬化阶段,此时可取轴向应变15%对应的应力作为无侧限抗压强度。

3 不同初始含水率污泥的标准固结试验

制备初始含水率分别为23.10%、36.50%、42.96%、65.68%、88.42%、97.14%的6 个污泥,开展标准固结试验,可得污泥的e-p曲线、压缩指数和压缩系数随含水率的变化曲线与e-lgp曲线分别如图6—9 所示。

图6 不同含水率污泥的e-P 曲线

图7 压缩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

由图6 的e-p曲线可知,初始含水率越大,污泥e-p曲线前段越陡,且位于其他曲线上方,表明污泥的压缩性越高,固结初期比中、后期孔隙比减小较快,污泥的初始含水率越低,e-p曲线越平缓。固结初期压缩较快,e-p曲线陡降,主要是由于污泥中自由水的排除;固结中、后期压缩较慢,随着压缩的进行,自由水逐渐减少,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结合水逐渐占据主导,而结合水排除困难,同时有机质本身的塑性压缩变形很小,致使污泥的压缩变形减小,故e-p曲线较平缓[7]。

图8 压缩指数与含水率的关系

图9 不同含水率污泥的e-lgP 曲线

工程中一般采用100~200 kPa 压力区间内对应的压缩系数a1-2来评价土的压缩性,本文中压缩指数与压缩系数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7、8 所示,可见污泥的压缩指数、压缩系数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污泥压缩系数a1-2均大于0.5,压缩指数Cc均大于0.4(除初始含水率23.1%外),为高压缩性土。随着含水率的不断增加压缩指数和压缩系数急剧增加,当含水率增加至最优含水率附近,试样出现结构性,曲线接近平缓,最后曲线陡增。

从图9 中可知,e-lgP曲线近似呈直线型,含水率高的污泥曲线较陡,但是随着初始含水率的降低,压缩指数也随之降低且曲线变得平缓。究其原因是压缩初期阶段,结合水膜在有机物的作用下变厚,土颗粒之间的连接作用减弱,导致土体的压缩性变大,强度降低。随着压缩过程的进行,土体中的水被排出,使得结合水膜变薄,土体的压缩性变小,强度随之增加[8],孔隙被进一步压缩变得更小,结合水占据绝大部分孔隙。颗粒间的蠕动阻力由于结合水膜变薄而逐渐增加,从而抑制了污泥的变形[9]。其次,高含水率的土样在压缩初期土体强度较小,含水率较大,所以土样从压缩开始直至结束这一过程中形变较大。但随着污泥初始含水率的降低,污泥变得更加密实,初始孔隙率减小,使得强度在压缩初期就比较大,随着压缩的进行土样的变形越来越小直至压缩结束。所以其曲线就较为平缓。

Butterfield 首先提出采用双对数坐标确定结构屈服应力的方法[10]。所以本文中根据固结试验结果绘制ln(1+e)~lgP关系曲线(见图10),从而运用Butterfield 的方法来确定污泥的结构屈服应力。从图10 中可知,随着初始含水率的降低,污泥结构屈服应力减小的程度并不明显。表明不同初始含水率下污泥的结构性差异并不显著,此外屈服前后双对数压缩指数变化非常显著,即污泥一旦发生结构屈服以后,其压缩性将出现大幅度的增加[2]。

图10 不同含水率下污泥双对数压缩曲线

4 结论

通过污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标准固结试验,明确初始含水率对污泥强度和固结特性的影响,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1)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轴向应力水平是影响应变比的重要因素,在轴向应力维持不变的状态下,污泥的径向与轴向应变比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

2)污泥的初始含水率低于最优含水率时,应力应变关系呈软化型,初始含水率高于最优含水率时,应力应变关系呈为硬化型。

3)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城市污泥压缩特性相差较显著:初始含水率较高时,e-lgP、ln(1+e)–lgp曲线均近似直线,污泥不具有结构性;随着含水率的降低,e-lgP、ln(1+e)–lgp曲线刚开始平缓,随后逐渐变陡,污泥具有一定屈服强度,表现出一定结构性。

4)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压缩指数、压缩系数均随之增大,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变化趋于平缓,而后呈现单调递增的趋势。

猜你喜欢
压缩性轴向含水率
苹果树枝条含水率无损测量传感器研制
直接估计法预测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的适用性分析
降雨型滑坡浅层滑动对土体含水率变化的响应
新型轴向磁通转子错角斜极SRM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千分尺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检定装置的研制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基于串联刚度模型的涡轮泵轴向力计算方法
CONTENTS
患了压缩性骨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