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是传家宝

2021-05-17 12:58王玲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1年5期
关键词:王玲碗筷饭碗

王玲

小时候,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日三餐时,父亲都会反复念叨这一句。父亲对这句话的注解是:一是要勤劳,二是要节俭。

“庄稼人就是要勤劳,不勤劳就活不了,因为粮食不会自己从地里长出来,更不会从天上落下来。庄稼活必须实打实地做,不实打实地做,你就得饿一年肚子。”每每说到这里,父亲就会指着面前的饭碗,“这碗里的每一样食物都是辛辛苦苦得来的,所以我们不能浪費,哪怕是一粒米,一片菜叶……”

说到最后,父亲还会补上一句:“我小的时候,你们爷爷就是这样教育我的。”

父亲每天三遍不厌其烦地念叨,用妹妹的话说,我们耳朵都听起老茧了。所以,一到吃饭时间,我们就只顾埋头吃饭,只想吃饱饭后赶紧脱离饭桌。然而,最后一关是逃离不了的。当我们放下碗筷时,父亲会一丝不苟地进行检查,假如发现饭碗里有残留饭菜,一定会严厉批评我们,让我们吃干净。开始一段时间,我们姐妹都因此挨训,后来,大家养成了好习惯,每次准备放下碗筷前都各自打扫干净碗里的饭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初听父亲说这一句话时,我并不知道这是古人的诗句,长大后才知道这是一句古诗,是父亲从书里读来的。父亲是专科毕业,是单位里文化水平最高的;文化程度一般的母亲,虽讲不出什么道理来,但她却是这就句话最忠实的践行者。

改革开放前的那些岁月,物资相对匮乏,要添置一件新衣服是很不容易的事,父母穿不了的孩子穿,姐姐穿不了的妹妹穿,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我们的衣服虽然有补丁,但都是缝补得整整齐齐,清洗得干干净净。平时少言寡语的母亲,在父亲单位里是出了名的能干。

后来,我们家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是勤劳节俭的传统一点也没有变。我相信,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不管生活水平如何提高,勤俭节约的传统永远不会过时,我们也会将这个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猜你喜欢
王玲碗筷饭碗
少年追梦郎
少年追梦郎
少年追梦郎
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了
端牢国人饭碗 保障粮食安全
碗筷
陶在我们生活中——“瓷饭碗”
剪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