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探究

2021-05-19 06:35孙留宾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胶原酶消融术优良率

孙留宾

(中铁十七局集团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30032)

中年男性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高发人群。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以往,临床上常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但难以使其腰椎间盘的突出物回位,进而可增加其病情复发的风险。近年来,胶原酶溶解术、臭氧髓核消融术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等微创手术被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1]。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疼痛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有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疼痛的病理机制与椎间盘对神经根形成机械性压迫、炎症细胞侵袭、免疫应答效应所形成的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根粘连、水肿等有关[2]。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期间在中铁十七局集团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96 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且有腰腿痛疾病史。2)患者的病情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3)患者接受保守治疗的效果不佳。4)患者具有进行手术的指征。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物的长度>9 mm。2)患者存在腰椎间盘重度脱垂或突出物严重钙化的情况。3)患者存在急性感染。4)患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将这96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18 例;其年龄为42 ~53岁,平均年龄为(47.02±2.41)岁;其病程为3 ~15 年,平均病程为(9.02±3.11)年。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 例,女性患者17 例;其年龄为43 ~58 岁,平均年龄为(50.12±3.52)岁;其病程为3 ~15 年,平均病程为(9.01±3.23)年。两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胶原酶溶解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对患者腰部皮肤进行消毒及铺巾。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使用18G 穿刺针在L4-L5椎间盘突出患者病变正中位置旁6 ~8 cm 处进针,保证穿刺针和躯干矢状面呈40°夹角。对于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需将针尾向针头端倾斜,倾斜角度为15°~25°,调整后进针。椎间盘最佳的针刺位置为侧位透视下责任椎间孔上方1/3 ~2/3 的衔接处。透视针定位于椎弓根内侧缘,借助负压测试进行针尖位置的初步定位(硬膜外前间隙),然后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对患者进行硬膜外椎管造影。若对比剂于椎体后缘椎管内出现线状或窄带状影,则表示针尖在硬膜外腔内。将600 U 的胶原酶溶入4 ml 的生理盐水中,将此药液注入突出物周边的硬膜外腔内。退出穿刺针,为患者贴敷创可贴。嘱患者保持患侧向下位休息8 h。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对其进行臭氧髓核消融术的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椎间盘最佳的针刺位置为正侧位透视下椎间盘正中央处。将10 ml 浓度为50 μg/ml 的臭氧气体缓慢地注射到硬膜外腔内。观察10 min 后,若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则对其进行胶原酶溶解术。进行胶原酶溶解术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治疗的优良率及术后1 周、3 个月、6 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的评分。本研究根据改良后Macnab 量表评分制将患者的疗效分为优(治疗后,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消失,不影响其日常生活及工作)、良(治疗后,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有明显改善,活动轻微受限,不影响其日常生活及工作)、尚可(治疗后,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有所改善,活动受限,对其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影响较轻)及差(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控制)[3]。优良率=(优例数+ 良例数)/ 总例数×100%。患者VAS 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疼痛的程度越严重[4]。患者JOA 的评分越高,表示其腰椎的功能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6 个月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的比较

术后6 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χ²=7.500,P=0.006。详见表1。

2.2 术后1 周、3 个月及6 个月两组患者VAS 评分的比较

术后1 周、3 个月及6 个月,观察组患者VAS 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1 术后6 个月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的比较

表2 术后1 周、3 个月及6 个月两组患者VAS 评分的比较(分,± s)

表2 术后1 周、3 个月及6 个月两组患者VAS 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例数术后1 周术后3 个月术后6 个月观察组 482.62±0.751.62±0.761.12±0.70对照组 483.58±0.142.47±0.922.01±0.82 t 值8.7184.9255.719 P 值<0.001<0.001<0.001

2.3 术后1 周、3 个月及6 个月两组患者JOA 评分的比较

术后1 周、3 个月及6 个月,观察组患者JOA 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3。

表3 术后1 周、3 个月及6 个月两组患者JOA 评分的比较(分,± s)

表3 术后1 周、3 个月及6 个月两组患者JOA 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例数术后1 周术后3 个月术后6 个月观察组 4817.35±2.1220.62±2.0123.31±1.68对照组 4813.02±1.6716.02±1.4220.27±1.53 t 值11.03912.9509.269 P 值<0.001<0.001<0.001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腰痛、坐骨神经痛均是慢性疼痛的主要表现形式。约有2/3 腰痛、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平均年龄呈下降的趋势。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灶可累及腰椎L3-L4及L5-S1节段[6]。腰椎间盘发生病理性变化可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基在重力的作用下使破裂的纤维环发生异常突出,神经节段神经根遭受机械性压迫、炎症因子等刺激可导致神经组织缺血及水肿,进而可导致腰腿痛麻。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其症状,但易导致其病情反复发作。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可改善其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术后6 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χ²=7.500,P=0.006。术后1 周、3 个月及6 个月,观察组患者VAS 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JOA 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此研究的结果与欧阳华忠等[7]的研究结果相似。胶原酶具有高度特异性,可溶解胶原蛋白。Ⅰ型、Ⅱ型胶原分子是构成椎间盘的主要成分。胶原酶可快速溶解髓核、纤维环中的胶原组织,且不影响血管及其他组织。臭氧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等作用。臭氧通过加强局部氧气供应发挥缓解疼痛的作用。臭氧可破坏髓核中蛋白的多糖链,减少突出物的面积,激活纤维化活动,使胶原沉积,进而达到修复腰椎的效果[8]。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腰椎功能。

猜你喜欢
胶原酶消融术优良率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国产胶原酶在小鼠胰岛分离中的效果研究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胶原酶溶解术加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胶原酶盘外注射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