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祛痛胶囊联合穴位注射、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研究

2021-05-19 06:35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穴位针刺疗法

林 庆

(揭阳市中医院,广东 揭阳 522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罹患该病可使患者的骨关节畸形、强直、功能丧失,甚至导致其残疾。目前西医主要使用抗风湿药及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RA。但使用这两类药物进行治疗的RA 患者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无法长期坚持进行治疗[1]。使用中医疗法治疗RA 的有效率及安全性均较高。针刺疗法为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是将针刺疗法与药物疗法相结合的一种中医疗法[2-3]。本文主要是探讨使用风湿祛痛胶囊联合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治疗RA 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3 月期间揭阳市中医院收治的60 例RA 患者。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自愿参与本研究。2)病情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关于RA 的诊断标准。3)对风湿祛痛胶囊及穴位注射疗法的耐受性较高。4)理解及认知功能正常,能积极地配合完成本次研究。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2)合并其他类型的关节炎。3)患有免疫系统疾病。4)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9例,女11 例;其年龄为21 ~67 岁,平均年龄为(49.72±5.34)岁;其病程为1 ~10 年,平均病程为(5.09±1.14)年。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7 例,女13 例;其年龄为21 ~69 岁,平均年龄为(49.64±5.38)岁;其病程为1 ~10 年,平均病程为(5.13±1.1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本次研究经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让两组患者均每天口服3 次风湿祛痛胶囊(生产厂家: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0129),餐后30 min 服用,每次服5 粒。连续治疗8 周。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穴位注射疗法及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方法是:1)将2 ml 的野木瓜注射液和2 ml 的复方当归注射液混合,注射到患者的血海穴及足三里穴中,每个穴位注射1 ml。2)选取肾俞穴、太溪穴、关元穴等穴位作为主穴,选取阳池穴、合谷穴、八邪穴等穴位作为配穴。对上述穴位进行消毒。让患者缓慢呼气,将1.5 寸的无菌针以指切法刺入上述穴位。随后重扎轻提,反复提插9 次。15 min 后,让患者吸气,迅速拔针。对膈俞穴、双侧血海穴进行消毒。使用针刺针点刺上述穴位进行放血。每周治疗3 次,连续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有压痛症状的关节数量、晨僵持续的时间及有肿胀症状的关节数量。2)治疗前后分别使用魏氏法、免疫速率散射法、全自动免疫透视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血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的水平和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的水平。本次研究中使用的仪器和试剂盒均来自德国罗氏公司、美国德灵公司及Beckman America 公司。3)治疗前后分别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评价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的程度。患者关节疼痛的程度与评分呈正比[5]。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有压痛症状的关节数量、晨僵持续的时间及有肿胀症状的关节数量相比,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有压痛症状的关节数量及有肿胀症状的关节数量均减少,其晨僵持续的时间均缩短,与治疗前相比,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压痛症状的关节数量及有肿胀症状的关节数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其晨僵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 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 s)

注:a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

有肿胀症状的关节数量(个)治疗前 对照组 307.85±1.7971.06±31.42 6.57±1.63观察组 307.91±1.7470.89±30.68 6.62±1.58 t 值0.1320.0210.121 P 值0.8960.9830.904治疗后 对照组 306.93±1.24a55.63±22.14a 5.78±1.15a观察组 304.58±1.06a43.72±20.83a 3.41±0.84a t 值7.8902.1469.115 P 值0.0000.0360.000时间组别例数 有压痛症状的关节数量(个)晨僵持续的时间(min)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ESR、血清RF 的水平及血清CRP 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R、血清RF 的水平及血清CRP 水平相比,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R、血清RF 的水平及血清CRP 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SR、血清RF 的水平及血清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ESR、血清RF 的水平及血清CRP 水平(±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ESR、血清RF 的水平及血清CRP 水平(± s)

注:a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

时间组别例数 ESR(mm/h) RF(kU/L)CRP(mg/L)治疗前 对照组 3073.54±31.25142.30±19.5145.79±17.20观察组 3073.62±30.74142.15±20.0346.12±16.85 t 值0.0100.0290.075 P 值0.9920.9770.940治疗后 对照组 3052.87±21.60a 114.71±15.37a 28.74±10.42a观察组 3038.49±12.67a 89.37±10.08a19.67±8.09a t 值3.1457.5513.766 P 值0.0030.0000.000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的VAS 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的VAS 评分相比,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的VAS 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的VAS 评分(分,± s )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的VAS 评分(分,± s )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307.02±0.854.86±0.62 11.2450.000观察组306.97±0.912.97±0.58 20.3030.000 t 值0.22012.193 P 值0.8270.000

3 讨论

RA 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肘关节、膝关节等周围关节发生对称性滑膜炎。RA患者的病因复杂,残疾率高。罹患该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6]。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RA 的特效药。中医认为,RA 属于“痹证”的范畴。导致RA 发生的内因是患者的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素体亏虚、卫外不固,外因是湿、风、寒侵袭。RA 患者正气亏于内,外邪乘虚而入,气血为邪所阻,侵袭经隧,使经脉壅滞,闭塞不通,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及畸形。临床医生在治疗RA 时应注重表里兼顾[7]。风湿祛痛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鸡血藤、威灵仙、川黄柏及苍术等提取物。该药具有活血化瘀、燥湿祛痛、扶正祛邪及通络止痛等功效[8]。针刺疗法是指使用治疗针刺激特定的穴位,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中医疗法。使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RA 可利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针刺造成的机械性刺激及经穴的传导作用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9]。野木瓜注射液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功效。复方当归注射液具有温经止痛、行气止痛及补血活血的功效。将野木瓜注射液和复方当归注射液同时用于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可对患者的穴位造成持续性的刺激,起到调气血,通经脉的作用[10]。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压痛症状的关节数量及有肿胀症状的关节数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其晨僵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ESR、血清RF 的水平、血清CRP 水平及关节疼痛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这是因为,使用风湿祛痛胶囊联合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治疗RA 能促进患者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减少其体内的免疫复合物,起到较强的消肿止痛、活血祛瘀的作用。

综上所述,使用风湿祛痛胶囊联合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治疗RA 可减轻患者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症状,缩短其晨僵持续的时间,降低其ESR、血清RF 的水平及血清CRP 水平。

猜你喜欢
穴位针刺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