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探讨

2021-05-20 10:48周品禄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3期
关键词:传输广播广播电视

周品禄

【摘要】目前在5G技术研发的国家中,中国的技术发展是第一位的,一些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等的5G技术发展也比较落后。目前我国5G技术的研发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实验,进入了创新与商用部署的阶段,有望实现产业生产应用。

【关键词】5G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3..008

1.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

原来的无线发射技术由于技术的瓶颈和其他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传输质量以及画质上并不太令人满意。同时,我国地域辽阔,山区以及边远地区面积大,这无疑提升了信号传输的难度,而无线发射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传输困难和质量的问题,在传输过程中,有了信息定位这样即可使误码率大大降低。再者感知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传输智能化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电视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一个家庭有几台电视亦成常态,广播电视繁荣发展的基础非常好。

2. 5G技术对广播电视的影响

5G移动通信的应用意味着网络信息传输速度将得到大幅度整体提高,音视频内容也大大增加,这必然会对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目前广播电视的主要传播方式尽管有很大改观,不过主要还是以电视播放和收音机收听的模式,因此在播出时间、形式以及播出内容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而5G技术可以实现大量音频、视频节目实现随时随地观看,若是将其应用于传统的广播电视中,那么广播电视也将会实现速度快、时效强、无地域限制。同时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速度上也具有显著优势,可以随时发布、滚动播出各种新闻以及热点,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者任何便携电子设备即可观看,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

3.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特点

通过有效融合相关技术,并对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应用,可以使广播电视的传播覆盖范围得到有效扩大,并加快相关广播电视的覆盖速度。而在对技术手段进行应用时,需要对相关技术的主要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并考虑技术的传播规律,结合区域和城乡的具体情况,对多种传输手段进行合理应用,从而有效接收广播电视信号。对于接收方式而言,可以采用固定式或者移动式等,从而极大地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

3.1 智能化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有着较高的智能化,除了可以实现自动检测之外,还能够对系统发送的信息进行自动统计,实现开关机的自动控制,对发射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完成信息采集过程。播控机房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对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能够有效监测发射机遥讯、遥测以及遥控等相关功能。除此之外,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应用,还能够对发射机运行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全面监控。

3.2 可靠性

想要确保广播电视发射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充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有效保障系统中相关硬件和软件的可靠性,从而进一步保证相关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3 安全性

为了确保广播电视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专用网络进行构建,具体来说,应对完善相关的访问权限机制。如此一来,系统只有相关工作人员才能够进行登记,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权限完成相关操作。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系统恢复和备份机制进行完善,这样一来可以充分保证广播电视发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4. 5G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发展基础

4.1 宣传的针对性

大政策、大方针获得的渠道很多,本地的宣传则应有更强的针对性,并且多元化的声音更需要有效的集中,这时就体现出广播电视,党和国家的声音最佳载体的作用了。5G时代为报道的及时、高产、细致提供了很好的传播手段,也为资源传播走“新闻+政务+服务”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2 新闻的地方性

5G技术的应用为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传播插上了翅膀,缩短了时间和距离,但是内容的区域差异是无法消除的,本地人还是喜欢看本地的新闻节目。因此5G时代地方性视角的新闻还是会有充分的受众。

4.3 教育的特定性

广播电视面对公众,她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不可忽视,正能量宣传和教育的主阵地还是要有广播电视承担,采取专门的节目宣传、滚动的公益广告、市民课堂的开办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有的放矢。民众文明素质的提高,知识的积累与之密切相关。

4.4 服务的区域性

5G时代,广播电视的拓展服务前景广阔,5G助力下,社会生活逐渐由线下主导模式转为线上主导模式,满足社会生活更宽泛、更厚重、更细分的需求。本地媒体可以更好地为本地用户服务,发挥出本地优势,满足个性化需求,以服务本地为宗旨,因此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巨大。

5. 5G時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创新发展途径

5.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在移动通信网络以及公用的有线网络中,用户的平面与控制平面相互分离,用户平面仅仅能够通过软件对网络定义,实现网络资源的虚拟化。控制层面不仅支持网络资源的虚拟化,还可以对业务需求进行全面考量,判断是否增加一些功能模块,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整个服务构架。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必须以5G系统架构技术规范作为依据,在核心网络与有线网络中,控制面板主要依靠5G技术提供服务,设计模块包括用户的权限设置、接入控制、资源的合理调配以及计费认证。用户面的传输网络与5G网络相同,传统模式下网络的前端系统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内容源和数据源,因此在前端系统中,可以融入5G技术,以服务为基础构建核心网架构。

5.2  5G和广播电视技术融合的应用场景

5G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终端、环境以及业务,这三个要素可以组合成完整的终端应用场景,以终端尺寸与移动性作为分类依据,可以将终端分为小屏幕的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和大屏幕的固定终端,应用环境则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移动速度可以分为步行、车辆以及高速车辆。同时以数据的流向、交互能力可以将终端分为线性的视频广播、内容交互、视频点播、高解析度以及个性化内容。5G属于无线信号通信,这就包括单向广播与双向通信两种方式,通过对两种通信方式进行改善优化,高校利用无线网络,结合室内与室外覆盖、局部与区域覆盖,高速移动也将成为5G网络的移动性特点。5G网络无线信号的传输,不仅支持双向,还支持多项、高清、超高清。

5.3 5G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创新发展基础

2019年1月13日,5G网络4K电视无线信号传输测试在我国深圳举行启动仪式,其中参加的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移动以及华为公司。在我国,这是5G网络4K传输的首次尝试,同时也是5G网络融入新媒体产业的重大进展。中国移动公司为该项尝试提供了双频试验点,试验点将4K超清信号传输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机房,同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超高清4K信号再传输至深圳分会场,分会场的转播车可以实现信号的实时接收,这为2019年传输5G、4K高清播放奠定了基础。

5.4 移动通信网络和单向广播

移动通信网络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实现双向通信,基于此才能够促进单向广播的快速发展,使得通信资源能够在单向广播与双向通信模式之间灵活切换,从而完成移动广播的深层次融合创新。基于目前的发展技术,单向广播的传输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例如发射的頻率限制与发射塔高度的限制,因而,单向广播基站建造时必须要间距控制在10km之内,且地面的数字电视采用高功率高塔发射的技术。相较于该技术,单向广播性能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覆盖面积也远远不足。尽管广播网络覆盖的面积会远远扩大,但是回传能力还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新的上行通讯的能力还没办法与移动通信技术同日而语。将5G技术融合至广播电视媒体,必须要实现支持移动接收、实现个性化需求,覆盖范围也要更加广泛,构架方案的设计必须要以广播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作为技术依据,在融合的同时必须要注意扬长避短。

6. 结束语

5G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信息技术又一大进步与革新。4G移动通讯技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便利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观看视频等,而5G移动通讯技术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卫星移动与地面移动通信的无缝衔接,且实现了多方面多领域的合作。基于此,5G技术对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可以传输更为准确的数据,还要保障更清晰的画质。传统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传输速度相对较慢,且容易出现传输错误的现象,无法满足当今社会技术的发展需求,因此5G时代的出现要求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也要创新发展,以求适应当今人们生活需求,进一步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卓文.数字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12):226-228.

[2]朱建武.数字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相关问题[J].数字通信世界.2020.(06):85-86.

[3]李璐,宋金平.数字时代下广播电视无线发射问题之我见[J].传播力研究.2019.3(24):284-285.

猜你喜欢
传输广播广播电视
地铁SDH、OTN传输组网分析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技术分析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浅谈垂直极化天线在地面数字电视传输中的应用
4K传输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