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江湖里有“两证一网”保驾护航

2021-05-20 19:46亦安冉
现代苏州 2021年7期
关键词:菜篮子菜场食用

亦安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况菜场这个熙熙攘攘的地方。管好菜市场这个市井江湖,才能温暖大家的小日子。菜场华丽变身,食品安全也要更规范才行。老百姓的“菜篮子”质量安全如何守护?苏州的食用农产品“两证一网”监管品牌,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稳更放心。

古城区的农发新民桥市场,无论早晚,人气都很旺,菜摊上叫卖声也很响亮,许多蔬菜摊上会插着一块小牌子,上面标着“本地”两字:本地马兰头、本地香茄、本地白菜、本地香韭菜……这些菜究竟来自哪里,买菜的人未必深究,但是监管部门却门儿很清,每样食材都能清楚地知道产地和上下游流通渠道。事实上,老百姓也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到更多“菜篮子”安全信息。

你买的菜都自带“身份证”和“健康证”

到了菜场,直奔食材而去,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菜场的醒目位置有一块显示屏,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苏州市食用农产品溯源公示”,每日检测列表里不仅有经营户信息,还有检测品种、检测项目及检测结果;每日进货列表里则清楚地显示着每个农产品品种的进货来源等。

据了解,目前姑苏区的大部分菜场都已经覆盖了这种显示屏,并且购买菜、肉的时候,购物小票上也都有个追溯码,扫一下就可以查到农产品的产地、销售渠道等。在双塔市集,每一个农产品摊位上方都有一块显示屏,上面有经营户的档案信息,包括摊主的名字、行业和星级,当然还有一个二维码“农产品溯源公示”,买菜时,只需掏出手机一扫,就能知道你看中的那棵菜来自哪里。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处副处长张海江介绍,苏州是座农产品输入型城市,80%以上的市场供应需要外地输入,农产品批发市场是监管的总闸口,农產品质控难、追溯难,针对这样的监管痛点,苏州运用“互联网+”思维,历时5年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了食用农产品监管品牌“两证一网”,即“身份证”、“健康证”和“苏源e码通”网络平台,全环节初步实现了区域内食用农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质量可信”的总体监管目标。

每一批进入苏州的食用农产品都会被验明“身份”,名称、产地、数量、进货日期、供应商名称等信息,会被同步录入“苏源e码通”平台,通过平台生成附带溯源二维码的统一销售凭证,让批发市场间、批发市场和下游农贸市场间销售信息实时流转、互联互通,苏州市流通的食用农产品相当于都被附上了可靠的“身份证”,并且可以通过一个二维码追根溯源。

在通过“身份证”做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据了解,“苏源e码通”平台不仅能人工上传有关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检疫合格证明等法定检测证明,还能通过对接快检仪器设备实时采集快检数据。这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明信息同步附加在溯源信息二维码内,使得经由平台流转的食用农产品不仅能查询到来源去向,还能了解到质量状况,等于是为在苏州市流通的食用农产品附上了一份“健康证”,而那些检测不过关的农产品则早已被“拒之门外”。

铺下一张“安全网”守护菜篮子安全

如果说,“两证”为老百姓建了一道安全墙,“苏源e码通”平台则铺了一张食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安全“网”。

苏源e码通”平台有三个端口:市场端、监管端和公众查询端。公众查询端,是老百姓了解自己食材质量安全的一个窗口,可以在线查询涉农生产经营单位主体信息、溯源信息和质量安全信息。据介绍,监管部门目前已实现了批发市场建档100%,上传快检数据100%的双百要求,基本实现了供应链上游食用农产品“身份证”和“健康证”的实时上传流转,实现了公众在线查询涉农经营单位的注册登记、许可证、快检等信息。

此外,根据国家新冠疫情防控的政策要求,进口的冷链食品,比如肉类、水产品等都需要经过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这一程序。也就是说,老百姓买的每一棵菜、每一块肉都罩在一张食品“安全网”里。

猜你喜欢
菜篮子菜场食用
爷爷的菜篮子
菜场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藏在菜篮子里的春天
我国今年将首次开展“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微妙地共舞
微妙地共舞
我眼中的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