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新四军五师的英雄们

2021-05-21 04:56缪平均
陕西档案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导员八路军革命

文/缪平均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笔者依据档案史料记载,将新四军五师英雄们的感人事迹从一卷卷档案史料中记述下来,以表达对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英雄烈士们的深切怀念,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1949年7月10日至14日,在陕西大地上爆发的扶眉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上国共双方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解放军歼敌最多、取得战果最辉煌的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一举歼灭国民党胡宗南集团4个军,4.5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80余门、轻重机枪960余挺、骡马1500余匹,生俘敌8000余人,为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奠定了基础。这次战役中,解放军伤亡4600余人,3000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长眠于西府大地,他们以血肉之躯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华彩乐章,铸就了历史的辉煌。在扶眉战役金渠镇围歼战中,我人民解放军第二军第六师第十八团第一营营长栗政通和第四师第十一团政治委员赵存仁等营团主官先后牺牲,足见当时战斗之激烈。栗政通、赵存仁、刘永成等革命烈士血洒疆场,马革裹尸,表现了他们崇高的家国情怀。

栗政通,河北省平山县人,1923年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亲栗再温从1934年开始任中共直西特委书记,大哥栗政清曾任中共平山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后被叛徒出卖1936年牺牲在天津日本人的监狱。在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下,栗政通幼小的心灵播下了革命的种子。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栗政通见哥哥栗政民穿上了八路军军装,扛起了“三八大盖儿”,哭着喊道:“我也要参加革命,和哥哥一样要穿上八路军军装,打日本,保家乡!”在父亲的支持下,1937年,14岁的栗政通参加了八路军,走上了革命道路。在革命的大熔炉里,栗政通迅速成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侦察员、连指导员、副营长、营教导员、营长等职,参加过陈庄战斗和百团大战、南泥湾大生产、八路军南下支队南下湘粤边及北返、中原突围、渤海扩军和西北解放战争。

在扶眉战役纪念馆里,陈列着栗政通曾经用过的一支制作粗糙、通体乌黑、金属部分全都生锈了的钢笔,这支钢笔伴随着栗政通走过了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就是用这支钢笔不知写过多少份政工总结、战斗动员,并用这支笔给家人写信,抒发着自己对祖国、对家人、对人民军队的无限感怀。

1949年3月,离家12年的栗政通带着警卫员、骑着枣红马回家完婚。与家人的团聚,新婚的甜蜜,使他暂时远离了战场。然而,他的政治责任感最终战胜了对家庭的眷恋,毅然骑马返回部队。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两个多月,26岁的栗政通等五师英勇的战士在与胡马的西北大决战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牺牲前对政治干事花玉春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告诉李教导员,我不行了,叫他好好领导,完成光荣的任务。我牺牲了不要紧,中国还有四万万五千同胞,革命一定会成功的!”栗政通留下了一个革命者寸心的表白,用鲜血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灵魂,谱写了一曲壮美的人生之歌!

赵存仁,山西省崞县(今孟县)人,富农家族出身,山西大同师范学校毕业,“七七事变”后,他弃笔从戎,投奔延安,参加了八路军。经过革命熔炉的锤炼,他从一个“公子少爷”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先后担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等职。在金渠镇战斗中,两次负伤,仍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年仅33岁光荣牺性,在陕西眉县留下自己的忠骨。第十一团团长吴子烈曾经感慨地说:“赵存仁的牺牲,使我党失去了一名忠诚的党员,我军失去了一位勇敢的战士,人民失去了一名勤务员,妻子失去了一位好丈夫,孩子失去了一位好爸爸,我失去了一位最亲密的战友。”

栗政通

刘永成

五师在扶眉战役中还有一位烈士名叫刘永成。他1917年出生在陕西合阳县城一个富裕家庭,1936年抛家弃学,参加红军。1937年入党,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扶眉战役时任第二十一团副团长。战役发起前,离家13年的刘永成被批准回家探亲,大姐一见到他就关切地说:“永成呀,你现在也30多岁了,赶紧成个家吧!”刘永成笑着说:“不急,等革命胜利了我就成家,你们不要为我操心!”这是刘永成对父母许下的承诺,是一个让亲人留下沉重伤痛的承诺,也是一个革命胜利了却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

栗政通、赵存仁和刘永成,只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缩影。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大批革命烈士舍小家为大家,他们用崇高的理想和革命必定成功的坚定信念,用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强胜。

猜你喜欢
教导员八路军革命
寻找英雄
几根香菜识破日特
礼堂
中国的出行革命
赞“时代楷模”张劼
论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
粉红革命
八路军风采录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