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引领下高校专业课课程的思政建设途径

2021-05-21 04:54王立平葛旭升保定学院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化工管理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王立平,葛旭升(保定学院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0 引言

自2013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1]。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2]。很多高校都在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也取得一些初步成果[3-7]。但是,如何进一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把课程思政和具体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仍是高校专业课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程思政”是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与育人有机地结合,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心同向的育人格局。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基于无机化学的课程教学,归纳了以下做法。

1 善用学科发展史的启迪,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师备课时,把课程思政作为一个教学环节,用心挖掘每个章节中的思政元素。每门学科,都有学科发展史,可以利用学科发展史中出现的国内外优秀的科学家的个人事迹和奋斗经历,进行课程思政,如表1 所示。在无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收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国内外优秀的科学家的个人事迹和奋斗经历,进行课前5 min 演讲,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从中学到什么,感受到什么。结合科学家的故事,培育学生应该为自己树立目标,面对挫折不气馁、不轻言放弃、学会坚持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借用名人故事,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针对某些大学生为了金钱,不好好学习,只看重金钱,放弃专业,当主播、甚至拍摄不良视频等现象。可以利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著名化学家、化工专家侯德榜,抱着“科学救国”志向留学美国,学成后毅然回国。克服种种困难,为新中国的制碱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著名科学家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3 紧跟学科科技前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

在学习元素化学知识时,介绍课程教学中涉及的我国化学工业前沿领域,例如:单晶硅光伏电池、氮化硅陶瓷材料、石墨烯材料、钛合金等无机新兴材料及其在国防科技中的应用。

作为学科知识拓展,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写成小论文。以此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点,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表1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入的部分中外科学家

4 巧用学科知识,加强学生的法治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用“借物喻人”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法治理念,做遵纪守法的大学生。例如在学习红磷和白磷性质时,利用“红磷性质较稳定,白磷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自燃”这个知识点,启发学生,要学做“红磷”,做事三思而后行,分清楚事情的对错,应遵规守纪。不能学做“白磷”,遇事爱冲动,不管对错,不计后果,甚至触犯法律法规。

5 设计实验项目,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例如利用化学反应热的知识,设计温度平衡装置;利用电化学知识,用废铝箔、漂白剂等原料制作新型环保电池;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工厂含镉、汞废液等。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施实验方案,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完成作品,从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培育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6 引入实际案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学科知识和相关实际案例紧密结合,使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元素化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梳理出涉及到环境污染的知识点,将知识点的学习和环境污染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学科知识拓展,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教学中涉及到的这些大气环境污染和水环境污染的成因和环境治理的方法,写成小论文。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切入点,启迪学生生态文明思想,使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入的部分实际案例如表2 所示。

表2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入的部分实际案例

在无机化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正确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含有有毒物质的固体废渣,不能随意放入废物桶。对于有毒物质的废液,特别是含有重金属的废液,不能随意排放入下水道,要放入教师指定的容器中,统一回收处理。使学生逐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初步学会实验室三废的处理能力。

7 利用网络平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班干部负责一个小组,建立班级课程思政专题讨论群。在学习专业课的有关知识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课程思政元素。例如在学习一氧化二氮性质时,结合《我坐着轮椅回国》的真实案例,启发引导学生警惕“笑气”这种新型毒品对身心健康的损害,并进一步要求学生把对这件事的看法发在班级课程思政专题讨论群中,进行广泛的讨论。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和学科内容相关的主题,以小组为单位,拍摄视频,进行课程思政专题展示,多角度推进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

8 结语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科专业知识,通过多种途径,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有效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课程教学活动中,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高校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过程中,可以建立多形式评价机制,把学生完成的课前演讲、小论文和综述,视频给出相应的成绩,作为一项过程性作业计入综合成绩,激发学生主动进行课程思政,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