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探索浩瀚宇宙的未来戚发轫

2021-05-21 08:34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4期
关键词:神舟空间站火星

苏联航天先驱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人类的航天时代还远未到来;但他已经用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和严谨的研究分析,论证了用火箭实现航天飞行的可能性,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

大约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人类的航天事业,正循着齐奥尔科夫斯基所描绘的路线图前进。凭借强大的运载火箭,人类成功地飞出地球大气层进入太空,又登上了唯一的卫星月球,并且在地球轨道上建立起能够居住的空间站。从世纪之交开始的新一轮探月热潮,以及现在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的火星探索,乃至载人航天的竞争,均是人类航天史上引人注目的新篇章。

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曾为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而激动;更早一些时候,中国航天员乘坐的神舟九号与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分别与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对接,也曾是举国轰动的新闻:而就在今年,前往火星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更会为我们揭示这颗行星的诸多秘密。这场向着人类的“新疆域”进军的征程,出发时并不占优的中国,将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

向月球轨道之外的深空开拓,在太阳系中有定居可能的星球上播撒文明的种子,这种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情景,即将在这个世纪里成为现实。曾经被人类成功登陆的月球,并不适合长期居住,但它蕴含的丰富资源,可以作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前哨站。尽管利用月球的时间还遥远得无法预期,但科学家从不怀疑这一天的到来。现在已经呼之欲出的火星城鎮,则会是人类向地球之外移民的第一步。火星目前的环境仍然称不上“宜居”,但登陆火星可以赋予人类一块能够飞得更远的“跳板”,以及未来成为多星球物种的信心。

如果说曾经的中国因为意识的落后忽视了海洋,错过了地理大发现的潮流与荣耀,那么,今天正在走向复兴的中国,将不会再忽视星空,并且勇敢地迎接星际“大宇航时代”的黎明。

在本期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里,我们将为你展示中国在航天领域正在进行的几项重点工程,以及它们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计划。从功能更丰富的新一代空间站,到未来探索火星的种种方案,在人类进军宇宙的征途中,必将留下越来越多属于中国人的足迹!

猜你喜欢
神舟空间站火星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自制空间站模型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空间站日记
玩转火星
火星!火星!
神舟十一号与
火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