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小学新型德育工作模式的思考

2021-05-21 12:37王国柱
成才之路 2021年13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策略中小学

王国柱

摘 要:文章简述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几个方面探讨构建中小學新型德育工作模式的策略。要注重转变思想观念,摆正“五育”关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注重把握学生个性特点,改进德育工作方法;遵循德育工作规律,调整德育工作内容;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塑造良好师德形象。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工作;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策略;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1;G6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3-0030-02

当前,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如何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水平,完善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培养成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摆在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务。德育工作者应正视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不断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下面简述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几个方面探讨构建中小学新型德育工作模式的策略。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工作内容与社会仍存在脱节现象

调查发现,当今社会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导致中小学德育工作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少碰撞和矛盾。如社会现状与传统教育内容的矛盾、学校的正面教育与社会负面影响的矛盾等。这使中小学生容易出现心理上、思维上的困惑以及价值观的混乱,阻碍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教育方式与青少年实际需求有所偏离

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者所熟悉的教育方式,在今天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不适应。方法简单的空洞说教,机械重复和照本宣科式的德育工作方式,与中小学生实际需求偏离。另外,部分德育工作者重视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忽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重视理论教学,忽视社会实践的参与,这也与青少年的实际需求有所偏离。

3.部分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要求教师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进行教学,形成了一套比较适应这种体制的教学模式。而现在提倡以德为主、五育并举,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但部分德育工作者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不能很好地掌握“传道”与“授业”的辩证关系。其教育理念与现实产生较多的矛盾,未能找到适应新体制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构建中小学新型德育工作模式的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摆正“五育”关系

当前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因此,教育必须顺应时代要求,纠正以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应试教育”倾向,改变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来评判学校办学水平的做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按国家规定的课程进行教学,正确处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突出德育的核心地位,使五育和谐统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办事、学会审美、学会健体。这样的学生,才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

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学生群体出现“几多几少”现象:谈理想讲奉献的少了,重利益讲实惠的多了;学习刻苦的少了,贪图轻巧的多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少了,喜欢攀比、追求享受的多了。可见,社会环境在改变,青少年学生的观念也在改变。而德育工作的目的就在于帮助青少年学会理性思考和正确选择,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健康成长。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找准工作的突破点,改变德育工作方式。要积极探索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方式,改变过去呆板、空洞的说教式教育模式,构建一种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新型教育模式。

3.把握学生个性特点,改进德育工作方法

调查发现,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思维活跃,追求新知,但辨别能力较差,有时分不清好坏;二是要求自立,摆脱依附,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尊重,因而喜欢处处表现出他们的自尊、自重和自立;三是思想波动,充满矛盾。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入手,引导他们巩固和发展主流的好的一面,帮助他们克服、抑制不足的一面,促进他们健康发展。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教师应该做到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特点,做到人格平等、和蔼可亲。要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理想人格。

4.遵循德育工作规律,调整德育工作内容

目前,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是深入持久地进行多内涵多层次的理想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国情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这些教育内容对达到整体教育目的具有重要作用。但从现阶段教育情况来看,有些内容比较抽象,距离青少年学生的认知有一定距离,实际教育效果不太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遵循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要根据德育工作的内在规律,结合青少年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确保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二是适当调整德育工作内容,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努力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可以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内容和要求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例如,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将道德修养分为不妨碍他人、帮助他人、乐于助人三个层次。这样既紧扣教学主题,通俗易懂,又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能让学生容易接受且付诸实践。

5.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塑造良好师德形象

德育工作要想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目的,除了依靠科学理论的逻輯力量之外,更主要的是依靠德育工作者即教师本身的人格力量。可以这样说,德育工作者本身的人格力量对青少年的教育具有决定作用。德育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者,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要想宣传者与被宣传者相互沟通,让被宣传者接近、信赖乃至敬佩宣传者,就要求作为宣传者的德育教师为人正直、善良、平易近人,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作为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做真理的宣传者,更重要的是做真理的实践者,必须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到“德能正其身”。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德育工作者必须突破落后的、保守的旧观念,具备广阔的视野、先进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和超强的应变能力。要认真学习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入了解它给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带来的影响,从中汲取营养,获取新的思想内容,使德育工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同时,德育工作者还应广泛地借鉴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把一些带有经验性的知识系统化、理论化。在教育手段上,应当努力把先进的科技手段引入德育工作领域,有意识地依托大众传媒和先进的资讯技术,把传统的以口头讲解为主的教育手段与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育手段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总之,面对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改进德育策略,摆正“五育”关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学生个性特点,调整德育工作内容,同时重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取得显著的成效,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小华.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36).

[2]檀传宝,陈国清.探索与回归:中小学德育40年历程回顾[J].中小学管理,2018(12).

[3]吕玉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成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J].人民教育,2017(18).

[4]李乃涛.中小学德育管理中的三重矛盾与解决路径[J].中国德育,2017(16).

[5]杜尚荣.数字化时代中小学德育方法创新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6(02).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oral Education Mod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ang Guozhu

(Teaching Guidance Station, Shoucheng Town,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of constructing a new moral education mod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rom several aspect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hanging our ideas and corr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ve educations";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find the right entry point of work; pay attention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improve the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follow the law of moral education and adjust 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oral education workers and create a good image of teachers' ethics.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moral education work;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 strategy;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策略中小学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阅读与感悟”的特征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