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

2021-05-24 05:51翻译杨梦楚编辑黎悦瓣美编丁卯卯
摄影之友(影像视觉) 2021年5期
关键词:泰晤士河赛艇

翻译:杨梦楚 编辑:黎悦瓣 美编:丁卯卯

摄影师Chloe Dewe Mathews的新书向世人揭示了泰晤士河的另一派面貌,我们为你进行深入报道。

Carla Borel

Chloe Dewe Mathews

摄影艺术家及电影制作

Chloe Dewe Mathews曾在坎伯韦尔艺术学院和牛津大学学习艺术,在剧情电影行业工作过后,她致力于摄影的事业。

Chloe的作品曾在泰特现代美术馆、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展出,获得国际广泛认可,并在《卫报》《纽约客》《世界报》和《金融时报》上发表。

她的作品集包括《里海:元素》和《寻找弗兰肯斯坦》。她是哈佛大学皮博迪考古与民族学博物馆Robert Gardner摄影基金获得者,她的作品被英国文化协会艺术博物馆、苏格兰国家美术馆和爱尔兰国立美术馆等公立收藏机构收藏。

chloedewemathews.com

上图:象头神游地河(象头神庆生活动的最后一天)里士满,2015年

从多个层面来说,摄影师Chloe Dewe Mathews的新书中流淌着一条河流。《泰晤士河纪行》集结了Chloe拍摄于2011年至2016年间一系列照片,它们以一种极为有趣的方式排布并组合成书。这场观看的旅程始于格洛斯特郡肯布尔附近的泰晤士河源头,终于泰晤士河河口,河水就是从那里汇入北海的。但这些照片“流动”在整本书中,违背了书籍的常规形式,一些图片超出了页面边缘,没显示的部分则在下一页上继续展现。这是一项巧妙的技术,模拟了河流自身从源头流向大海的过程。然而这并不影响读者欣赏照片,因为图片被切分到两个页面上,页面又与主题照片形成纽带。

《泰晤士河纪行》是Chloe继《里海:元素》之后的第四本摄影书。《里海:元素》这本书探讨了连通欧亚的里海,位于这片地缘下的人类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而《泰晤士河纪行》是用一条河来研究人类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以及仪式(宗教或其他)在这种关系中持续扮演的角色。

《泰晤士河纪行》的起源是什么?这个项目是如何产生的?

我在2011年开始了《泰晤士河纪行》的拍摄,作为我同时进行的另一个项目《里海:元素》的呼应。那时候我经常前往里海地区,在拍摄间隙回到伦敦,我住在自己从小长大的房子里,那里离泰晤士河只有几步路的距离。那阵子我经常望向泰晤士河,发现自己思考着英国这样的现代欧洲社会与水源之间的关系。相比之下,我在中亚看到的宗教仪式和岩石上的神龛都是司空见惯的景象。我记得自己感到沮丧,因为我们不再以那种方式和自然交流了。这就是我的出发点。随着项目的展开,我意识到我想关注被世人忽视的故事,而不是更流行的“大学赛艇比赛”式的泰晤士河形象,或者工业历史的河口遗迹。相反,我开始关注人们与泰晤士河的亲缘关系,以及那些沿着河岸举行仪式的小众群体。

这对我来说是种巨大的启示:用全新的眼光去探索一个我如此熟悉的地方。最终我在自家门口看到的景象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

你是从2011年到2016年间拍摄这个系列的,你在这个项目中使用了哪种相机设备?

我一直在用的是玛米亚7,配的是65mm镜头和80mm镜头,这是组很简单的配置。拍摄过程花了很长时间,我在特定区域游荡,有时一连几天都没有任何主题出现。大部分时间我都在闲逛,思索我自己的想法、拍下一两张照片。但偶尔我也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情或与某人交谈,把我的注意力引向相关的事情。

有些我尝试拍摄的仪式一年只举行一次。我偶尔会在事件刚发生后才发现它的存在,因此我不得不等上一整年才能拍到它。所以这就成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但我开始拍摄五年之后,内容渐渐开始成形,我有了足够的照片来编成一本书。

拍摄一结束你就立即开始了本书的编辑工作吗?

上图:泰晤士河口红沙堡的整修 2015年

没有,我把泰晤士河的照片搁置了几年,完全没去管。这是种远离工作的好策略,所以当我回过头来审视,我对如何组织这本书的压力就要小多了。

这是我做过最具实验性的书:图片在页面上“流动”,读者看到的常常是半幅影像。我想在作品中尝试一些新事物,尝试创造能构成一个整体、比其组成部分更强大的东西。我很肯定,如果我是在拍摄完之后就直接开始编辑这本书,我肯定无法创造这样的东西。与我的出版商排序和设计这本书是真正创造性和令人兴奋的过程。

在你坐下来编这本书之前,你考虑过用这种版式进行设计吗?

没有。尽管我很快意识到一系列河流的照片能编成一本非常精彩的书,但直到后来我才开始思考这本书可以采取的形式。前后移动的感觉,一个与河流的线性流动相呼应的单一方向,从某个地方开始,在另外的地方结束。

我开始思考,在拍摄了诸多关于人与水体的亲缘关系的照片之后,我仍然想捕捉水体本身的自然属性,试图用书本的设计来召唤出那种流动和运动的东西,甚至是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书中有很多小片段,你会看到三张快速连拍的照片,虽然它们仍然是图片,却是连续的,它们构成了一种动画效果。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我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并且都与它的主题呼应。我一直在思考以书为载体表现一个视觉项目的最佳形式。

你为《泰晤士河纪行》拍摄了不少人物,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你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牛津大学赛艇比赛的焚船活动令人异常兴奋,部分原因在于不一定每年都能遇到。当时赢得了夏季第八届赛艇会(大学内部的赛艇比赛)的赛艇队在街头游行,艇长就坐在赛艇上。他们到达自己学院所在的一片空地的一角,把赛艇放在那里,然后就烧了它。这个场景几乎有着维京人的风格,与我远在印度瓦拉纳西山脉上看到的景象遥相呼应,所以能在这座历史悠久的英国高校里拍摄到如此生猛的景象真是令我兴奋不已。那天我碰巧在牛津,真是个意外。

对页上图:弥撒洗礼绍森德滨海,2013年

另一个难忘的时刻是我在蒂尔伯里港客轮码头遇到的船只检票员。我看到他们三个人坐在防波堤的避风港里,渡船就在那里进进出出。他们每天都出现在那里,互相着聊天、在笔记本上记些事情。最后我问他们在做什么。我觉得他们的行为之中有某种特别打动人的东西,尤其是在蒂尔伯里港,这个地方接待了那么多豪华渡轮和来自海外的游客。我喜欢这些人的样子,他们会在夜间祷告,他们对那些把人们带向遥远海岸的船只抱有好奇心,而他们实际上都没有离开英国。

你还拍摄了很多河上的仪式。

一方面有经典的宗教仪式,但也有更静谧的个人仪式,有个人每天都去水边的同一个地方读报。泰晤士河似乎激发了这种周期性的活动,而这种活动的节奏与潮汐的涨落相呼应,这是一种美。

对页下图:河流的祝福伦敦桥,2012年

你作品中乡村的绿色景象与伦敦的灰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由你拍摄照片的时间决定的吗?

“牛津大学赛艇比赛的焚船活动令人异常兴奋,那天我碰巧在牛津,真是个意外。”

上图:在河边阅读报纸的人格雷斯,2011年

下图:拾荒者帕特尼,2011年

尽管伦敦在一年中会有阳光明媚、景色宜人的时节,但我觉得泰晤士河的天气通常都是阴郁的。因此对于伦敦的形象来说,灰色的天气似乎最合适不过!相比之下,泰晤士河上游的春色美得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场田园式的狂欢!2013年夏天我在那里待了很长时间,因为我是牛津圣约翰学院的常驻艺术家,我在那里住了三四个月,拍了很多照片。这些年来,我在夜晚坐过好几艘船沿途巡游。泰晤士河的上游是英格兰极为瑰丽的一部分,我被这片杂草丛生的河段吸引住了。在炎热的夏日,它可以成为世界上的任何一片流域,也许不像亚马孙河那么繁茂,但它确实有一种异国情调。

泰晤士河潜藏的另一种面貌成了这本书的主题,它代表了许多其他河流和其他地方。我想很多人来这条河边都是为了与大自然接触,但也是为了把自己带到其他地方。如果你想到“江河交汇”这句话,那么泰晤士河实际上是与恒河、刚果河和世界上所有的河流相连接的。我经常喜欢在泰晤士河上游“迷失自我”。

“很多人来这条河边都是为了与大自然接触,但也是为了把自己带到其他地方。”

在伦敦长大,肯定很容易把泰晤士河当成理所当然的事物吧?

在伦敦,人们过河的次数通常比巡游河上的次数多多了。成年后的我在不同的桥上来回奔波几乎不去看水流。《泰晤士河纪行》里有一些照片是穿着深色衣服进行晨间通勤的上班族,他们穿过伦敦桥进入城市。我认为这就是许多伦敦人的经历,他们生活或工作的地方离河如此之近,但却往往忽视了它。这个项目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花时间真正地观察它、思考它。和伦敦一样,泰晤士河也在不断地改变和改造自己。总是有很多事情发生,当我在拍摄五年后回顾时,我意识到我的创作本可以容纳更多事物。

当谈到河流自我改造时,你所目睹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在过去的五到十年里,从帕特尼到沃克斯豪尔等伦敦部分地区发生的变化实在惊人。那里已经完全从过去的居民区变成了一大片不间断的玻璃大厦,都是半空置的豪华公寓。这是我在过去十年里注意到的巨大变化。考虑到过去一年发生的一切,很难预测疫情将如何影响这座城市以及城市之外的地方,因为很多人似乎正在远离城市。

对页上图:五朔节跳莫里斯舞牛津,2013年

有一张照片你没能收录到《泰晤士河纪行》中,但事情最后结局圆满。你能给我们讲讲吗?

是的,关于鸽子字体的非凡故事。这是我在《星期日泰晤士报》增刊上读到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在泰晤士河床上发现的沉睡了100年的铅字块。1917年, T. J. Cobden-Sanderson与其铅字铸造厂的联合创始合作方鸽子出版社发生了争执,他从哈默史密斯桥上倒入了重以吨计的铅字块。

读到这篇文章后,我联系了Robert Green。他是一位字体历史学家和字形设计师,在那片水域发现了一些字块,并委托潜水员去寻找更多字块。他告诉我还会有一次潜水搜寻,我本来想拍下寻获照片的,但最后没拍成。所以我错过了拍摄从河里取回铅字块的机会,但我仍然可以通过将书排版成鸽子字体(基于在泰晤士河发现的字体样本的数字版复兴)来记述这个故事。对我来说那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这是个迷人的故事,不是吗?

对页下图:河流仪式牛津,2013年

左上:象头神游地河舒伯里内斯,2012年

右上:晚祷绍森德滨海,2012年

左下:小艇泛舟莱奇莱德,2013年

右下:沿河撒骨灰绍森德滨海,2015年

你希望你的观众对你的作品有什么反应?你想传达什么特别的信息或意思吗?

我不会一开始就用成堆的作品来传达某个特定的意思,而是提出一个我认为值得思考的领域或问题。就像我之前的一些项目一样,我注意到人类文明给自然景观留下的印记,同时也在思考英国的文化,以及作为21世纪的英国人意味着什么。

《泰晤士河纪行》由Loose Joints和Martin Parr基金会联合出版,基金会将在2021年夏天展出该部作品。更多详情可登录网站loosejoints.biz。

猜你喜欢
泰晤士河赛艇
从“生物学死亡”到洁净标杆:泰晤士河如何用60年重焕生机
帆船与赛艇
赛艇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蔚蓝洞窟
“沉没”
河上的“钢铁巨人":泰晤士河防洪闸
58年泰晤士河“大恶臭”及其治理探析
上海市大、中学校赛艇运动发展现状研究
赛艇运动中运动员身体悬挂技术的运用
英大学赛艇队员裸体日历再次来袭 所得收入全部捐给慈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