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与肠道外损害的临床观察

2021-05-26 03:17范永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肠炎

范永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外损害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由轮状病毒所導致的一种小儿急性消化系统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以及黄色水样便。若未能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可诱发神经系统及肝肾功能等肠道外系统损伤,对患儿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35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我院35例普通肠炎患儿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3个月至2岁,平均(1 05±0.42)岁;对照组患儿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2个月至2岁,平均(1.12±0.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相关诊断标准;符合普通肠炎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先天性疾病患儿;严重肝肾功能异常。

1.2方法患儿人院后,护理人员对患儿当天分别进行采集,并加以培养与抗原检测,同时对患儿电解质、血气分析以及血尿常规等进行检查。同时于次日清晨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液行生化指标检查,并给予患儿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若患儿伴有抽搐现象,则给予患儿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并对患儿临床表现进行详细记录。

1.3观察指标临床表现对比。包括发热、呕吐、腹泻、脱水等。

肠道外损害表现对比。包括呼吸系统损伤、心脏功能损伤、肝肾功能损伤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表现对比观察组患儿发热、呕吐、腹泻、脱水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肠道外损害表现对比观察组患儿呼吸系统损伤、心脏功能损伤、肝肾功能损伤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临床研究指出,轮状病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可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并在进入人体后与小肠粘膜细胞进行黏连,同时产生毒素,致使细胞损伤的发生,导致患儿出现腹泻、脱水以及炎性反应等表现。若未能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极易导致患儿出现肠道外损伤,包括胃肠道损伤、Reye综合症、脑炎、溶血性尿毒症等综合疾病,对患儿的健康与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当前临床治疗中发现,轮状病毒主要感染群体为婴幼儿群体。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机体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其免疫力低下,一旦发生轮状病毒感染,极易导致患儿发生危害性较高的脏器损害,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患儿死亡情况发生,因此,早期诊断对患儿的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本此研究中,通过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与普通肠炎患儿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发热、呕吐、腹泻、脱水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系统损伤、心脏功能损伤、肝肾功能损伤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我们认为,轮状病毒肠炎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与普通肠炎患儿进行对比,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病情更加严重,其中,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大多合并其他脏器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儿机体功能。因此,在对患儿的临床诊断中,可通过对患儿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对患儿其他脏器功能是否存在损害现象进行诊断,可准确的对患儿疾病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对患儿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与肠道外损害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可提高对患儿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肠炎
1例短肠综合征并发肠炎患儿的护理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感染性肠炎如何应对
安倍的这个“毛病”其实很普遍
了解肠炎病因,做好肠炎防治
得了急性肠炎怎样护理?
肠炎是如何引起的、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得了肠炎怎么办
发酵床养殖模式下王锦蛇肠炎的综合防治
醋泡大蒜治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