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病因及健康治疗

2021-05-26 13:17徐翠晶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组胺肿痛咽炎

徐翠晶

感冒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同时又可被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按照疾病类型主要可分为以鼻咽炎为症状表现的感冒和以咽炎为表现的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性咽炎、咽结膜热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目前所有群体均可能发生此疾病,但是免疫力较差的群体为疾病高发人群,通常在季节更替时发病人数较多。此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可经过生活用品和飞沫进行传播。目前对于感冒患者,需要采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才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1.感冒概述

1.1感冒的癥状由于感冒的类型不同,因此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一般以鼻咽部黏膜炎症为主要表现,同时还可能有咽炎、喉炎等症状。

鼻咽部黏膜炎症:可伴有鼻塞、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早期咽喉部不适,有干、痒等症状,在3d内会变为稠涕、咽痛、咳痰、咳嗽等症状。

急性病毒性咽炎:患者存在咽部干痒,灼烧感,伴有乏力与发热症状,咽部存在水肿、充血情况,并且颌下淋巴结也会出现肿痛症状。

急性病毒性喉炎:患者伴有咳嗽、发热、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症状,喉部明显充血,淋巴结肿大且疼痛,存在喘鸣音。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存在明显的咽痛及发热情况,咽部充血,扁桃体、软腭部存在溃疡、疱疹。

咽结膜热:患者表现为咽部疼痛、惧光、发热,咽喉部与结膜处有明显充血情况。

咽一扁桃体炎:患者症状为持续发热、寒颤、咽喉肿痛,扁桃体明显肿大,充血严重,并且伴有脓性物质,淋巴结肿痛。

在对不同感冒症状诱发因素进行辨别时,若患者存在鼻塞、流涕、咳嗽等普通感冒的症状,其可能由病毒诱发;若患者存在咽喉肿痛、淋巴结肿大,但是没有流涕等症状,则可能由细菌感染引起。

1.2感冒的病因研究显示,引起患者感冒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6点:

1.2.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急性感冒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其中超过80%以上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感染的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等,不同季节感冒的致病病毒可能有一定的差异性,最主要的致病病毒为鼻病毒、冠状病毒。

1.2.2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可能出现在病毒感染后,但也可能会同时发生。其中最常见的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较为罕见的是革兰阴性杆菌,在细菌感染后,患者会出现水肿、脓性分泌物渗出等临床表现。

1.2.3免疫力低下: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机体功能退化且免疫力较低,因此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感染,从而患病。由于幼儿身体发育不完善,抵抗力较差,对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弱,极易受到病毒、细菌的感染,因此患病的几率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患病率会明显降低。

1.2.4情绪波动较大:当人们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中时,其鼻部干扰素、核酸酶等抗病毒物质会减少,造成免疫力降低,并且呼吸道的防御能力被削弱,病毒在此情况下更加容易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

1.2.5足部受凉:由于足部与心脏的距离较远,足部供血量较少,因此对于寒冷的感觉敏感度较高,足部温度较低会对鼻黏膜血管收缩产生刺激,造成呼吸道抵抗能力较差,因此增加感冒的几率。

1.2.6不健康的饮食:若长期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则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并且喜嗜盐分较重的食物,会减少唾液分泌量和溶菌酶,因而受到病毒的侵袭后会诱发感冒。

2.感冒的健康治疗

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种类较多,因此治疗感冒尚无特效药物,通常以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为主,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2.1一般治疗针对症状较轻的感冒患者,不需要服药治疗,建议患者进行卧床休息,给予患者清淡类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且感冒期间戒烟、酒,多饮温开水,尽量保持鼻腔、口腔清洁。

2.2药物治疗针对症状较明显的患者,一般使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但是不建议过度使用抗生素。尽量给予患者口服药物,若临床症状更加严重,或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则需要采用静脉注射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药物有以下几种。

2.2.1减充血剂药物:若患者存在鼻黏膜充血、鼻塞等情况,则可采用减充血剂进行治疗,对上呼吸道黏膜血管起到收缩作用,减轻患者鼻塞、流涕等症状。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此药物使用的期限不能超过1星期,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病情反复。

2.2.2抗组胺药物:针对流涕、打喷嚏频繁的患者,采用抗组胺药物能够达到抗过敏的效果,在对组胺受体进行阻断后,能够对小血管扩张产生抑制效果,对于缓解患者的流涕及打喷嚏等症状有积极作用,并且此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对机体产生的负性作用较小。

2.2.3解热镇痛药物:针对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的患者,可采用解热镇痛药物进行治疗,其能够起到扩张血管、散热的作用。但是若患者诊断不明,需要合理地应用解热镇痛药物。

2.2.4镇咳药物:通常按照麻醉作用可分为依赖性与非依赖性药物,前者镇咳效果较好,但是服用后可能会出现上瘾情况,因此一般在治疗使用无效后才选择此药物;后者则是临床上运用较广泛的镇咳药物,不会对患者的呼吸中枢产生影响,无瘾性。

2.2.5祛痰药物:采用祛痰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在有效咳嗽时对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进行清除,其主要能够提高分泌物的排出率及呼吸道纤毛的清除能力。临床上采用的祛痰药物包括氨溴索、愈创木酚甘油醚等,此类药物能够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增加气道分泌物,能够对支气管起到一定的舒张效果,促进黏液排出,一般此类药物会与镇咳、抗组胺等药物进行联合使用。

由于引发感冒的因素较复杂,因此需要针对患者的症状采用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治疗中特别需要注意对孕妇、幼儿的治疗方式和服药剂量,以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同时在治疗期间要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猜你喜欢
组胺肿痛咽炎
抗组胺药物的合理应用
慢性咽炎会癌变吗
治疥疮
补阳还五汤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肿痛的疗效观察
藏虱
咽炎不是“一”种病
慢性荨麻疹抗组胺药的应用策略
编者按
中国缘何成为咽炎大国
鲭鱼鱼肉中组胺菌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