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专科医院处方点评和用药情况分析

2021-05-26 13:47崔玉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期

崔玉

【关键词】精神专科;医院处方点评;用药情况:不合格处方

精神类的药物使用在精神专科医院临床疾病中已经广泛被应用,各类精神疾病大多数都在使用精神类药物,在药品行业中有大量的新一代精神类药物不断的生产和推出,有效的应用能够控制精神类疾病…。但是临床用药不当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影响药物使用安全性,因此保证精神类药物合理准确的使用对医疗安全有一定的保障。我院药师均是长期对药品调剂,鉴定的临床药学高级人才,均拥有较高的药学知识,在临床药学检查中能够准确的原理专业理论正确的对药物处方进行审核,来管理医院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本文针对精神专科医院用药处方点评以及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效果显著,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在2020年度处方进行调查,选择每月正常工作日周一至周五的用药处方,随机抽取5000张处方做研究调查对象,每月只抽取一个工作日的处方,每周轮流抽取,抽取样本包括所有医生,具有代表意义。

1.2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进行参考,并对使用的药品说明书、精神类疾病的诊疗指南,对所开出的处方进行用药点评,分析合理性处方所占比例,处方合格率是指合格的处方所占的比例。处方不合格包括:处方不规范、不合理用药以及用药超常三个方面。

2结果

通过严格的处方点评,发现这5000张处方中,其中调查有500张处方不合格问题,占比10.00%,其中不合理用药的有150张,占比30.00%;不规范的处方有335张,占比67.00%;处方超常的15张,占比3.00%,具体结果,见表1。

3分析

3.1不规范处方分析不规范的处方类型有很多种,其中处方使用前记不全、用药类型选择不合适、缺少临床诊断、单方开具的药品较多、超长的用药时间几种类型。因此我院为提高工作效率,已经开始电脑开药很多年,其中计算机操作中会有错误发生,影响处方的治疗。比如开具的精神类药物的处方,不能和其他普通药物共同开具在一个处方中,精神类药物应该单独开具。由于工作量较大,深深会疏忽此类问题,导致处方类型选择错误。处方前记不全是最常见的问题,很多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希望对患者的信息进行保护,将虚假信息提供给医院,导致处方前记不全。处方开具药品过多,我国处方管理办法中明确的规定,每个处方中不得超过5类药品,五种药品联合的使用会出现配伍禁忌,尤其是精神类药物,会加重不良反应。对于处方中用药时间过程,《处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用药量以及用药时间不得超过1周,精神类药物执行较为困难,因为精神类药物需要长时间的服药,甚至终身服药,每周一开药为患者带来不便,往往会开具时间超过1周。

3.2用药不合理现象药物不合理现象很多,包括选择药品的不合理、适应证不合理、给药途径错误、用药的方法和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以及不良作用效果这几种常见的类型。在精神类中的药物,使用护肝药和通便的药物最为常见,在医嘱中写到肝损害,就使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受到影响。药品使用的不合适,对于禁用药品的人群仍然开具处方。用药方法不合理,有些药物是直接用水服下,弄碎咀嚼后效果不好,处方上仍然写到2/3片、1/2片等,失去药效。常有一份处方两组药物之间出现药物反应,但患者无察觉继续用药。

3.3处方超常为同一位患者同时开具2周以上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如抑郁症的患者开具处方盐酸氟西汀、盐酸帕罗西汀以及西酞普兰。这三种药物药理作用相同,有很多处方中同时出现两组药品,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应加以重视。

4讨论

加强药品的培训和管理制度,进行精神类的定期培训,并将用药指导规范化,加强个人对药品的认识,做统一的培训学习,制定精神类药品的管理目录,在管理中详细记录各药品的用法、安全用量、使用适应证和禁忌证、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并由相应的处理方案。

规范精神类药品的发放流程和管理体系,针对我院的精神类药品所发生的管理问题和现狀,设立有关精神类药品的专人管理、专柜存放以及专药记载的特殊制度。依照精神类药品的储存、处方核查以及药品的验收等到药品发放与临床,同时建立工作人员的负责制,安排具有临床经验丰富的药师进行合理的药品安全指导工作。

合理用药干预能够保证药品使用的信息反馈。医院建立合理的临床用药管理途径,能够加强药品处方的审核以及药品的管理等。通过临床管理的干预用药,对精神类药品能够准确进行信息反馈,主动了解主治医生对药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