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加大中国投资的背后

2021-05-28 09:27
汽车工艺师 2021年5期
关键词:外资特斯拉新能源

近日,商务部有关人士表示,2020年,以“美元”为单位计算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到1443.7亿美元,这是自198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数字较2019年增长4.5%,为连续第四年增长。2021年一季度,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 263家,同比增长47.8%,较2019年同期增长6.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024.7亿美元,同比增长39.9%,较2019年同期增长24.8%。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51.5%。

国家政策支持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的外商投资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明显增加,这与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于2019年6月30日发布第27号令,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自2019年7月30日起施行。制定《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是贯彻落实中国开放发展部署的重要举措,在保持鼓励外商投资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促进外资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促进外资优化区域布局,更好地发挥外资在我国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结构优化中的积极作用。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的主要特点是,一是较大幅度增加鼓励外商投资领域,确保鼓励类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二是鼓励外资参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将制造业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方向,支持外资更多投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以及绿色制造等领域;三是鼓励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四是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外资产业转移。

2020年7月,广东省出台《进一步做好稳外资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广东省将鼓励外商投资新能源汽车领域,放宽商用车制造中的外资股比限制。支持中外合资乘用车企业的外资方按规定转让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取消设立外资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对外方投资者出资比例和从业年限的限制。

《通知》提出,省商务厅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检查督促,每月通报各地市利用外资工作情况,对稳定外资工作完成较好的地区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的地区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省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稳外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此外,对省级财政年度贡献首次超过1亿元的外资总部型企业,省财政按其当年对省级财政贡献量的30%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奖励1亿元。鼓励各地出台支持外资总部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

国家权威部门于2021年1月26日表示:2022年,中国将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和“合资企业不超过2家”的限制,届时汽车外资投资将全面开放。

自2018年开始,在陆续放开汽车外资投资在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一直秉持开放发展的原则,几乎所有知名国际汽车集团公司在中国都设有合资企业,且获得了良好的回报和发展。按照中央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统一部署,中国于2018年取消了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了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将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和“合资企业不超过2家”的限制,届时汽车外资投资将全面开放。

据了解,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达到9999.8亿美元,这也是继2019年增长6.2%之后的最高水平。近几年来,中国一直在加大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度。2020年,增加127个允许外商投资的行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荷兰和英国的投资同比分别增长了47.6%和30.7%。

2021年2月,中国还减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取消对矿业和汽车制造业的限制,同时进一步削减电信、教育和法律服务方面的限制。海关报告还显示,2020年来自前15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增长了6.4%。排名前15位的国家或地区占到总投资的98%。其中,有10个成员国的东盟增长了0.7%。东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

外商抱有信心

新冠疫情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并没有太多地影响到外商对中国汽车业的投资,因为国家政策支持加之中国汽车市场的良好发展,极大地吸引着外资的关注。2020年,中国汽车产销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仅下降2.0%和1.9%,与2019年相比,分别收窄5.5和6.3个百分点,年产销仍位居世界第一,远高于其他国家汽车业产销量。2020年,中国商用车产销523.1万辆和513.3万辆,同比增长20.0%和18.7%。2021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销635.2万辆和648.4万辆,同比增长81.7%和75.6%。中国汽车业在疫情中的快速复苏,极大地吸引着外商的投资。

2020年10月27日,大众汽车集团投资170亿美元,在上海建成全球首座纯电动车模块化平台工厂(MEB)。大众汽车集团近年来投入约70亿美元,用于研发MEB纯电动车模块化生产平台,大众方面表示2020年起的五年内,将投入500亿美元推动整个集团向电动化转型。当天在上汽大众下线的第23 000 001辆车,恰是来自MEB工厂的ID.4 X纯电动车。这款续驶里程550km的量产电动车,是大众集团电动化转型后的拳头品牌ID.家族中的一员。而在这座超级工厂中,借助“模块化”技术,未来还会量产大众旗下多款品牌的新一代纯电动车产品。

特斯拉在临港的超级工厂在2020年正式投产,项目的总投资金额超过140亿元,最终目标每年生产50万辆纯电动汽车。2021年2月3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充电桩工厂正式建成投产,代表着世界领先水平的第三代超级充电桩(V3)正式下线。该项目从2020年8月正式立项到正式投产,用时不足半年,再次体现了“上海速度”和“特斯拉速度”。

特斯拉上海超级充电桩工厂投资约4200万美元,占地面积近5000m2,集研发、生产于一体,初期规划年产能10 000根超级充电桩,且主要为V3产品。该产品是特斯拉目前最先进的充电桩设备,充电15min最高可补充250km续驶里程所需电量,并拥有超轻的液冷充电线等多重优势。

2020年6月,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其电子空气悬架系统新工厂在常熟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5000万美元,计划在2021年第二季度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主要用于研发与生产高端品牌车型用电子空气悬架系统,项目达产后年销售预计达10亿元。资料显示,电子空气悬架系统发展至今已成为豪华车、运动型车及高端SUV的常用配置。汽车朝着轻量化、模块化和电子化方向发展,对空气悬架系统也提出更高要求。大陆集团早在2017年就研发出用于空气悬架的最新空气供应系统(CAirS),2019年亚洲CES上展示的最新CAirS模块引起行业高度重视。

大陆集团的这一举动,显然是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大陆集团指出,中国是动态控制系统业务单元未来几年的重要增长引擎,电子空气悬架系统新工厂的设立,有利于其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加快这一事业单元中国区的发展。

国际汽车零部件知名企业佛吉亚也在重庆建立了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研发总部。据悉,重庆区域研发总部是佛吉亚在中国布局的首个独立法人研发总部,总投资达4.5亿美元,将承担佛吉亚整车客户的车载电子产品研发工作,涵盖车载娱乐系统、显示屏、沉浸式音响及高级行车辅助系统等技术领域,并提供售后与技术咨询服务。

近两年,世界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计划在中国投资100亿美元。该公司除了在江苏建有工厂,2020年又在广东惠州建了一家工厂。埃克森美孚是全球最大石油天然气开发商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五百强前十强的巨头,年营业额高达2902亿美元。在全球疫情非常严重的状况下,埃克森美孚仍向中国投资百亿美元,说明中国仍然是全球资本和全球巨头投资的首选地。

挑战自主车企

外商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进一步的活力,但同时又对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带来了严峻挑战。自主品牌企业一方面寻求合资合作途径,一方面增加自己的抗击打能力。

2020年10月13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以下简称“中国一汽”)与德国奥迪在中德汽车大会上正式宣布共同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并签署《奥迪一汽高端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官方透露计划将引进先前奥迪与保时捷共同为快速拓展电动化车型阵容所开发的高端电动车平台——PAE(Premium Architecture Electrificatio)——以打造平台纯电动车型,并进行本土化生产。

近年来,奥迪的母公司德国大众在中国大陆的业务调整频繁,但就拆分出良好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这方面始终没有太大突破。而中国一汽在新能源汽车产品业务上,也同样面临着与其他传统车企和自主新能源品牌的竞争压力,此次在新能源车方面的携手大概率会是双赢。

奥迪全球战略表明,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推出超过30款电动化车型。目前来看,奥迪似乎早已开始为争取其于全球最具有开发潜力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上的份额暗暗发力。奥迪与中国一汽一直有着长期合作关系。早在2017年1月,奥迪与一汽就已签署《一汽、奥迪十年商业计划》。根据该计划,双方在计划生效起十年,会开展合作新能源和移动出行等项目以及共同探索整车出口与金融服务合作和等全新领域。

有关人士分析,奥迪一汽合作推出的高端车型,或剑指在中国市场上已逐渐站稳脚跟的特斯拉。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Model S长续航版与Model X起售价分别为73.39万元与77.29万元。而一汽奥迪的合作车型推出之时,其和特斯拉及其他中外合资车企或将在电动车高端领域拉开竞争的序幕。

2020年年底,展鹏科技与各家车企的战略合作纷纷落地。根据公开新闻报道,展鹏科技陆续与东风有限、神龙汽车、威马汽车、大运汽车、北汽昌河、东风汽车股份和开沃集团等车企,就纯电动换电型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应用达成战略合作,并成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展鹏科技加入“硅谷天堂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生态”后,换电事业的规划与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据了解,展鹏科技后续将与七家车企展开深入的技术合作,实现自身技术适配多种车型的目标,继而在硅谷天堂“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生态一体化”中持续发挥“技术大脑”的中枢作用,积极推进纯电动换电汽车的技术应用。

通过梳理公司现有合作伙伴不难发现,其中既有传统车企,又有新兴力量;既有商用车,也有乘用车。展鹏科技换电技术的适配能力可见一斑。其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战略合作携手组建的中国首家拥有全系列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产品的汽车合资企业,拥有东风、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四大品牌,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湖北、广东、河南、辽宁、江苏等地。神龙公司拥有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两大合资品牌,东风标致品牌目前主要车型有5008、4008、3008、2008、308、408以及新一代508L,产品覆盖了SUV和多个轿车细分市场;威马汽车是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成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通过数据高效驱动智能硬件发展,成长为智慧出行新生态的服务商。

自主车企创新挖潜、扩大出口,是面对外资挑战的重要路径。1—3月,长城汽车累计销售338 798辆,同比大涨125%。其中,1—3月累计销售22.27万辆,同比增长110%;“国民神车”哈弗H6同比大涨71.6%,累计94个月在全国SUV市场中成为销量冠军;长城汽车海外累计销售28 810辆,同比大增115%。自2020年以来,长城汽车“以用户为中心”推进自我变革,加速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型。以全新技术品牌、全新品类布局、全新产品命名实现突破,推出哈弗大狗、哈弗初恋、欧拉好猫以及坦克300等全新车型。哈弗初恋通过包括主动情绪识别系统、人脸识别+声纹ID解锁、情景智能系统、成就系统在内的4大行业前瞻科技,打造“年轻人的第一台车”。产品上市以来,深受年轻用户喜爱,长城汽车各款新品上市后即引发热潮,拉动销量全面爆发,并持续赋能巩固品类优势,保持长城汽车市场领先地位。

自主品牌长安汽车集团近日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的销量数据。数据显示,长安汽车集团一季度销量突破60万辆,3月销量达到226 374辆,同比增长62%;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一季度销量突破50万辆,3月销量达到182 349辆,同比增长60.2%;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一季度销量突破36万辆,3月销量110 897辆,同比增长54.5%。

近年来,长安汽车始终坚持自主技术创新和转型突破,在面临外资的挑战中不断扩大自主品牌市场。该企业依托行业领先的全球研发体系,以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交互三大领域技术为支撑,不断推动传统产品向“智能化+新能源”产品转型,着力将“智能化”和“新能源”打造成为长安品牌的标签。

猜你喜欢
外资特斯拉新能源
林志颖驾驶特斯拉出车祸
特斯拉大战爱迪生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新发布的特斯拉Model 3你会开吗?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