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活络丸联合双氯芬酸钠及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

2021-05-28 08:36焦权明李旭尧
吉林中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活络肩部肩周炎

张 涛,黄 磊,孟 朋,焦权明,李旭尧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2208)

肩关节周围炎(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以肩关节周围活动性受限伴有疼痛为主要表现。肩部的大范围性活动减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肩周炎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本病西医治疗包括口服镇痛药物、局部封闭、红外线照射等[3-4],中医治疗则有中药内服与外敷、针灸、推拿等[5-6]。本研究观察小活络丸联合西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3 月-12 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三科门诊就诊的肩周炎患者107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病例失访或脱落8 例,对照组最终完成50 例,观察组完成49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29 例;年龄41~60 岁,平均(48.33±6.25)岁;病程3~12 个月;平均(6.56±1.98)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6.47±1.25)分,发病部位:左肩15 例,右肩35 例;观察组,男19 例,女30 例;年龄40~58 岁,平均(49.29±7.68)岁;病程3~12 个月;平均(7.16±1.58)个月,疼痛VAS 评分平均(6.69±1.42)分,发病部位:左肩17 例,右肩32 例。2 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疼痛VAS 评分、发病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7]制订:肩关节局部疼痛,患侧上肢上举受限或不能上举,受风寒外感邪气侵袭时加重,得温可缓解,伴恶寒恶风,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弦。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骨科学》[8]制订:1)肩关节进行性疼痛,多为肩前外侧,夜间疼痛明显;2)患侧上肢上举、内旋、外旋、外展均受限;3)一般无肩部外伤史,日常工作多保持一种姿势;4)X 线片示肩部骨质疏松。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本病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40~60 岁;3)病程在12 个月内者;4)就诊前1 周未接受其他治疗者;5)患者充分知晓本次治疗方案,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2)合并其他重要脏器严重功能损害者;3)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或在备孕期者;4)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1)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商品名:英太青,生产厂家: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80526,规格:每粒50 mg)口服,每次1 粒,每日2 次,早晚饭后30 min 温水送服,2 周为1 个疗程,共服2 个疗程;2)粗盐包热敷,将我院中药房自制的粗盐包(大青盐约600 g,规格:25 cm×20 cm)置于微波炉中加热4 min(先中火加热2 min,再翻至另一面加热2 min),嘱患者取健侧卧位,将粗盐包用毛巾包裹好置于患侧,每次30~45 min,每日晨起后与每晚入睡前各1 次,注意粗盐包温度,以可耐受为宜,避免患侧皮肤烫伤;3)功能锻炼,包括以下动作:①双手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紧贴站立,双臂缓慢向上抬举,用双手指沿墙壁向上不断做爬墙式运动,当尽全力达到最大高度时,保持1 min 以上,越久越好,然后缓慢放下上肢,初始时每次5 遍,每日2 次,后可逐渐加至每次10 遍,每日4 次;②甩手运动,患者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目平视正前方,双臂自然下垂,先向前再向后做前后摆动,向前摆动幅度不超过90°,向后幅度以最大限度为准,初始时每次300 摆,每日2 次,后可逐渐加至每次500~800 摆,每日3 次;③头枕双手运动,患者取坐位,双手掌心朝上十指交叉,将掌心贴于后枕部,双肘先做外展运动保持30 s,再做内收运动保持30 s,初始时每次5 遍,每日2 次,后可逐渐加至每次10 遍,每日4 次。以上功能锻炼2周为1 个疗程,共做2 个疗程。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小活络丸(生产厂家: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生产批号:3018082,规格:每丸3 g)口服,每次1 丸,每日2 次,早晚饭后30 min 温水送服,2 周为1 个疗程,共服2 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 组治疗前后指标。1)肩部疼痛情况,采用简化版McGill 疼痛问卷[9](short 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进行评估,该问卷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当前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PRI 由11 项感觉性描述词和4 项情感性描述词组成,每词用0、1、2、3 分分别表示“无、轻微、中度、重度”,总分0~60 分;VAS评分,选择一根普通刻度尺,以0 刻度为初始,10刻度为结束,将患者自身疼痛感受标记在对应的刻度线上,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剧痛;PPI 由6 分法表示疼痛强度,用0~5 分表示无痛至剧痛。2)肩关节功能采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10]评估,该量表包括疼痛(pain,0~30 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以下简称ROM,0~25 分)、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以下简称ADL,0~35 分)、肌力(muscular strength,以下简称MS,0~5 分)、肩关节局部形态(local form of shoulder joint,以下简称LF,0~5 分)5 个部分,总分100 分。3)中医证候积分,以肩部疼痛、上臂抬升受限、恶寒、恶风等主症为评分项,每项用0、1、2、3 分分别表示“无、轻微、中度、重度”,总分0~12 分。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文献[7]、VAS 评分和文献[10]制订。1)临床治愈:肩部无疼痛,肩关节活动无受限,VAS 评分<1 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总分>90分;2)显效:肩部偶有疼痛,肩关节活动偶有受限,VAS 评分1~3 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总分75~90分;3)有效:肩部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大,VAS 评分3~5 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总分60~75 分;4)无效: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无改善,甚至加重,VAS 评分>5 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总分<60 分。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2.2 2 组治疗前后SF-MPQ 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SF-MPQ 评分比较() 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SF-MPQ 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3 2 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分

表3 2 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4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表4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3 讨论

中医学中将肩周炎归属于“痹病”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患者年老体弱,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正常时,肝肾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使得精血互生,充盈筋骨,当患者年龄增至《素问》中所提出的“五八”“七八”时,肾气衰,发堕齿槁,肝气衰,筋不能动,肾藏衰,形体皆极。因此患者至中年后肝肾充盈筋骨的作用逐渐下降,从而出现肩部疼痛、肩关节受限等症状。另一方面,《素问》中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故肩周炎的发生,与风寒湿三种外邪侵袭息息相关。风邪为百病之长,易袭阳位,肩关节在上在表,因此易受风邪侵袭,故肩周炎亦称为“漏肩风”;寒邪收引,为阴邪,易伤阳气,当其客于经络关节时,可见关节挛急作痛,屈伸不利,故肩周炎亦称为“冻结肩”;湿邪黏滞、重浊,亦为阴邪,易袭阴位,人体经络在里,湿邪阻滞经络,使阳气不得达于四肢,则见关节重着困重,故肩周炎亦称为“肩凝风”。本研究认为,肩周炎的发生,与肝肾亏虚及外邪侵袭密切相关。

文献[8]报道显示,肩周炎是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其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但发作后患者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因此,本着“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针对肩周炎的发病特点,本次研究采用疏风通络、化湿祛寒的治则,在西药及功能锻炼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小活络丸对肩周炎患者肩痛及关节受限改善的影响。

双氯芬酸钠是一种非甾体消炎药,能较好地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以达到镇痛消炎的作用。小活络丸首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制川乌、制草乌、胆南星、乳香、没药、地龙组成,方中川乌、草乌辛温性燥,能发散滞于关节的寒湿之气,同时鼓动全身阳气散发,因此是散寒止痛之要药;胆南星息风燥湿,可化肩周湿邪,有定痛之效;乳香、没药辛香走散,活血祛风,能舒筋止痛;地龙味咸,善于走窜,能通经活络,专治痹病。因此用小活络丸治疗肩周炎,可达到疏风通络、化湿祛寒的目的。

功能锻炼是通过肢体运动以达到推动全身气血运行的一种治疗方法。肩周炎患者起病早期,肩关节功能尚存,此时辅以双手爬墙、甩手运动和头枕双手等方法进行功能锻炼,对上肢、肩部、背部周围肌肉、韧带、关节等均可进行全方位的运动,从而起到运化气血、濡养筋脉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SF-MPQ 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小活络丸联合西药及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能减轻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活络肩部肩周炎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具有同步结构的轮胎两半活络模具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Clinical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Tongren Dahuoluo Pill(同仁大活络丸) on Knee Osteoarthritis by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