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与茄果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应用

2021-05-28 09:37王诚庞子千吴文庆
长江蔬菜 2021年9期
关键词:果类瓜类调节剂

王诚 庞子千 吴文庆

导读:瓜类与茄果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孕、 化瓜、花打顶及落花落果等问题,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解决。总结介绍了瓜类与茄果类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使用方法,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田间生产指导

受耕作制度、土壤盐碱化、复种指数高和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棚栽瓜类蔬菜往往出现生长前期雄花多雌花少的现象,导致结瓜率低,即“不孕症”。瓜类作物栽培上,2~3 月因温度较低,瓜类播种出苗率低,秧苗素质差,移栽后生长缓慢,“化瓜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由于农药施用增多,蜜蜂等有益昆虫数量递减,瓜类自然授粉率也随之下降;此外,黄瓜“花打顶”亦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表现为植株矮化,结成无法食用的弯曲成串小瓜。在番茄栽培上,春季棚栽番茄受低温等因素的影响,有落花、落果现象,夏季高温亦会落花、落果;温州等浙南地区,番茄每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黄花曲叶病毒病。在茄子栽培上,早春棚栽茄子早期结的根茄、门茄、四门斗茄往往会出现僵茄、弯曲现象;夏季,受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往往会出现雌性器官发育不良,形成柱短花多的现象。

上述瓜类和茄果类蔬菜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采取选择抗逆性较强的品种、增施有机肥、轮作倒茬、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措施缓解,此外,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一种有效方法。笔者长期从事蔬菜生产,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总结了茄果类与瓜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现介绍如下。

1 瓜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

1.1 多效唑

多效唑是一种生长延缓剂,可以抑制植物节间、叶柄的伸长和叶片的扩大,以控制植物徒长,起到壮苗的作用。瓜类作物育苗时为防止秧苗徒长、下胚轴过长,可对子叶喷50~100 mg/L 多效唑药液;瓜苗高60 cm 左右时,再喷施1~2 次,可控制植株藤蔓疯长,提高坐瓜率。但多效唑在土壤中的残效期长,对下茬作物生长不利,应谨慎使用。施用1.8%爱多收1000~1500 倍液可促进种子发芽及花芽的形成。爱多收微毒,施用后在土壤里的残效期短,对下茬作物无负面影响。

1.2 乙烯利

可广泛应用于蒲瓜、黄瓜、甜瓜、西葫芦等葫芦科作物,促进雌花形成。乙烯利分解释放乙烯,可抑制雄蕊发育,促进雌蕊发育,柱头膨大,胚珠分化,子房伸长。一般采用喷雾法:在蒲瓜等瓜类5~6片真叶时, 喷雾150 mg/L 乙烯利溶液;7~10 天后(约有10 片真叶时)再喷第2 次。若采用大苗移栽法,可于定植前2~3 天对苗床喷施乙烯利,定植活棵后再喷第2 次,这样可使全株从第10~11 节开始着生雌花。喷雾乙烯利可使全株均形成雌花,极大程度提高结瓜率和产量。笔者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用乙烯利处理蒲瓜可增产1~2 倍。瓜类喷雾乙烯利时,采用4∶1 的比例,即喷施4 行,留1 行不喷,有利于自然授粉,喷过乙烯利的不宜留种。

1.3 氯吡脲

针对早春棚栽瓜类化瓜现象严重的问题,笔者于20 世纪末引进早瓜灵(施必效)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与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效解决了瓜类生产中的“化瓜”难题。目前,氯吡脲已取代早瓜灵,并广泛应用于瓜类生产,除能有效改善“化瓜”外,还具有省工、省本、高产增效的效果。

1.4 碧护(吲哚乙酸、赤霉素、芸薹素)

南方菜区,棚栽黄瓜早春结瓜初期,会发生不同程度花打顶现象, 即黄瓜的生长点变为花器官,植株矮化,顶部结出数条无法食用的小瓜,植株停止生长。控制花打顶现象,可采取摘除植株顶部无效瓜,增施肥料,促进植株营养生长等方法。此外,笔者经多年实践发现,隔7 天喷1 次碧护5000 倍液,连喷2~3 次,可有效缓解黄瓜花打顶现象。

1.5 芸薹素内酯

用芸薹素内酯浸种或叶面喷施, 可提高黄瓜、蒲瓜、丝瓜等瓜类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增强植株抗寒性,使第一雌花节位下降,花期提早,坐果率提高,产量增加,品质改善,并能延缓植株衰老。笔者试验发现,施用芸薹素内酯,能使黄瓜坐果率提高16.9%~23.4%,产量增加20%~25%。在瓜类生产上,一般采用叶面喷施法:于苗期或移栽后,每667 m2喷施0.01~0.05 mg/L 芸薹素内酯水溶液25~50 kg,每7~10 天喷1 次,共喷2~3 次。

2 茄果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2.1 防落素(番茄灵)

本品低毒,对人畜无害,类似生长素,能促进作物生长,阻止离层形成,主要用于防止番茄落花落果,也可用于茄子和辣椒。番茄开花后1~2 天内,用手持微型喷雾器将防落素喷施于花穗(或花朵)上,喷施后的花穗(或花朵)应作标记,避免二次喷施。喷施时应尽量避免将药液喷至枝或叶上,若药液接触到幼芽或嫩叶,会引起轻度的叶片皱缩、狭长或细小等药害现象。

用防落素喷花, 可明显提高茄子的早期产量,研究表明,用30 mg/L 的防落素喷施茄子,早期产量比对照增加382.7%; 喷施防落素时加入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可兼治灰霉病。茄子喷施防落素的浓度、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同番茄。

2.2 赤霉素(九二〇、赤霉酸)

赤霉素是镰刀菌代谢作用产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赤霉素的生产主要采用发酵法。本剂对动物毒性极低,广泛应用于粮、果、菜多种作物上,可产生极为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南方秋冬大棚种植长茄(引茄一号等),根茄和门茄往往会出现短果、弯曲等不良现象而失去食用性和商品性。针对该问题,作者向蔬菜专业户推荐使用防落素保花保果时,建议加入九二〇(赤霉酸)100 倍液,据反馈,如此施用,根茄和门茄长度有所增加,且很少弯曲,一定程度提高了茄子的产量与品质。配制时,先用少量酒精或白酒将赤霉素溶解,其后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2.3 天达2116

含有复合氨基低聚水糖抗病诱导物质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水杨酸等成分,能有效缓解药害,调节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对植物生理性、真菌性病害和病毒病亦有较好的防效。

21 世纪初, 温州等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发生非常普遍,损失惨重,针对该病,作者与相关科技人员开展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用10%啶虫脒乳油1000 倍液+30%噁霉灵水剂1000 倍液+天达21161500 倍液+裕丰181000 倍液 (或碧护5000 倍液),于番茄幼苗5~7 叶期喷施2 次,移栽后7 天和15 天再各喷1 次, 可有效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为害,防效可达85%。笔者将配方推荐给广大番茄种植户应用在数千亩番茄上,这些种植户均表示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果类瓜类调节剂
果类蔬菜水溶性肥料配方选择与应用分析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茄果类蔬菜防早衰的方法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蔓枯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白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日光温室甜瓜与茄果类蔬菜两茬两季高效栽培模式简介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的医院用药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