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型人格

2021-05-28 08:22金圣荣
意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类人外界婴儿

金圣荣

面与粉除了易饱、浓烈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与嘴唇和口腔接触得最为充分的一种食物。在食用的过程中,面与粉会在口腔中完全释放自己的滋味,而食用之人也能最大限度地与其进行接触。有人沉迷于这种味蕾的亲密接触之中,由此对于面、粉类食物也形成了特殊的感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人格——口腔型人格。

该类人格由弗洛伊德提出,深刻揭露了一种人在生而为人之初以至长大成人之后的性格特征。

口腔型人格的形成来源于初生时期未被满足的一种需求,在婴儿出生18个月之前便已经潜伏了。人在0~18个月被称为“口欲期”,这时候,婴儿最需要的便是通过口腔去了解身边的任何事物。对于婴儿来说,父母的喂食和爱抚是必要的需求,如果这两项生理和精神需求没有被满足,婴儿的内心便会出现极大的恐惧,害怕自己会被抛弃,且这种想法极为极端。这些潜在的影响伴随着婴儿长大,他们时刻都会认为自己的生命有所缺失,并且得出自己没有人爱,也不值得被爱的想法,反映在人格之上,便会形成口腔型人格。

这种人格的外在表现通常为性格悲观,容易依赖,而且伴有洁癖。他们的人际关系并不乐观,时常会感觉自己内在空空荡荡,对于外界的肯定与支持通常是非常渴求的,但他们又不会轻易地流露出这种心态。很多口腔型人格的人都非常聪慧,他们能够站得比旁人都高,这本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却应了那句曲高和寡,更加深了他们的孤独与痛苦。

面、粉类食物的味道通常比较刺激,往往非辣即酸,过多食用对健康是有害的。于是,喜欢点面、粉的人群往往单身人士比较多,而在周末、深夜,或是无聊的时候选择的频率最高。一个人生活的时候,面对健康与自身的享受,这类人一般会选择后者。因为身边没有关心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为了寻找存在感,需要在食物上搜寻一些刺激的味道,通过味蕾的活跃度来告诉自己“我还活着”。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这类人总是会表现出我想要别人照顾、想要别人爱我、想要别人给予的信息。他們对旁人非常依赖,因为认定自身内在空虚,所以外界的一切关系都是他们的“救命稻草”。有时候,他们会缠住他人不放,这种形同包袱的依赖总会把别人吓跑。于是,他们真的成了被抛弃的人。他们以为这是自己的命运,却从不愿意承认这个结果的始作俑者其实是自己。

因此,这类人便会形成一个不讨人喜欢的自我认知,他的自我形象就会被自身放低,从而产生一系列自卑的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经过慢慢发酵,逐渐演化成了缺乏安全感、容易退缩、苛求别人,以及遭遇挫折便易怒,甚至仇视别人的心理,最后归结到整个世界的物质都是极度匮乏的。在弗洛伊德看来,那些喜欢点外卖选择面、粉的口腔型人格的人群会表现出习惯性吮或咬手指、喜欢吸烟和酗酒、比较贪吃以及依恋接吻等行为。

或许,我们身边存在很多口腔型人格的人,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讨人厌,但旁人与其相处的时候总是会感觉很累,甚至产生整个人都被这类人掏空的感觉。每当这时,旁人的心里便会产生远离的想法,却总是发现他们正抓着自己不放。

受到伤害的口腔型人格会形成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他们也会做出向外界发起攻击的行为。这种攻击的主要表现形式便是语言,他们最擅长喋喋不休,甚至习惯打断别人说话。在说话的过程中,不论任何话题,他们都会尽可能地聊到自己身上去。他们的眼神时刻都在寻求关注,并且试图把所有的目光都“勾”到自己身上来。

他们的语言不是为了彼此沟通,而是被自己当成了一种防御机制——通过听取自己的声音来挡住威胁,并且获得安全感,借此证明自己对身边的事物存在影响力和主导权。

他们的索取意识通过语言的方式呈现出来,喋喋不休的状态有时会令人感到厌烦。但他们还是“执迷不悟”,直到自己获得别人的关爱,他们才会拥抱自信,体会到生命完整的感觉。

拥有口腔型人格的人与“需求满足”之间形同两条平行线,他们时刻都在追求后者,怎奈接触无望,因此永远都体会不到满足的滋味。

人类总是对没有得到的东西更加心心念念,所有的行为都来源于一个个未被满足的渴望。而当有些渴望得以满足时,大脑便会逐渐将其遗忘;相反,若是某些渴望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这种需求便永远都不会消失。

口腔型人格的人一直走在追求需求满足的路上,这也证明他们从未得到过满足,所面临的只是一次次的抛弃和失望。久而久之,他们不再开口索要,不再对外界建立信心,他们开始绝望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类人会被口腔型人格“杀死”,虽然他们看起来变得无欲无求,但是言行之间以一种隐藏的方式释放一些信息:我不会再主动索求了,但是你们要懂得照顾我。他们在无形中给旁人“布置”了这项任务,不管对方察觉与否,只一味地等待着任务完成。

当然,当他们仍旧无法获得别人的关爱的时候,他们也会“醒悟”过来,明白得到的同时是需要付出的。于是,他们开始像自己需求他人一样去照顾别人,去付出。但同时,他们的潜意识开始要求回报:我照顾了你,你一定要报答我。这种行为就像是一副伪善的面具,给了他们莫大的安慰,在他们看来,自己定然是存有爱心的,于是便开始相信一定可以等来回报。

因此,口腔型人格的人非常喜欢付出,也具备一定的奉献牺牲精神。在精神层面,他们会通过服务他人来体悟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想法愈积愈厚,稍有不慎便会跌入深渊:他们沉醉于证明自己的满足感之中,却忽略了自己的承受范围,甚至于一味“输出”,直到自己油尽灯枯还不自知。这是很危险的,而他们之所以乐此不疲,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是有条件的——我付出了,你必须有所回报。

但遗憾的是,人总是乐意索取而吝啬付出的,所以他们得到的回报少之又少。于是,他们的内心再度空虚,追求需求满足的欲望便越发强烈。由此,便会形成一种愈求愈空、愈空愈求的恶性循环。

喜欢外卖点面、粉的人沉醉于口腔与事物的充分接触之中,渴望这种密切的关系能够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安慰,他们的身体中,都住着一个智慧却又敏感的灵魂。他们需要真正明白“给予”和“接受”的含义,也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索求回报。所有人都是一个个体,想要在纷杂的社会中好好生活,就必须学会自爱、自立、自我满足。唯有自己强大,才不至于在失意的时候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才能有效地避免被抛弃的经历。

猜你喜欢
类人外界婴儿
婴儿为何睡得多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5类人跟泡脚“八字不合”
口头禅暴露性格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婴儿房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Ⅵ型类人胶原蛋白基因COL6A2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感冒爱找哪类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