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召唤

2021-05-28 09:37任伟周智勇
新华月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民军队共产党人胜利

任伟 周智勇

习主席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翻开百年宏阔党史,我们党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再出发,信仰信念始终是那把燃烧在内心深处的精神火炬,始终是那盏矗立在精神之巅的理想航标,召唤着一批批共产党人从觉醒、领悟到行动,从寻找、追随到坚守,创造一个个奇迹,书写一个个传奇。

今天,站在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关口,面对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和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信仰的召唤更加强烈,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回望来路、擦亮初心,坚定信仰、保持定力,从党史中汲取智慧、经验和意志,汇聚起奋进前行的强大力量。

信仰的召唤,是对历史的深刻自觉

习主席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近代的中国悲惨暗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为了改变中国境遇和命运,各种探索尝试从未停止,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到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救亡图存没有看清历史发展潮流,没有把握住历史大势,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缺少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

历史总要向前发展,“五四运动”唤醒点燃了这种神奇的历史自觉,一批先知先觉的先进分子在混沌中敏锐觉察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种对历史发展潮流的深刻认识,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由此点燃的信仰火炬迅速燃遍中华大地。

建党初期,中国当时有200多个政党,多一个党少一个党无人关注,力量尚弱的共产党没有资源、没有武装、没有权力,有的只是考验、威胁甚至死亡,开始的50多名党员包括一大的13名代表,他们谁都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更想不到100年后会怎样,但凭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凭借深刻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主动迎合历史、推动历史、创造历史,实现了开天辟地的伟大奇迹。

这种信仰感召下的历史自觉,在伟人身上显得更为清晰。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36岁的朱德意识到一个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机遇已经到来,他放弃高官厚禄万里寻党,甚至两次被德国政府逮捕并驱逐出境,但丝毫未改变对党的忠诚。今天能够解释伟人的这种坚韧与崇高的,只有这种共产党人才有的历史自觉。

1927年,山东广饶县刘集村党支部书记刘良才带着村民一字一句学习《共产党宣言》,村民们开始根本听不懂,他解释说“听大胡子的话就有馍馍吃”,这本《共产党宣言》成为了村民们的“念想”,先后被藏在炕洞里、躲在粮囤下、掖在墙眼里,刘良才最后也为追随信仰英勇就义。不识字的老百姓从《共产党宣言》中读到了“会有馍馍吃”的希望,读到了跟着党就有好日子的希望,这种单纯的信仰同样映射的是一种朴素的历史自觉。

回望党史,从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正是因为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色优势,坚守共产主义的信仰追求,保持敏感深刻的历史自觉,共产党人才能实现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再到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通观“两个大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更加要求我们保持自觉而深刻的历史自觉,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在坚定“四个自信”中书写新的辉煌。

信仰的召唤,是对主义的坚定追随

毛主席讲,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就要跟着走。相信了就要铁了心,认定了就是一辈子,跟着走就是走到头,这是共产党员对信仰的一贯认识和鲜明态度,也是终身践行和始终恪守的行为准则,源于偉大真理和崇高信仰征服占领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和心灵家园,纵然舍弃生命也不会动摇。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些滚烫的生命呐喊,是对信仰的矢志追随和终极践行,铸就了忠诚向党的精神丰碑,时时刻刻激荡着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心房。

江西省苏维埃主席刘启耀,被称为“腰缠万贯的乞丐”,背着13根金条沿路乞讨找到党组织,上交了党的经费。从国民党士兵转变为人民战斗英雄的王克勤,牺牲前留下遗言:“替我给毛主席写封信,告诉他老人家,党教育我成为一个革命战士,可是我为党、为人民做的事太少……”黎介寿院士讲,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坚定地跟党走,跟着党走就是跟着真理走,向着光明走;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个人才会好;最大的幸福,就是为国家、为军队、为人民做点事,为党挣了分。

翻开党史,这些矢志不渝坚守信仰,一心向党追随党的脚步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每一次回眸触摸,都是一次思想的点名、精神的整队、灵魂的洗礼。如果说信仰是一种选择,那么共产党人选择成为无私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悔的牺牲者。

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更需要坚定不移在党的旗帜下行动和战斗,牢牢坚守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真正做到铁心跟党走、一步不掉队。

信仰的召唤,是对胜利的不懈追求

军人生来为打仗,军人生来为打赢,胜利是每一个军人最向往的追求和最耀眼的荣光,也是对祖国和人民最骄傲的回答。百年党史苦难辉煌,风雨兼程浴血荣光,党领导人民军队战胜一个又一个敌人,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面对气焰嚣张的强大敌人,人民军队曾发出了“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飞夺泸定桥、奇袭腊子口、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鏖战上甘岭、血战松骨峰……革命先辈英勇顽强、血战到底,用胜利赢得党的信任、人民赞誉,也赢得世界尊敬。胜利需要流血、需要牺牲,革命战争年代,不足10万人的河南新县,就牺牲了5万5千多人;大别山200多万人民投身革命,近100万人壮烈牺牲。据中央组织部和民政部统计,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共有2100多万名革命者捐躯,全国有名可查的烈士有370多万人。

革命事业是英雄的事业,人民军队是英雄的军队。没有革命英雄主义就不可能铸就英雄军队。

新时代人民军队更是为胜利英勇战斗的英雄军队,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用生命守护了脚下的阵地,用胜利为祖国矗立起坚不可摧的英雄界碑。2020年6月,加勒万河谷,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站成一座堡垒,胸膛迎向重围,后背留给祖国。烈士陈红军冲进“石头雨”和“棍棒阵”营救自己的团长,牺牲时妻子已经怀孕5个月。烈士肖思远用生命守护了脚下的土地,却辜负了一个心爱的姑娘。18岁的陈祥榕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偷偷报名参军”的王焯冉表示“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牺牲前嘱托战友照顾自己的母亲。

每一名军人都有一腔热血,都明白這一腔热血该为谁而流。革命军人的信仰,是在实打实、硬碰硬中打磨的,是在负重前行、流血牺牲中锤炼的。当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人民军队用胜利赢得和平;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需要用胜利来捍卫和平。军人践行信仰很直白,为了打仗,一无所惜;为了打赢,一无所求。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用胜利向祖国和人民报告,这是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

信仰的召唤,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军作为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来都有一颗不变的初心,“为谁当兵、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从一开始有且只有一个答案,这也是信仰的召唤、使命的召唤。

1976年唐山大地震,子弟兵紧急驰援;1998年特大洪灾,子弟兵奋战向前;2008年汶川大地震,子弟兵生死救援;2010年玉树地震,子弟兵为民奋战;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军队医护人员挺身一线……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人冲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军旗飘扬。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历史从不偏爱哪一个政党,战争也从不眷顾哪一支军队,谁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谁就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刘伯承有一句名言:“老百姓不是命里注定要跟我们走的,为什么不跟别人走呢?”丰都战役失去右眼后刘伯承说:“战争夺取你一只眼睛,群众会给你千万只眼睛。”正是因为我们始终把老百姓当“江山”、当“靠山”,老百姓才深深认识到,共产党的军队才是真正的人民军队,这才有了当年苏区“八子参军”的壮烈故事,才有了临汾附近六县农民卸下26万副门板助我军攻城,才有了“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的鼎力支持,才有了胶东300多名乳娘养育1223名革命后代的深情大爱,才有了小推车推出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壮举。

历史雄辩地证明,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会把谁举过头顶。奋进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定律不会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会变,我们需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一往无前、无往不胜。

(作者单位: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政治工作部)

猜你喜欢
人民军队共产党人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对您说
初心如磐
坚持
胜利的手势
从“两学一做”谈共产党人的信仰
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廉政建设研究述要
习近平的共产党人政治自觉观
抗战时期人民军队英模的作用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