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红色粤迹追寻百年党史

2021-05-30 10:48张伟彬
藏书报 2021年34期
关键词:彭湃粤海南粤

张伟彬

广东,是个英雄辈出的省份。近代以降,生活和战斗在这片红色土壤上的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时代凯歌。为了铭记他们的英雄事迹,深入学好党的历史,传承好红色基因,《粤海魂一广东共产党人革命征程》,在建党百年之际,适时出版了。

该书以宏阔的视野,既聚焦毛泽东、周恩来、叶挺、叶剑英等近现代史上杰出人物在南粤留下的不朽业绩,也忠实记录下了彭湃、苏兆征、张太雷、曾生等著名共产党人艰苦卓绝战斗的征程。作者陈弘君,系广东叶剑英研究会会长、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巡视员、研究员,全国党史研究领军人物。书中,陈弘君以饱含深情的笔调,赞颂了中共广东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南粤人民进行抗侵略、反压迫的历史,并按照年代顺序,将新民主主义时期发生在广东的革命大事件,通过“珠江洪涛”“粤海长城”“南天凯歌”等九个章节的内容精心串联,运用翔实的史料、清新洗练的文字,配以真实的历史照片,生动镌刻出近代广东共产党人的铮铮风骨。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苦难深重的近代中国,曾饱受西方列强的侵凌.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仁人志士,纷纷投身到救亡图存的斗争中,但是,众多的努力,无一例外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的道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7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沐浴着金色的朝阳,在南湖一艘游船上,庄严宣告诞生了!党一经成立,便把革命的火种撒遍神州大地。从上海石库门到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从湘江北岸到江西興国,从黄河之滨到天涯海角……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为了推翻压在人们身上的三座大山,与穷途末路的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党旗辉映下的广东,更是成了一片革命的热土,涌现出许多共产党人的英勇事迹。

彭湃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称“农民运动大王”的彭湃,本出身富裕家庭,国外留学归来后,为了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主动把家中的土地,无偿赠送给穷苦的农民,不要他们交一分租金。后来,他又相继创立了海内丰农会、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彭湃一有空闲,就给农民兄弟们上课,为他们解答“穷人为什么穷,地主为什么富”等疑惑。他和阮啸仙等共产党人,不仅教这些穷苦的农民识字、学文化,还经常理论联系实际,向他们传授革命理论和军事技能,号召他们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一起闹革命。在彭湃的领导下,广东的农民运动蓬勃兴起,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还有古大存,在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右派猖狂发动反革命政变,他毅然组织农民武装坚决反击右派军队的进攻,并创建东江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十一军,长期在敌后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为工农武装割据势力的形成,积蓄了革命力量。正是这些共产党人的倾力付出,让赤色的风潮,迅速席卷了南粤大地,推动广东乃至全国的工农武装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

作为党史专家,将新民主主义时期广东境内发生的红色事件、红色人物,集腋成裘,一一整理成文,可谓轻车熟路。但陈弘君却有意挑战自己,他将尘封已久的百年历史,悉心辑录为一个个鲜活的文学故事,用轻灵跳脱的语言,一路娓娓道来,辟出了一条学党史的新路。因此,读他笔下的言说,不光有山有水,还情理相融,耐人寻味。比如,他形容日益高涨的广东工农运动,就拿珠江作比,颇具诗意地写道“珠江,这是一条英雄的河,伴着那涨落的潮声,不知传颂过多少珠江儿女感人的斗争故事。”由潮涨潮落,联想到一浪高过一浪的革命斗争,这个比拟,自然而贴切。再如,他写各地的农民,不远万里奔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渴望获得新知识的滋润,是这样落笔的:“关山重重挡不住他们寻求真理、投奔革命的决心。一个个‘泥腿子还是挟一身雄风,克服重重困难,来到了广州这方圣地,接受真理的熏陶。”凝练、简洁的用词,一下就把读者带入到他所构筑的情境之中。有向往,也有敬佩。既有对革命先烈的尊崇,更不时涌起对党的真挚之爱。寥寥数语就表达了如此丰赡的内容,令人叹服。通观全书,这样意蕴精深的书写,还有很多,大大丰富了它的文学表达,增强了其思想张力,耐读耐看之外,还让人颇受教益。

厚重的《粤海魂——广东共产党人革命征程》,不单单是在为英烈们“说史”,也在为他们“画像”。他打通了文学与史学的边界,对共产党人精、气、神方面的用心描摹,对平凡物事由表入里的深刻剖析,让南粤们的英魂,既树了起来,又活了起来,时至今日,依然铭记在我们的心里。

猜你喜欢
彭湃粤海南粤
南粤赏花
好苗选粤海 品质赢未来
粤海饲料
南粤赏花
稻菽卷起千层浪 丰收画卷耀南粤
逆势增长60%!湖南粤海亮剑出鞘,周年庆典燃爆寒冬
深圳粤海城·悦Gallery
纪念彭湃同志诞辰120周年征文启事
纪念彭湃同志诞辰120周年征文启事
彭湃入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