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陆续举办

2021-05-30 04:55
藏书报 2021年33期
关键词:永乐古籍线下

本报讯(记者刘晓立)晒书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民俗。农历七月七日前后,人们会把书籍字画拿出来晾晒,起到防潮、防虫的作用,之后发展为晒书活动,成为古人保护书籍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工作,在社会上营造古籍保护的良好氛围,今年七夕节到来之际,第三届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在多地陆续举办。

河北:线卜线下结合,《永乐大典》与“百部经典”齐亮相

8月11日至18日,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第三届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在河北省图书馆举办。此次晒书活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线上推出“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让读者足不出户就能领略我国古代最大一部类书的风采;线下展览,在河北省图书馆四楼古籍阅览室晒出馆藏古籍中40余部“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预约进馆的读者可以近距离观赏了解古籍。

《永乐大典》是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之一。这部“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的旷世宏编,“合古今而集大成”,规模远超前代所有类书。“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通过河北省图书馆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同时展出。该展览共分为“大典犹看永乐传”“合古今而集大成”“久阅沧桑惜弗全”“遂使已湮得再显”“珠还影归惠学林”5个单元,通过系统讲述《永乐大典》的编纂经过、典籍内涵、版式外观、聚散流变、辑佚影印,着重突出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其“明珠还于合浦”的历程,以及对《永乐大典》的修复、保护、整理与利用等,以《永乐大典》为中心,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诞生了一大批经典著作。这些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方便读者选好经典、学好经典、用好经典,中华书局精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100部经典名著,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读本》。其中既有诸如《周易》《詩经》《论语》等代表儒家思想文化源头的“十三经”,又有像《老子》《孙子》《墨子》等体现学术思想异彩纷呈的诸子经典;既有诸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记载民族历史的皇皇巨著,又有唐诗、宋词、《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展示文学风采的佳作名篇,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小型宝库。此次线下晒书,河北省图书馆从馆藏古籍珍本及《中华再造善本》中,选择“百部经典”中的古籍40余部,在古籍阅览室设实物展览,读者和古籍爱好者可以近距离观赏体验。

据悉,2019年以来,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已经连续两年举办中华传统晒书活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浙江:在线“云端晒书”共享“藏书楼里的阅读空间”

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以“藏书楼里的阅读空间”为主题,联合浙江省现在仍在承担阅读功能的传统藏书楼,共同开启在藏书楼里阅读经典的体验活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此次活动由“线下”改为“线上”,参与的主体也扩展为浙江省有意向的公共图书馆,共同在线“云端晒书”,既可以续年年七夕相聚分享之雅会,也可更好地防控疫情。据悉,系列晒书活动将在浙江图书馆官方公众号陆续推送。

今年,适逢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全国巡展暨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馆藏文献展”正在绍兴图书馆四楼展出。

《永乐大典》是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之一。这部旷世宏编,集古今之大成,规模远超前代所有类书,实为典册渊薮。历经坎坷,《永乐大典》存世仅400余册。国家图书馆共收藏224册,是该书在海内外的最大藏家。饮水思源,《永乐大典》能够“珠还合浦,历劫重光”,离不开鲁迅先生的努力。正是在先生的主持下,首批翰林院藏60册《永乐大典》入藏京师图书馆,从而奠定了《永乐大典》回归的基础。此次展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再现《永乐大典》编纂、传承、流散和回归的历史过程,同时展出绍兴图书馆所藏最具代表性的鲁迅专题文献,涵盖古籍文献、民国文献以及近现代各类出版物,如周树人辑校、民国4年(1915)会稽周氏刻本《会稽郡故书杂集不分卷》,清李慈铭撰、清光绪十一年(1885)都门越祠刻本《越中先贤祠目一卷》,清王履中学、清道光三年至九年(1823-1829)强恕堂刻本《论语说二十卷》,晋郭璞注、清姚之麟摹绘、清光绪十年(1884)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尔雅音图三卷》,清张之洞撰、民国19年(1930)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书目答问五卷刖录一卷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一卷》,汉司马迁撰、明归有光评点、清光绪二年(1876)武昌张裕钊刻本《史记一百三十卷》,晋郭璞撰、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书局三色套印本《山海经笺疏十八卷图赞一卷订伪一卷叙录一卷》等,以此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

“品读湖州”是湖州市图书馆以实地勘访解读湖州人文历史为特色的系列活动,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原定于七夕当天开展的第十二期品读湖州线下“晒书”活动,以创新形式借助镜头将整个探访过程搬到了线上,在湖州市图书馆公众号以“七夕线上晒书”的主题陆续推出。目前已经策划了三期,包括“保护古籍传承文明——古籍保护知识宣传展”“文明之光薪火相传一一湖州版刻精品书影汇展”“千年文脉书香传承——探访晚清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皕宋楼”。

江苏:书影+文字说明展现珍贵古籍的特色与价值

截至2021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国487家单位收藏的13026部古籍入选,其中631部为南京图书馆藏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七夕晒书节到来之际,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特从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中遴选出112部,按“唐宋本”“辽金元本”“明清本”“稿抄本”四个专题进行线上分类分期展示,以体现南图在古籍收藏方面的深厚积淀与传承有绪,彰显中华古籍之美。

此次展览采用线上模式,每种古籍配以文字说明,以揭示基本信息和主要内容,并附有一至二幅反映版本特色的书影,较全面地展示了南京图书馆所藏珍贵古籍的特色和价值,具有极高的鉴赏性。所选古籍形式多样、珍品迭出,涵盖了内府、藩府、私人、家塾、书坊等多种刻书机构,版本包括套印本、活字本、拓本、钤印本、彩绘本等等,不一而足,具有极高的文献、文物及艺术价值。

目前已推出第一单元“唐宋本”,重点展出了展示写经体书法风格的唐写本《妙法莲华经》、北宋熙宁元年金粟山广惠禅院写本《温室洗浴众僧经》;被誉为古籍界重大发现、海内外孤本的北宋刻本《礼部韵略》(该书于2013年通过竞拍入藏南京图书馆,为南图镇馆之宝);孤本存世、宋刻宋印,字体秀美、纸墨精良,为南宋浙本之上品的宋绍定三年俞宅书塾刻本《乖崖张公语录》等。

猜你喜欢
永乐古籍线下
彩色笔动起来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永乐大典》所见明人佚集二种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