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家校共育现状及创新性探究

2021-05-30 10:48毛廷新
南北桥 2021年13期
关键词:策略创新家校共育现状分析

毛廷新

【摘    要】在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家校共育是当前各阶段的学校教育所重点探究的话题。本文中笔者就结合素质教育的各项教学理念,从教学实际出发,剖析当前家校共育现状,并就未来家校共育模式的创新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家校共育  现状分析  策略创新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3.002

众所周知,我国当前所实施的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是基于以往应试教育体制的反思,所探究出的一种更为契合我国当前教育现状的一种教学体制。以往的应试教育教学体制下,学校教育以课本知识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成绩的重要性、对课本理论知识背、记的重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使原本最终目的是为了塑造人才的学校教育成为了单一知识传输的工具,原本应该多样化发展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考试机器”,长此以往,导致学校教育偏离了育人的初衷,仅仅是做到了“教书”。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整个国际社会联系的进一步加深,在经济、政治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接收到了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较为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尤其是理论上的影响。因而素质教育不论是在教学理念的设定还是教学模式的探索方面,也都更加适合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符合当前时代下学生的学习心理,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教育者逐步看到了学生自身存在的潜力以及在未来学习过程中无限的潜能,所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也开始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关注学生的潜能挖掘,以此为基础也就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以人为本。另外,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教育最终的目标是培养人才,所以单纯地依靠学校的力量还是不够的,学生原生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三者结合才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各种可能性的重要因素。而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是最可控的,所以家校共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体制改革之下,学校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中一个重点研究的课题。所谓的家校共育,就是家庭和学校相互合作,针对学生进行协调教育。从当前的整个教学实践来看,家校共育模式还处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阶段,教师需要关注家校共育发展的现状,从中总结经验,进而实现教学的创新,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增加推动力。本文中笔者就从两个方面针对当前的家校共育展开探究。

一、家校共育现状分析

由于家校共育的提出和实施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处在一个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阶段,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来说,要想做好家校共育,势必需要了解当前家校共育的现状,尤其是找到一些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而为家校共育的实践创新奠定基础。因此,當前家校共育的现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认知不足

虽然,当前学校教育在大力提倡学校和家庭的联合,尤其是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合。但是从实际的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的教师和家长在家校共育方面还存在认知不足的情况。比如部分教师对于家校共育的理解就是学生犯错误后找家长谈话,而大部分家长只有在有需求的时候才会主动联系教师,没有从根本上切中家校共育的重点,偏离了素质教育希望各方合力去培养人才、挖掘学生潜力的目的。导致目前教师和家长认知不足的原因大体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彼此愿望不强烈。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时间成本较高,所以不论教师还是家长很有可能都会感受到自己领域内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比如,部分教师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认真负责即可,而部分家长则认为孩子的德智体美劳都可以在学校培养,自身则可以完全脱离,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导致教师和家长越走越远;二是部分教师在家校共育中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导致家长认为家校共育并没有实际效果,进而在学校和家庭的交流对话中形成低效率循环,最终不了了之。

(二)家校联系渠道窄,内容少

在很多学生认知中,教师只要和家长联系不是自己闯祸了,就是成绩没考好。从当前的家校共育实践来看也确实如此,虽然在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教师、学生、家长都在很大程度上走出了应试教育的桎梏,开始注重多方面发展,但是成绩始终是三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也就很容易导致教师和家长在联系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以成绩为话题,反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兴趣和潜力,甚至是从德育等角度的交流和反馈。另外,当前的家校共育频次是相对较低的,甚至部分教师只有期中期末利用家长会的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渠道较为单一、狭窄。

二、家校共育的策略创新

在当前素质教育体制下,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所展开的。所以在家校共育方面,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设想未来,尤其是教师要做到带头引导工作。

(一)对于家校共育有一个全面且正确的认知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了解家校共育的内核。从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角度去明确家校共育的必要性,比如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究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其次,在家校共育过程中,教师要做行动上的主动者和主导者,尤其是针对部分不了解家校共育的家长来说,更要在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传输家校共育的必要性,让家长明确自身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定位,使其更加有目标、有方法地配合学校教育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教育尤其是潜能挖掘的效率。

(二)丰富家校共育内容,拓宽渠道

一方面,要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为核心,设身处地去站在学生发展角度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针对学生兴趣方面、能力发展方面、性格养成方面、心理健康方面,等等,在家校沟通过程中围绕的是学生个人,而不仅仅是成绩。另一方面,则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时和综合性沟通,还可以通过学校组织对应的亲子活动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和家长之间了解的同时,也让家长习惯于和学校、教师产生更为密切的联系。

总之,当前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对于学生教育方面很大程度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家校共育方面,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家校共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更是重点,最终目标是推动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更有效的实施。【课题:本文是重庆市教学科学规划课题“家校协同教育背景下教师、家长、学生交互影响实践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19-002】

参考文献

[1]孙改仙.“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0(04):31-33.

[2]颜辉荣,徐金贵.“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江西教育科研,1998(6):12-15.

猜你喜欢
策略创新家校共育现状分析
对小学科学实验评价的思考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