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们释放的信号

2021-05-30 10:48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毫末智行量产

巨头们的行动

外卖和物流大军的出现,曾经深度改写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格局。面对无人配送这样的新兴物种,利益相关的互联网巨头们可谓相当谨慎,纷纷在资本和技术层面展开角逐,生怕错过潜在的机会窗口。

一向“善战”的美团,在无人配送赛道表现出了势在必得的攻势,仅在过去半年中就向外界释放了两个标志性信号:一是在4月20日的时候发起了近100亿美元的募资计划,并宣称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无人车和无人机配送被重点提及,也就有了文初的一幕;二是在4月底推出了新一代无人车魔袋20,这款由毫末智行提供量产服务的车规级无人配送车,已经具备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

嗅觉敏锐的阿里巴巴,同样将目光盯向了无人配送赛道,在力道和速度上可以说丝毫不逊于老对手美团:去年9月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首次向外界演示了可量产的物流机器人小蛮驴,主要向园区、学校、小区等场景提供外卖、快递等最后三公里配送服务;一个多月前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首席技术官程立正式向外界宣布将在一年内投入1 000辆“小蛮驴”进入校园和社区的菜鸟驿站。

京东和苏宁也跃跃欲试。前者宣布和行深智能、锣卜科技、智行者、高深智图等企业合作的无人配送车已经进行实验性部署,其中京东物流的无人配送车“大白”在武汉跑了超过6 800公里的街道,运送了约1.3万件包裹;后者进行了“卧龙”无人车的路测,包括自动识别路标并通过红绿灯路口,在100米开外就能够发现障碍,行进过程中自主规划路线、避开障碍物、返回充电等。

巨头们亲身下场的同一时间,无人配送领域的创业派也动作频频。比如前面提到的毫末智行,除了为美团提供量产服务,自身也推出了小魔驼、小魔盘等产品,以及一系列场景化的定制方案,包括帮助人类解决繁重的物品运送工作的“自动跟随载物平板机器人”,为主人运送物品、衣物等功能的“自动跟随载物出行机器人”。

可以看到,尽管不同玩家的技术成熟度还有些差距,但“落地”已经是一种行业共识。相较于外冷内热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无人配送车似乎有了规模化量产的可能,哪怕短时间内在成本上仍高于人工。

乃至于可以根据巨头们整齐划一的动作,给出一个大胆的预测:2021年下半年开始,無人配送车将陆续出现在校园、园区、社区等特定场景中,既是为了广泛地教育市场和用户,也隐藏了巨头们的野心,在无人配送产业中搏一个有利的站位。

商业化的最后一步

巨头们的战略布局和市场卡位,为无人配送的前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可这股热度能够维持多久,最核心的变量还是商业化进程。倘若只有几十款的演示性产品,规模化落地的门槛不被扫除,市场进程终究会再次放慢。

疫情防控期间物流配送的“压力测试”,无疑是无人配送行业跨周期崛起的主要诱因,并逐渐衍生出了三个利好因素。

一是无人配送车身份的“合法”。5月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颁发了国内首批无人配送车车辆编码,首次给予了无人配送车相应的路权。“合法身份”的价值在于无人配送车的制度性规范,比如借道、超车、倒车等上路通行规则,尺寸、载重、速度等上路车辆标准,以及安全监管和车辆保险。监管和标准层面的市场空白被填补,等于为无人经济业态的出现培育了“土壤”。

二是无人配送车的加速量产。和产业分工高度成熟的汽车工业不同,无人配送车的量产可以说是整个产业最大的短板。不仅要在车辆稳定性、非实时操作系统、决策规划和运动控制技术等方面持续优化,还要逐步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向一些上游供应商定制零部件。利好的消息是,国内无人配送车的产业链初步成形。

三是无人配送车的成本下降。辰韬资本曾在《末端无人配送赛道研究报告》中认为,当下制约无人配送车大量投入使用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因素,包含软硬件成本、运营成本、运营效率等。目前单辆无人配送车的成本在20万~25万元人民币,相较于“外卖小哥”普遍6 000元人民币上下的月收入,一辆无人配送车的造价约等于4位“外卖小哥”的年收入。但外界普遍认为,单车成本将随着规模化量产下降,预计在三年内降至10万元人民币以内。

商业化被证实是最切实的驱动引擎,商业化落地的最后一步有了破局的可能后,市场做出反应不可谓不激烈。

京东、阿里巴巴、美团等巨头均表示在年内投放千辆级的无人配送车队,并在三年内投放上万辆无人配送车。同时冷静了一段时间的资本市场,也在2021年重押无人配送赛道,白犀牛、毫末智行、行深智能、PIX等均在上半年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其中毫末智行在Pre-A轮融资的规模就达到3亿元人民币。

猜你喜欢
毫末智行量产
毫末版“速度与激情”
长城汽车毫末智行完成 Pre-A 轮融资
微社始立,用微韵贺之
SUV操控不行?绅宝智行Say No!
3D打印迈向量产之路
新AX7:智行无虞
绅宝智行以AI之名出师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超细、原液着色聚酰亚胺纤维实现量产
在小盒子里实现停车的智慧化——评测捷顺智行停车场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