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开放

2021-05-31 03:02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天眼高温火星

本着开放天空的原则,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0时起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征集观测申请,所有国外申请项目统一参加评审。征集项目的评审结果将于今年7月20日对外公布。观测时间将从今年8月开始。

中国天眼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于2016年落成,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能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射电望远镜与光学望远镜一样,口径越大接收到的电磁波越多,其灵敏度就越高,探测能力就越强。中国天眼能把覆盖30个足球场的信号,聚集在药片大小的空间里。借此,中国天眼能够监听到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

通过国家验收启动运行以来,中国天眼已发现300颗脉冲星,并在快速射电暴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全国首台电动智能挖掘机在长沙下线

3月31日,由山河智能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台电动智能挖掘机在长沙下线。

该电动智能挖掘机以电池代替燃油,以电机代替发动机,同时移植了山河智能成熟的近程、远程遥控技术,适用于对尾气排放和噪声控制要求高的城区,地表高寒、温差大、供氧不足的高原场地,以及井下、隧道等相对密闭空间的施工场所。目前,该电动智能挖掘机已实现了本地、近程及远程三种操作模式,并完成了有关装备性能及热平衡系列测试。

已有的前期测试数据显示,该电动智能挖掘机充一次电可连续工作6小时以上,使用双枪充电,从5%充满电仅需1.5小时。

全球首座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今年发电

全球首座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将于4月装料,今年底发电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高温气冷堆具有安全性好、出口温度高等特点,被国际核能界认定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先进堆型之一。示范工程采用传统的蒸汽循环,发电效率可以超过40%,是目前发电效率最高的核反应堆。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由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提升发展而来。

中核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主任钱天林介绍,为保持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技术及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高温气冷堆后续采取示范工程改进版、超临界版、制氢版的技术发展路线。目前,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改进版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超临界版高温气冷堆技术研发预计将于2023年完成。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

近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领衔的研究团队,成功将显示器件的制备与织物编织过程实现融合,在高分子复合纤维交织点集成多功能微型发光器件,揭示了纤维电极之间电场分布的独特规律,研制出大面积柔性显示织物和智能集成系统。相关研究成果3月1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显示织物由发光经线和导电纬线交错搭接而成,其中一根为涂覆有发光材料的导电纱线,另一根透明导电纤维通过编织与其经纬搭接。施加交流电压后,位于发光纤维上的高分子复合发光活性层在搭接点区域被电场激发,就形成一个个发光“像素点”。在电场的激发下,电极和发光层凭借物理搭接即可有效发光。

团队通过熔融挤出方法制备了一种高弹性透明高分子导电纤维,在两根纤维发生相对滑移、旋转、弯曲的情况下,交织发光点亮度变动范围仍控制在5%以内,可耐受上百次的洗衣机洗涤。

“天问一号”拍摄火星侧身影像

3月26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两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图像中,火星呈“月牙”状,表面纹理清晰。

“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至距离火星1.1万公里处,利用中分辨率相机拍摄了火星全景。此时,由于探测器处于火星侧后方上空(以面向太阳为前方),得到两幅“侧身”影像。

目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经在停泊轨道运行1个月,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磁强计等载荷陆续开机,对火星开展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微型机器人可携带药物抑制脑部肿瘤

具有自推进和导航功能的微型机器人能够将药物投放至难以到达的身体部位,然而该技术面临一项主要难题,就是如何应对人类免疫系统的攻击。近日,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科学家制造了一种微型机器人,能够穿过难以通过的血脑屏障,将药物投放至位于脑部的胶质瘤。

中性粒细胞能够在不被免疫系统探测的情况下通过血脑屏障,该研究将这种能力与磁性的微型机器人结合。含有肿瘤治疗药物的磁性纳米凝胶颗粒被包裹在大肠杆菌中,从而被中性粒细胞消化吸收,并减少药物在输送途中的泄漏。微型机器人的磁性使得药物在体内的输送可被磁场控制,从而在脑部靶点处积累。相比于传统的药物注射手段,微型机器人可以显著地抑制脑部的增生肿瘤。这项研究于 3 月 24 日发表于《科学机器人》。

湖南获批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建。

创新中心将充分发挥湖南水稻种业创新优势,聚焦耐盐碱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关键技术、耐盐碱种质功能基因挖掘及其分子育种技术、耐盐碱水稻新品种配套应用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完善科研条件平台与研发体系,形成重大关键技术源头供给。

创新中心按照“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用”原则,多方协作,实行“总部、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和试验站/基地”建设模式。通过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统筹推进和任务协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农业分子生物技术、盐碱地改良综合生态技术等相关领域和产业有机衔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融合,与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杂交水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紧密衔接,推动资源开放共享,构建整体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植物穿上“电子皮肤”

最近,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智能生物产业装备创新团队刘湘江、应义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汪小知和農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胡仲远,联合为植物发明了一款穿戴式“电子皮肤”。相关研究近日刊发于《先进科学》。

这种植物可穿戴茎流传感器,通过将柔性穿戴电子技术应用到植物体表,成功在自然生长状态下,首次持续监测草本植物体内水分的动态传输和分配过程。同时,科研人员还发现植物果实生长与光合作用不同步的现象,这不仅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基本认识,更为作物高产育种及栽培技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天眼高温火星
全球高温
望火兴叹
玩转火星
火星!火星!
天眼·数据·未来
九龙皇帝
了不起的天眼
“烤”问城市
大射电
火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