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生成与建构

2021-05-31 00:58张慧石路
现代教育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张慧 石路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历史、理论、实践三重逻辑推动下,由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生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主体从独立分散走向凝聚合作的理想形态,具有政治性、系统性和多元性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为精神纽带,一体化课程体系为支撑,多元化的合作平台为依托,完善的共同体运行机制为保障,实现全员育人、合力育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2-0098-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2.018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以上海德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性经验为起点,在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下逐渐形成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指导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目标与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高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如何打通各个要素之间的隔障,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升教育效果的关键点,也是引导各类教育主体突破自身域限,走向聚合的契机。思政课程衍变为课程思政,不是颠覆和弱化思政课程,而是在关注和承认思政课程价值的基础上,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由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最终形成“全员育人”“合力育人”的教育共同体。

一、超越思政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生成

思政课程是高校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总称,是发挥课程育人的主渠道。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唤醒高校教育工作者育人意识,发掘潜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全教育理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不是浅表性的语序调换,而是教育理念的升华,折射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历程,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蓬勃生机,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在育人理念转变的背景中逐步生成,呈现出历史、理论、实践的三重逻辑。

(一)历史逻辑

“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歷程,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矢志不渝的主题。新中国成立之初,亟需大量人才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毛泽东在教育目标和要求上提出“三好”学生标准,强调“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囿于特定时期人才培养任务的特殊性,“又红又专”成为建国初期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也是教育工作者从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国家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敦促教育工作者同心同力、一致行动,为形成一体化育人组织奠定基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思想在回应国家对人才的实践诉求中悄然酝酿。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1987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明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相结合的思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中,邓小平深刻总结育人经验,提出“四有新人”思想;江泽民关心青年学生进步,强调“四个统一”要求;胡锦涛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首次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命题。“思政课程”依照“78”方案、“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将课程内容由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逐步细化为“马原”“纲要”“毛概”“思修”等必修课。思政课程在丰富和发展自身内容的同时,重视与各门课程加强联系,使得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细化,教育引导功能进一步彰显[3]。这一时期的思政课程逐渐开拓视域,将目光转向其他教育主体,生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趋向日益明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跟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聚焦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会议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延承以往历史经验和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将育人功能从思政课程延伸到所有课程,从思政教师拓展到全体教育工作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单线向多维的转变,催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态势。

(二)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划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围。马克思曾在批判西方传统上追求形而上旨趣的教育方式中指出,停留在改造人心智层面的“认识论”活动,无益于人的全面发展,甚至会走上异化人整体存在的对立面。他将教育凝视点从“认识论”转向“存在论”,确证“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旨归,并强调教育活动应“符合人的生存和发展逻辑,遵循生命成长和发展规律,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避免使教育变成一项纯粹传授知识的理论任务和认识任务”[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据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不断吸收和借鉴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博采众长与融会贯通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实[6]。

课程思政在思政课程的基础上,扩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在教育内容上,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除了传授马克思主义学科知识,启发马克思主义觉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之外,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定受教育者的“四个自信”,增强“四个认同”。在教育方式上,实现从灌输式向浸润式、启发式、研讨式转换,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升华其价值素养。在教育范围上,促使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交相辉映,思政教师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休戚与共,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圈”。

新的历史方位下,思政课程按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在不断变幻的外部实践环境中增强自身的内部理论适应性。课程思政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旨在涵养受教育者品德,开启受教育者心智,锻造受教育者服务社会的能力,以充分展现对马克思教育理论的深刻认知与理性把握,构建富有思想容涵力的理论图景。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逻辑转换,符合新时代马克思教育理论的创新要求。一方面利于开拓视角,运用多元化学科视角审视育人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活力,纾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另一方面,益于调和专业课教师教书、思政工作者育人的角色冲突,促进“传道”与“授业”相结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融合力。

(三)实践逻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对象性活动,其生成和发展遵循严格的实践逻辑。从外部环境看,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隐匿在经济繁荣表象背后的多元社会思潮也随之涌入,加之多种文化现象的急遽扩张,导致受教育者思想受到冲击,甚至面临被西方价值观“同质化”的风险。思想政治教育是承担培育崇高信仰、塑造健全人格、养成文明生活方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重视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变化。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立足中国社会现实,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通过意义阐释、价值追寻和精神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领受教育者穿越思想上的重重迷雾,培养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的应对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从内部环境看,思政课程长期处于“单兵作战”和“孤岛化”窘境并未完全改变。在教育理念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未能有效结合,尤其是专业教师因育人意识模糊而在教学中不同程度表现出“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行为;在队伍建设上,“现实中广泛存在思想政治者主体之间奉行两种思路、两套模式来看待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主张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各说各话,形成两张皮甚至多张皮,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7];在管理机制上,缺乏针对不同课程和不同育人主体之间联动的制度设计,导致协同育人理念在实践中面临层层弱化,甚至发生层间断裂的风险[8]。归根结底是没有完全树立全员育人、合力育人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育人机制尚未形成,整体育人育德能力有待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内外双重挑战中加强自身实践能力。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课程思政概念,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突破传统思政理念,扩充育人队伍,丰富育人载体,挖掘各类课程潜在德育基因与思政元素,促进不同育人主体之间的合作,推动所有课程都发挥育人功能,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肩负起“立德树人”的职责,营造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变革背景,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完成从应然向实然的转变,成为新时代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统合思想政治教育力量,聚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理想形式。

二、走向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内涵与特征

课程思政在超越思政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和各类育人主体的育人功能,促进课程思政化,进而导向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不是物与物之间的机械耦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联结,在运行中表现出政治性、系统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内涵

“共同体”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在不同学科中,指称内容与表述对象不尽相同。置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指高校全体教育工作者,以共同目标和利益为追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建立协同的行动趋向,逐步形成的有机团体。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已不再拘囿于思政教师与思政工作者的职责范围,而是引导全体教育工作者主动将自身纳入立德树人的整体视域,激发潜在的育人主体意识,将教书与育人、科研与育人、管理与育人、服务与育人等结合起来,实现主体间的协作与交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形成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共同目标与利益诉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个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占有或获得自身的全面存在。高校教育工作者受现代社会精细化分工的影响,被纳入教育部门从事具体工作,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校内部系统运行的需要。但更多的是条块化的工作模式将教育工作者分化成原子化个人,机械地从事重复性工作。困囿于工具理性中的教育工作者既容易滋生职业倦怠之感,又造成教育工作者之间融合能力的钝化,降低工作效率。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确证育人主体“目标一致性”与“利益攸关性”的基礎上,有效抑制工具理性机械泛滥带来的个体间疏离,促进教师逐渐摆脱个体异化,激发个体潜能的同时密切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推动真正共同体的生成[10]。二是一致的行动趋向。在践履育人目标的过程中,实践承担理想向现实转化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中任何违背自由意志和共同意愿的实践行动,都会走向共同体的对立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生成的羁绊。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以明确的育人目标将游移在思想政治教育边缘的其他教育工作者吸纳进来,但只有全体教育工作者修正对自身的职责认知,审度协同育人的潜在价值,牢固“全员育人”理念,将内在理性觉知转化为外在一致行动时,原先的个体间阻隔因素才能转为新的发展契机,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同质效力和同向效果的动力支撑。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特征

1.政治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负载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使命,受到国家政治制度的规约与影响。首先,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思政教育不偏斜、不摇摆的重要保证。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重大命题进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具有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的有用之才;再次,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教学教材是国家政治意愿的载体,其编排须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核通过方能投入使用;最后,高校全部教育工作者进入相关岗位之前,须经过相关资格选拔考试,其行为表现要符合国家相关制度的规定。特别是作为国家政治意愿代言人,高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满足国家和主流社会的诉求。

2.系统性。现代系统论认为,事物之间具有普遍的关联性。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存在教学资源分散、要素间协作不力,甚至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环节分化与对抗现象,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后现代主义主流教育理论提出,“人的首要性错误是假设我们能够把某些要素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可在这种分离状态下认识它们的真相”[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超越单向度和片面化的思维方式,努力寻求教育主体要素之间的内在共融性和外在可行性,弥合各要素之间的独立状态,实现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共轭效应”[12]。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远景看,共同体成员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能够有效整合离散的育人资源,扭转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分离趋势,触发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育人观念,衔接思想政治教育关涉的各个环节,形成整全性存在。

3.多元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中广泛存在单主体、双主体甚至多主体的观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在承认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拓展教育者的内涵与外延,将教育任务从思政教师和思政工作者身上延伸至全体教育工作者,覆盖课程、科研、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领域,使得共同体成员呈现多元性。高校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承担者,要启动课程育人功能;科研部门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招标课题研究全过程;网络部门要拓展网络教学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协作”的模式,满足受教育者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的求知诉求;心理工作者要关注受教育者心理动态,提高心理咨询与服务建设水平;管理部门要明晰管理岗位的育人元素,明确管理内容与路径,提升管理育人能力;服务部门要在后勤保障与安全保卫中提升服务质量与育人效果;资助部门要在奖学金评选和助学金发放环节,融入爱国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等;组织部门要发挥各类群团育人纽带功能,创新育人载体与形式,优化组织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成立不是无视差异、追求同一,而是在体认异质性的基础上调动共同体成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和而不同”中夯实育人实力。

三、聚焦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致力于消弭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各育人主体的界限意识,消解各育人主体不兼容的现实性,寻找各育人主体有机联合的可能性。在共同体的建构中,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是基本前提,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关键环节,搭建多样化交流合作平台是重要依托,完善共同体运行机制是重要保障。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

信仰作为人类特殊的精神存在方式,内嵌于人的心灵深处,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判断标准与价值选择;同时,信仰也外化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支配着人们的认知结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1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共同体成员共同的价值信仰。在现代性时代境遇下,经济领域的开放竞争外化在教育领域,形成多元的文化信仰景观,其中不乏一些错误思潮渗透,以一些教育工作者思想上西化、行为上逐利为具体表征,导致课堂话语不一致而常常引发观点抵牾和相互攻讦的现象,影响受教育者的认知判断,成为影响教育主体通力合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掣肘因素。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在育人工作中贯穿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形成稳固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强化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首先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作用。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党员干部的坚强意志、使命意识和爱国情感牢固同类工作人员的育人担当。同时,把加强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提上日程,根据不同群体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方式,有针对性地设置实施方案,紧抓落实。其次,增强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要分类分层进行。对思政教师而言,应当不断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经典中汲取养分,夯实理论功底,发挥思政课的引领作用;对其他教育工作者而言,应重视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育,规范其行为,使之契合课程思政的发展要求。再次,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交流会。在经验共享中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发挥360度大熔炉“合力育人”的作用。

共同的价值信仰是凝聚不同育人主体力量的精神纽带,促使共同体成员超越狭隘的个体意识,自觉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与传播者。在深化高校教育工作者价值共识的同时,能够有效克服以往因立场不同而导致的凝聚力不足、体制内疏离等问题。树立共同的价值信仰不是压制或排斥其他信仰,而是要让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澄清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困惑,在净化精神境界的过程中深化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进而将育人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教育工作者坚定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不仅赋予本职工作更深层次的价值内涵,还能提升高校育人主体的职业认同感与使命感,实现整个共同体成员“同频共振”。

(二)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科知识的整合,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支撑”[14]。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蕴含“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双重维度。即一方面强化知识传播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重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实现“课程”与“思政”的完美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起点和终点均指向育人,育人是其价值本位。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凭借清晰的育人导向,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延伸拓展到各门课程,促使各门课程在明确自身功能与定位的过程中挖掘潜在育人价值,形成一体化课程体系,发挥课程育人的整体联动效应,促进受教育者成长为全面型人才。

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要以课程为载体,将“课程育人”的目标共识内化到课程设置的各个环节之中,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促进思政课、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的交流与共通;其次,“要继续深化‘思政课程的改革,进一步厘清‘思政课程的功能与边界,为‘课程思政课程设置提供空间和要求”[15],依據不同课程特性,有针对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再次,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抽象出价值特性,践行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诸如,文科类的课程要富有人文关怀、理工科课程要注重科技伦理培育、农学类课程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三农”情怀、医学类课程要强化医德医风教育、艺术类课程要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等。

完整的课程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形成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思政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密切联系,利于深挖各个学科的育人价值,淡化狭隘的学科界限意识,化解学科分离的危机,有效促进其他各门课程的横向扩展与纵向精深,实现各门课程的交融与共栖。另一方面,课程实施的相关主体在日常课程交流中加强彼此间的协作与配合,反促高校育人局面完成从“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的升级,整体发挥高校各门课程育人功能,营造“思政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并进的良好氛围。

(三)搭建多样化合作交流平台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主体因缺乏话语沟通、资源共享的平台而难以形成齐抓共管、优势互补的教育局面。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推动教育主体加强合作,促进教育资源流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实力。所谓“合作”(Collaboration)是指一个或若干个主体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共同从事某项具体的工作,而“协作”(Cooperation)是指拥有不同目标的主体出于自身意愿发生一方帮助另一方的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中的教育工作者处于合作模式中,根本目的在于从不同的层面共享信息和资源,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努力。

高校教育工作者之间交流平台需要从不同层面建设。一是搭建高校教师协作平台。确立定期备课制度,深入开展关于课程思政的教育培训,组织各学科的教学团队,围绕得到课堂印证的优秀课程思政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研讨,促进思政课、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教师的知识共享,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应用水平。二是融合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优势。打造“互联网+课程思政”的交流平台,促进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全方位联通,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形成優质的教学生态。三是创设教学服务平台。协调管理系统、教务系统、科研系统、后勤系统的互通,将有形的物质环境资源与无形的管理评价资源相结合,突破资源流通的障碍,形成共生共建共享共融的育人格局。

多样化合作交流平台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形成的重要依托。不同类型的教育工作者在资源共享过程中完成从个体的“我”(I)到集体的“我们”(We)的角色转变,主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入育人工作全过程,实现多种要素的有机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作为教育工作者诉诸共同愿景的聚合体,依托多样化合作平台消除个人的自利性,缓和群体间的矛盾,提升教育主体间的融合力,以达到个人与整体利益的统一。

(四)完善共同体运行机制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运行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由校级、院级以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一体化建设的领导机制。在宏观上制订科学合理,精准有效的顶层设计;在微观上明确共同体成员的职责边界,绘制责任共享清单。其次,设计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细化共同体成员的考核指标,实现“硬指标”与“软指标”相结合,以评促建、评建结合,使各类育人主体落实课程思政的效果可督可查。针对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实行“一票否决制”,而对于在本职工作中创新育人方式,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予以特殊奖励,提升育人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水平。再次,依照不同类型的教育工作者,建立起互相信任、真诚对话、友好协作的联动机制,强化“全员育人、合力育人”的系统规划与整体推进。

从指导、考核、协作三个层面完善共同体运行机制,意在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内在生成逻辑和外在发展逻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由理念形态向实践转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明晰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克服课程思政理念下共同体建设职权不清、责任不实的潜在风险,继而从上到下实现个人和组织之间的有效联合。合理的考评机制,能调动高校各类育人主体的积极性,激发育人潜能,深化育人共识。贯通的协作机制,促进共同体成员间的“知识共享”“经验共享”“资源共享”,发挥共同体的整体机能,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高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内蕴整体育人、合力育人的思想,不仅在横向上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范围,而且在纵向上夯实了高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育人职责,有效促进教育资源要素的融会贯通。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作为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贯彻落实的尝试性探索,既需要在理论上深化研究,也需要在实践中推进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3]胡华,卢诚.新中国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演进与现代审视[J].理论导刊,2019(12):19.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1).

[5]舒志定.马克思对传统教育思想方式的批判[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85.

[6]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若干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

[7]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62.

[8]刘印房.基于协同学的“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路径[J].高教论坛,2019(4):15.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10]王华华,王延隆.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审思与超越[J].学术探索,2020(1):140.

[11][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55.

[12]朱益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育人模式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18.

[13]冯宏良.信仰、认同与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三个维度[J].教学与研究,2014(6):48.

[14]邱伟光.课程思政的價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1.

[15]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11.

(责任编辑:刘宇)

Fr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 Form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munity in Universities

ZHANG Hui, SHI Lu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17,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three-fold logic of history, theory,and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changed fr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which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a comm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comm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deal form centering 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fostering people”.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moves from independence and decentralization to an ideal form of cohesion and cooperation. It is political,systematic and divers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mun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to take the Marxist value recognition as the spiritual bond,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as the support, the diversified cooperation platform as the backing, and the perfect community operation mechanism as the guarantee,so as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 of all-staff education and joint education effect.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mm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浅谈独立学院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