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泥浆干化泥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中的应用研究

2021-06-03 06:17钱耀丽陈宁夏月辉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5期
关键词:蒸压砌块微观

钱耀丽,陈宁,夏月辉

(1.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2.上海市工业固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032)

0 引言

工程泥浆来源较广,包括各类建(构)筑物桩基础、基坑围护桩以及泥水盾构、管网暗挖等施工产生的废置和剩余泥浆等[1]。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每年工程泥浆产生量超500万t,处置方式以市内低洼处回填为主,但消纳能力有限,由此泥浆非法倾倒现象频发,造成河道污染、市政管道堵塞等问题。

工程泥浆脱水干化后,体积减少2/3,运输能耗降低明显,且泥浆脱水后的上清水可用于场地、车辆清洗,干化泥可用于土方填筑、建筑材料生产等。因此,工程泥浆脱水干化具有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工程泥浆添加适量絮凝剂使其絮凝成团,再通过机械压榨成干化泥外运[2],但因缺乏规模化的利用技术,干化泥以堆放为主,既占用大量土地,又造成资源闲置浪费。本项目在工程泥浆干化泥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干化泥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应用技术研究,为干化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1 试验

1.1 试验原料

(1)干化泥:取自上海某工程泥浆处理企业,烘干后用球磨机粉磨30 min。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内照射指数为0.2,外照射指数为0.5,符合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值》中建筑主体材料对放射性的指标要求。(2)水泥:海螺P·O42.5水泥,其化学成分见表1,物理力学性能见表2。(3)粉煤灰:上海宝田Ⅱ级灰,其化学成分见表1。(4)生石灰:市售,消化时间为11min,消化温度为80℃,其化学成分见表1。(5)石膏、铝粉、稳泡剂:上海某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企业提供。

表1 原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 %

表2 水泥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

1.2 试验方法

(1)试验室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方法

参考蒸压加气混凝土工厂生产工艺,在试验室设计干化泥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工艺流程:①将水泥、干化泥、生石灰、粉煤灰、石膏等干物料进行混合;②将铝粉膏、稳泡剂加入50℃水搅拌1min,形成铝膏悬浮液;③将干料加入铝膏悬浮液进行慢搅45s、快搅30s形成料浆;④将搅拌好的料浆快速倒入已预热的70.7mm×70.7mm×70.7mm模具中,经45℃烘箱覆膜静停养护4h后,切割去发气后高出的试件,脱模,放入蒸压釜进行蒸压养护(1.25MPa,升压2h+恒压6h+降压2h)。

(2)性能测试方法

料浆的流动度测试参照GB/T 17669.4—1999《建筑石膏净浆物理性能的测定》中建筑石膏流动度测试方法进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密度、抗压强度按照GB/T 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测试;利用扫描电镜进行微观结构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干化泥取代率对蒸压加气混凝土料浆用水量的影响

干化泥化学成分与粉煤灰较为接近,利用干化泥部分取代粉煤灰进行蒸压加气混凝土的试验研究,配合比设计见表3(其中铝膏按干物料的质量百分比称取)。控制料浆流动性为(220±10)mm,拌合水温度50℃,静停养护温度45℃。干化泥取代率为5%、25%时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发气状态如图1所示。

表3 干化泥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试验配合比

图1 干化泥用于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发气状态

从表3和图1可以看出,当干化泥取代率逐渐增加时,水料比逐渐增大;当干化泥取代粉煤灰的取代率达到25%时,坯体稠化较快,铝粉发气受到抑制,未形成良好的发气效果,使得制品的孔结构发气不良[3],将最终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密度产生影响。

2.2 干化泥取代率对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干化泥取代率对蒸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与抗压强度的影响如图2所示,蒸压后的加气混凝土试块如图3所示。

图2 干化泥取代率对蒸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与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3 蒸压后的加气混凝土制品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1)随着干化泥取代率的不断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干密度也随之增大;当干化泥取代率达到15%时,砌块的干密度达635 kg/m3,不符合GB/T 11968—200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中对于B06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要求,主要是因为干化泥与黏土类似,当取代率提高时,料浆的稠化较快,料浆内铝粉发气产生的氢气不能形成良好的孔隙结构。(2)随着干化泥取代率的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强度逐渐降低,当干化泥取代率达到15%时,经蒸压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发生开裂现象;当干化泥取代率达到25%时,蒸压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出现断裂。主要是因为掺干化泥的料浆极限剪切应变较大,且在蒸压降温过程中,毛细孔表面张力急剧增大,出现贯通裂缝,从而使砌块发生断裂。因此,建议干化泥取代粉煤灰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掺量不宜超过10%。

2.3 微观形貌分析

2.3.1 原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对粉煤灰和干化泥的微观形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干化泥和粉煤灰的微观形貌

从图4可见,尽管干化泥和粉煤灰的化学成分较相近,但在微观形貌上差异较大;干化泥微观结构呈板状结构,而粉煤灰颗粒大小不一、大部分为光滑球形,粉煤灰在料浆中同时具有填充和润滑的作用,能够改善体系的流动性,降低料浆的极限剪切应变,以获得良好的发气效果。

2.3.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微观形貌分析

选取掺10%干化泥和25%干化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微观形貌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微观形貌

从图5可见,掺10%干化泥蒸压加气混凝土与掺25%干化泥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差别较大,掺10%干化泥蒸压加气混凝土内部形成大量的水化产物(托勃莫来石和水石榴石),组成致密的网状结构,能同时提高砌块的强度和孔隙率;掺25%干化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内部空隙较少,孔隙率较低,水化产物数量少,宏观上表现为干密度大、强度低,难以达到GB/T11968—2006对A3.5、B06级砌块的要求。

3 结论

(1)随着干化泥取代粉煤灰比例的增大,蒸压加气砌块料浆用水量增加,坯体稠化较快,导致制品发气不良,最终影响其干密度与抗压强度。

(2)随着干化泥取代率的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密度提高、抗压强度降低;要使开发的干化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干密度和抗压强度符合GB/T 11968—2006对A3.5、B06级砌块的要求,干化泥取代粉煤灰比例建议不超过10%。

(3)干化泥虽然与粉煤灰化学成分相近,但其微观形貌差别较大,干化泥的微观结构呈板状结构,粉煤灰的微观结构以光滑球形为主;干化泥少量(≤10%)取代粉煤灰制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内部水化产物较多,结构较致密。

猜你喜欢
蒸压砌块微观
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研读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工程质量技术分析
蒸压改性磷石膏作为水泥缓凝剂的研究
LZ型混合纤维聚苯颗粒再生保温混凝土砌块设计研究*
一台蒸压釜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思考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太阳能养护法
微观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