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电合一和多维融合的“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优化

2021-06-05 01:36刘明敏江诗宏
水电与新能源 2021年5期
关键词:溪洛渡调控一体化值班员

刘明敏,江诗宏

(长江电力溪洛渡水力发电厂,云南 昭通 657300)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于2007年12月确定了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电站调度管理采用“水库统一调度、电力分区控制”的管理模式。2009年5月,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制定了《溪洛渡、向家坝电站电力生产管理方案》,确立了溪洛渡-向家坝梯级电站采取“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和“水电合一”值班方式,2012年10月正式实施以来成效显著[1]。为适应公司发展和“城市+现场”办公模式的推行,2016年开始继续在原有基础上优化“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推行调控同台,实现调度、通信、监控、信息等的高度集中,推进“智慧”电站建设,促进流域梯级电站在人员、业务和管理各个环节的多维融合,积极探索地下厂房“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率和设备管理水平。

1 “调控一体化”前期成果及优化必要性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从长期战略发展出发,为实现对已建、在建和规划开发项目的统一调度管理,充分发挥流域梯级水利枢纽防洪、发电以及航运等方面的综合效益,2006年开始研究巨型电站群的运行管理模式,并于2007年12月确定了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电站调度管理采用“水库统一调度、电力分区控制”的管理模式。

2008年,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工作。2009年5月,研究制定了《溪洛渡、向家坝电站电力生产管理方案》,确立了溪洛渡-向家坝梯级电站(以下简称:梯级电站)采取“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和“水电合一”值班方式,并于2012年10月正式实施。

2012年,梯级电站投产以来,“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果:“调控一体化”配套的生产技术体系搭建完成;“水电合一”的调控运行值班方式得到实践检验;“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经受了梯级电站初期运行的考验。但面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溪洛渡、向家坝电厂两地办公模式的新需求,以及未来乌东德、白鹤滩电站和昆明调控中心生产管理模式的探索,在前期实践基础上,需对“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明确调度关系和职责,创建长效协调机制,提升工作效率和设备管理水平。

2 “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优化主要方向和内容

2.1 明确调度关系,确立优化原则和目标

在现有“调控一体化”基础上,继续坚持“水库调度统一、电力调度分区”的管理原则(“水库调度统一”是指金沙江梯级和三峡梯级位于同一河流,存在着天然的水力联系,在统一调度管理模式下,可以进一步充分发挥各梯级枢纽兴利与防洪综合效益;“电力调度分区”是指按电站地域位置设置梯调分中心对所属地区的电站进行调度运行控制),三峡梯调通信成都调控中心负责接受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电网、南网总调的调度指令,并下发至电厂;电厂负责电力生产的监视、控制,接受和执行成都调控中心下发的调度指令[2-3]。

2.1.1 水库调度关系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是三峡梯调通信中心的上级防汛调度机构,三峡梯调通信中心统一对外接受调度指令,下设成都调控中心是溪洛渡、向家坝枢纽水库运行调度和业务协调机构,应急情况下,直接接受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的调度指令[4]。水库调度关系如图1。

图1 水库调度关系示意图

2.1.2 电力调度关系

国调中心和南网总调是成都调控中心的上级电力调度机构。成都调控中心对外统一接受上级调度机构的调度指令,对内统一调度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应急情况下国调可以直接调度到向家坝电站和溪洛渡左岸电站,南网总调可以直接调度到溪洛渡右岸电站。电力调度关系如图2。

图2 电力调度关系示意图

2.1.3 优化原则和目标

在现有“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基础上,溪洛渡电厂和向家坝电厂运行人员融入到成都调控中心,将2个电厂的远方中央控制室设置于调控中心调度大厅,实现同台值班以及电厂直接监视与控制。成都调控中心值班主任(以下简称调控值班主任)全面负责当班期间梯级电站调度运行管理及沟通联系;调控中心的电厂值班人员(以下简称调控值班员(电厂))负责电站运行实时监控,完成电站的监视、操作及事故处理等工作;电厂具备资质的值班人员通过定期轮换,提高调控值班人员对现场设备熟悉程度和应急管理水平;各电厂现场运行值班人员在调控值班员(电厂)的调度下,完成现场设备运行管理。

以此为原则,夯实电站安全运行管理基础,打造金沙江区域调度运行业务两地办公平台,促进流域梯级电站在人员、业务和管理各个环节的多维融合,全面实现一体化的调控运行模式。

2.2 创新形式,拓宽手段,促进多维融合

2.2.1 管理理念的融合

电厂与调控中心的同台值班,也是不同管理理念的冲击和碰撞,以此为契机,通过对现行调度运行管理模式的分析,将不同的管理理念深度融合,结合“城市+现地”两地办公模式的要求,创新提出“调度+全监控”理念。

所谓调度即是指调控值班主任统一负责梯级水库调度及梯级电站电力生产调度;调控值班人员接受调控值班主任指令,完成梯级电站各项调度运行业务;调控值班员(电厂)负责电站厂用电、公用等系统的生产调度,负责接收、执行上级调度或调控值班主任指令、现场应急响应、事故处理及汇报等工作。

而全监控即调控值班员(电厂)负责梯级电站机电设备的全监视、以及所有接入远方的控制操作;现场人员负责远方操作现场检查及配合。

将调度运行业务集中到成都调度大厅,由调控值班主任统一调度,实现“横向一体化”;在行政关系上,调控值班员(电厂)负责各自电厂的日常管理工作,合理调配现地、成都两地值班人员,实现“纵向一体化”;“调度+全监控”模式下成都调度大厅集中体现了调度与电厂中控室的功能,将目前由成都调控中心承担的监视、控制职责转变为电厂承担,分工更加清晰,流程更加高效,全面体现“调控一体化”思想[5]。

2.2.2 人员及业务流程的融合

多站同台值班促进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人员及业务的冲击,需要进行人员整合以及业务流程梳理。首先确定同台值班人员的业务资质以及职责:成都调度大厅调控值班人员由同台各方确定。调度值班人员应具备监控操作和独立监屏的能力,通过成都调控中心组织的业务技能考试并下文明确资质。调控值班主任全面负责梯级电站水库调度及电力调度工作;负责梯级水库经济优化调度、防洪调度,负责接受、下达梯级水库调度和电力调度指令;事故情况下,调控值班主任负责与上级调度联系及汇报,统一指挥事故处理工作。调控值班员(电厂)负责电站的监视、操作、控制,接受调控值班主任的指令进行机组、泄洪设施、设备倒闸操作;负责电厂现地值班人员的生产调度及管理;事故处理时,按照上级调度或调控值班主任指令,将故障设备隔离,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负责电站侧联系及汇报,指挥、协调有关部门及人员进行事故处理及分析。

其次规定调度指令执行的具体流程:调控值班主任下达调度业务指令至调控值班员(电厂),并由调控值班员(电厂)组织实施并完成调度业务。同时确定事故处理时的职责分工:由调控值班主任向上级调度联系汇报,指挥完成故障设备隔离、闸门实时操作、发电计划调整及信息报送等工作;调控值班员(电厂)向电厂领导汇报,指挥、协调有关部门及人员进行现场事故处理及分析。

通过调控双方同台办公业务流程优化,力求运行人员和调度人员更为深入了解相互业务,更为精炼准确下达调度指令,增强双方协同合作能力,避免紧急情况下成都调控中心在电网调度和电厂之间反复传递信息的情形,杜绝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甚至遗漏现象。

2.3 进一步提升专业化管理,建设“智慧”电站

1)调管设备的检修管理。调管设备在“调控一体化”模式中地位显著,调管设备的检修管理尤其重要,在原有“调控一体化”基础上,明确梯级电站、成都调控中心属于上级调度管辖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计划检修和临时检修,由成都调控中心统一向上级调度提交检修申请,经上级调度批准后方可执行;梯级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计划检修和临时检修,由电厂向成都调控中心提交检修申请。电网调度管辖的调度自动化设备,检修工作开始前,检修工作完毕设备恢复运行后,电厂或成都调控中心自动化人员及时向电厂或调控值班员及国调或南网总调自动化值班员汇报。

2)设备全面升级改造。为零阵痛适应管理模式优化,并进一步推行“智慧”电站建设,提升电站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溪洛渡电厂全面进行了设备升级改造:对电站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优化了语音报警功能,实现了对现地所有机电设备的可靠监视和控制;对电站趋势分析与在线监测系统功能进行了升级,自动生成分析报表等功能相继投运并应用于设备诊断分析;新增了设备自动轮换控制流程,减少手动进行设备轮换试验工作量;升级了工业电视,初步实现在远方通过工业电视对现地重点设备进行巡视;建设了厂房水浸及防水淹预警系统,大大降低水淹厂房等重大风险。

2.4 打破传统,探索运管新模式

“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化,将电厂中控室功能向城市集中以及电厂部分人员实现城市办公,这就为电厂积极探索运行管理新模式带来了契机。

溪洛渡电厂结合该契机,深入研究人力资源整合,探寻运管方式与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契合点,创新提出地下厂房“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管理模式,减少夜班值守人员,针对不同时段、不同值守点的特点调配优势兵力,突破偏远地区水电站运行人员现场值守模式以及运行人员白夜班工作量不均衡、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的传统倒班方式,实现了运行人员城市化办公,使得运行人员精神更加饱满,工作更加高效,现场安全生产更有保障。

3 结 语

“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优化以来,在梯级电站运用效果显著:信息沟通更便捷、更高效;运行管理更清晰、更可靠;人员配置更优化、更精干;机电设备更先进、更智能。在未来溪洛渡等梯级电站智能化进程中,“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还将持续优化,为水电站安全稳定高效智能运行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溪洛渡调控一体化值班员
溪洛渡电站工区泥石流区域特征参数计算
试析如何提高变电站值班员的倒闸操作规范性
浅谈溪洛渡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规划特点
三位一体提高调控人员事故处理能力的研究
浅谈智能电网的调控一体化发展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监控操作的防误技术
值班员的猴儿子
在施工中培养施工企业的人才
完善变电站值班员的倒闸操作规范性探讨
溪洛渡前期工程物资供应条件调查及保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