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终点的列车

2021-06-06 11:59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校高一黄艾玲
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鸭子城市化外公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校高一(2)班 黄艾玲

当我们真正热爱这世界时,我们才真正生活在这世上……

——题记

高楼林立,“天网”密布,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振兴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城市,留下的大都是对农村有了感情的老人们。

最近,由于属于危房,我们老家面临拆迁的问题,但拆了会搭建新房。外公说:“以后我们这儿就和你们小区一样了。”他充满自豪,嘴上挂着笑,“以后你们都回来过年,我们多修几间。”部分老人也为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得意。

临拆迁前,妈妈开车回来,说想再看看,我也看看,不止看看。我搭上了一趟名叫回忆的列车。

第一站,自然是家。房屋墙壁上已是长短不一的裂缝,抬头即房梁与瓦片。眼神下晃,衣柜上那个白色的盒子,是外公自己用亚克力拼成的,上面有些模糊的字迹:“2010年5月××日,以后每周只用5块钱,不能超过5块钱;如果超过了,就要挨打。”原来是我小时候的承诺,这歪歪扭扭的字,幼稚的语气,令我不禁发笑。再看衣柜门上有一朵玫瑰花,那是妈妈小时候画的;还有床上方挂的风铃,也是妈妈的杰作——没想到妈妈那双老茧横生的手,曾经也如此灵巧。我把这些拍了下来,不只留存于脑海。

舅公家、姑婆家和一个祠堂排成一排,祠堂里,两边堆满了茅草,这一站我记忆犹新!我和两个伙伴一起爬上右边的茅草堆,从夹缝中勇攀姑婆家的楼顶。那个时候不考虑什么危险、脏,只有小孩的天真,觉得有趣得很。有个装杂物的房子和幺姑的房子间距离不大,我们喜欢从一个楼顶跳到另一个楼顶上。从幺姑家的楼梯下来时,她那副和悦又惊恐的表情让人至今难忘。这个真是原生的刺激,大人们的心都悬吊着。

下一站,是外面的大坝。回来的车都停在那儿,过来的路有些窄,不能并排行两辆车。路两边是河塘,这又将我拉入那个困窘的画面,一个小孩在前面哭着跑,一群鸭子在后面叫着追。我竟被矮我几截的鸭子吓破胆,这场景真是让人好气又好笑。

吃过晚饭,我和妈妈,还有她的妈妈,沿着这条水泥路行走,三代人聚齐,列车再次启动!“变了,都变了。”外婆发出感叹,“那个时候哪儿有这么好的路哟!”妈妈说,她每次都要走好几公里的路去上学,天黑了还得自己回家。我不敢想仅有月光相伴的路是什么样的,心情又如何?回家路上,我又走过这条大道,水泥路面下,有妈妈起早上学、摸黑回家的脚印,它们将永远封存在地底,也留存在我们心中……

大人总说我们这代人很幸福,我幻想如果我能回到那个时候,也想抓蛐蛐儿、萤火虫,跳皮筋,我喜欢看夏天夜空的星星。那样的乐趣,与手机带来的大不相同吧?但我不一定能像妈妈一样,吃那时候的苦,我不敢一个人走夜路,也不愿走几公里的泥巴路。生活越来越好了,可是能感受到的却越来越少。

由于没有地方住,外公外婆同我们一道回去。临走之际,外公伫立须臾,余晖打在他的脸上,他刚开始的自豪没了,而是红了眼,叹道:“过去了,过去了……”

这趟列车没有终点,但所经之处都留下了印迹!

创作心得:

城市化的推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得更好,生活质量也进一步提高。但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生活的日益充盈使人们渐渐淡忘了曾经的美好。也许那时的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便捷,也没有这么智能,但那个时代,有着独一份的恬静,看鸭子戏水,望漫天繁星,听鸡叫蝉鸣,用心感受泥土的清香。那美丽的乡村是我们成长的家园,那浓浓的乡情是滋养我们精神的沃土,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无论我们年纪几何,都需要铭记人生列车的起点。

老师点评:

本文选材紧贴时代脉搏,用自身经历和感受形象地反映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再现了融入都市文明与留恋乡土生活的情愫在不同代际人之间的内心最真实的困顿。作者把内心的隐秘通过平民的视角展现以小见大,反映了乡村的变迁带给人们内心深切的渴求。文章虽然语言朴实,不事雕琢,但很能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

(田茂华)

猜你喜欢
鸭子城市化外公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我的外公
外公做的门
鸭子
一头鸭子
外公的呼噜
为什么鸭子能浮在水上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