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阳戏文化生态变迁研究

2021-06-06 22:55刘阳琼
艺术评鉴 2021年5期
关键词:傩戏湘西文化

摘要:湘西阳戏2007年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名录,是本地区重要的艺术文化符号。通过对湘西阳戏的发源、发展,以及目前的最新动态进行分析和阐述,对湘西阳戏的文化生态变迁做一个简要研究。

关键词:湘西阳戏  文化生态

一、湘西阳戏的文化生态现状

文化生态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方社会提出并进行研究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人斯图尔特在其著述的《文化变迁论》中首次提出,并由此逐渐形成了文化生态理论学。斯图尔特认为物质、资源、社会组织形式对于文化生态的形成和变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湘西阳戏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产物,自然而然的其产生、发展也时时刻刻受到诸多社会、自然、经济因素的影响,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交互的产物。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湘西人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有着较以前更高层次的追求,但是对于阳戏来说,湘西人民始终对其充满了感情。每到节假日,街头巷尾总是少不了阳戏表演的踪迹,而当地人也乐于给阳戏这一湘西的传统戏曲捧场和支持,这就是阳戏在当地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及其本身散发出的强大文化感召力和艺术魅力。阳戏自清朝形成之后,已经走过了超过二百年的历史。在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阳戏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阳戏从表演机制、表演技术、表演内容等方面已经与传统的阳戏有了较为明显的区别。传统阳戏自农村形成向城市渗透,顶着草台戏的名号,演员多没有经过正规专业训练,由农民在农闲时自行组织、搭台演出,专业以此为生的戏团班社较少,也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演出风格和样式模板。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湘西地区普遍对阳戏艺术成立了相应的专业剧团,开始正规培养阳戏演职人员。基于这种培养方式,阳戏的发展方向开始有所创新和突破,跳出了传统阳戏的小剧思路,以社会主义革命为主题创作了大量新式阳戏剧本。同时又融合了其他剧种的优点,创造了大量符合新中国精神文化面貌的曲牌。

二、湘西阳戏的产生

(一)外来艺术形式的影响

湘西地区自古以来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历史上各朝统治者对于湘西地区的统治力量都较为薄弱,当地统治者自制导致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清朝时期政府加强了对于相关地区的控制,采取了改土归流等措施,引导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族裔与汉族人开展各类接触与交流。先进的社会组织形态、经济生产方式与技术手段开始逐渐流入湘西地区,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交通枢纽位置的地区开始逐渐成为重要的市镇,经济社会生活逐渐繁荣起来。城镇的繁荣吸引了大量汉族富豪与官商进入这里并开始生产生活,同时带来了汉族的生活习惯和艺术,很多管理者甚至将汉族的戏班等带入了湘西地区,引领和带动了湘西地区文化的兴起和繁盛。清朝中叶,伴随着汉族逐渐进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活动,与当地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趋深入和广泛。汉族传统的戏剧形式开始与西南地区的戏剧进行融合,进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小戏种。湘西阳戏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二)受当地傩戏的影响

阳戏是由当地的花灯歌舞戏发轫而来,在最终定型的过程中,深受湘西地区宗教傩戏的影响。湘西地区的傩戏源于当地少数民族祭祀满足诉求的仪式之中,湘西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当地宗教巫风较为风行。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宗教行为影响,其中就包括舞蹈。傩戏与地方的小戏不断地融合发展,不同的戏种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最终融合,在湘西地区形成了多种舞蹈共同发展的景象。

所谓阳戏,是与阴戏、傩戏有所区分的。阳戏与阴戏同属祭祀和红白喜事过程中还愿的仪式。阴戏戏台搭在主家内堂,只有宗室宗亲能够观看,而阳戏搭在门前,由当地的戏班上演本土戏剧,邀请相邻观看。从归属上来看,阳戏是阴戏的附属产物,是阴戏的延伸。同一个仪式中,阴戏主内,阳戏主外,有着不同的表演空间,而在展示的对象方面,阴戏是敬神,阳戏是取悦人。表演的目的和本质有所不同。傩戏与阳戏在表演上也具有明显差别:傩戏始终依附于傩仪活动而存在。虽然在角色和行当划分上显露出戏曲化的雏形,但傩戏的终极目的依然是为祭祀活动服务的,不会追求更多自身艺术性的进化独立。而阳戏摆脱了祭祀活动成分,逐渐吸收各地方戏的优点,最终向独立戏曲形式的方向发展。傩戏的表演一般都有巫师佩戴专门的面具,通过面具的不同形象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傩戏的唱腔方面,傩戏通常没有固定的曲调,在旋律方面也不讲究华丽与优雅,傩戏重在叙事,也不需要使用大量的配乐和伴奏,多采用农村传统的锣鼓来搭配。阳戏的表演形式与傩戏存在较大的区别,从装饰上,阳戏表演人员需要进行专门的化妆,通过妆容来区分人物形象。在旋律上,阳戏发展到后期逐渐开始追求优美的旋律,节奏与韵律也逐渐复杂,而在配乐和伴奏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优化,能够给人以精神层面的愉悦。至此,阳戏正式从傩戏中独立出来,开始作为一种新的曲艺形式活跃在湘西大地上。

三、湘西阳戏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發展与兴盛

在阳戏诞生初期,还没有形成专业的阳戏表演艺人和队伍,普遍为农民自发组织和表演,一般为农闲时期农民的自我娱乐,这一阶段无论从艺术表演形式上还是组织形式上都较为粗放和简单。初期的阳戏艺人不需要复杂的辅助道具,表演人员通常只需要随身携带简单的乐器和服装,也不需要搭设专门的表演戏台,在乡村祠堂、门前大院甚至晒粮广场都可以进行表演,这也是湘西阳戏在诞生初期被称作草台班子的由来。这种艺术形式在初期与汉文化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城镇中的富绅一般习惯于汉族已经发育成熟的戏剧形式,不屑于阳戏的粗鄙简陋。阳戏初期在城市的发展较为艰难,对于城市人们生活的影响极为有限。但伴随阳戏在喜剧表演形式、组织结构方面的进步,其艺术形象逐渐正规、艺术格调不断提升,逐渐开始产生一批有影响力、深受当地居民欢迎的阳戏表演艺术家和班台。阳戏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演形式开始得到湘西地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普遍欢迎,阳戏以其贴近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的特点,深受居民的认可与喜爱。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湘西地区的傩戏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走向正规、专业的发展道路。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当地开始出现专业的阳戏剧团。剧团的人员初期为社会上表演阳戏的民间艺人为主,他们负责教授新入职的演员进行阳戏表演技巧的学习,编排舞蹈以及组织演出。剧团的学生来源较传统的阳戏班子更加正规,部分有表演专业技能的演员转型从事阳戏表演。在这个发展阶段,阳戏获得了解放前无法企及的发展成果与发展高度,阳戏剧团作为阳戏的主要传承机构,成为推动阳戏发展的生力军。而分散在民间的阳戏剧团,其发展脉络和模式基本上与解放前差异不大,主要承担民间婚丧嫁娶等庆祝和典礼,与民生、民俗高度融合在一起。

在60—70年代,受到”文革”破旧立新等政策的影响,阳戏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挤压,阳戏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破坏,民间的阳戏自发团体基本被取缔殆尽,专业的阳戏社团也受到大环境影响,艺术创新基本停滞不前。阳戏艺术在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一个阶段的小低谷,艺术的传承出现了一个可见的断层。

80年代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社会开始进入经济、文化、政治快速恢复和发展的阶段,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经济文化生活的追求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此时阳戏文化受到”文革”时期的影响,且于日益加速的现代经济生活不相适应,在很长时间内没能恢复到原本的发展高度,原有的阳戏剧团生存艰辛,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很多剧团面临解散的困境,极少数的阳戏社团依附企业,或者直接走市场运作思路,生存发展的道路走得尤为艰辛。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文化、推动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复苏开始成为社会共识,阳戏的发展才迎来了再一次的高潮。

(三)湘西阳戏文化生态发展的新动态

湘西地区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山川众多,适合耕种的土地较少且分散,不适合开展大规模农业种植。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地区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了矿产业与旅游业,经济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两项支柱产业中,矿产业发展限制条件较多,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但从长远角度来说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也会对另一项支柱产业——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自21世纪以来,湘西地区紧抓旅游业这一核心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湘西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众多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逐渐使旅游业成为湘西地区的主导和支柱产业。国家旅游局以及相关科学地理研究部门对旅游资源进行了正式的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据统计,目前旅游业在湘西地区GDP占比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二十。

近年来,湘西旅游业的发展开始逐渐从优美的自然风光转向通过湘西地区独特的历史人文、民俗文化来吸引游客。旅游经营者通过开发、营销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介區域文化,从中获取效益。2007年,湘西阳戏被列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成为湘西地区特色文化的名片和招牌。由于阳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且其表演形式外放、观赏价值较高,能够较好地满足游客猎奇、体验的需求。阳戏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传统的阳戏班台得以重建、阳戏历史建筑和众多老戏台得到了修缮和复建,当地的文化主管部门也将改进后的阳戏纳入精品旅游线路之中。

阳戏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人们展现的是阳戏作为一个历史承载物所记录的湘西的历史、人文,当地人民的乐观生活状态、独特的艺术审美,是湘西地区人民群众的共同历史记忆。这种集体性的历史记忆对于旅游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在这种大环境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湘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高度融合与汇聚,对非遗项目保护的手段主要集中在建立专门机构、经济支持、专家参与、结合旅游地特点进行宣传几个方面,以文化遗产推动旅游产业的提升;旅游产业的提升所产生的收益又会反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加强阳戏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保护和生存,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提升知名度,使其焕发新生,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各方努力下,时隔多年后,沉寂于民间角落的阳戏再次受到国家机构的重视,慢慢重回历史舞台。湘西阳戏是湘西民间文化的珍贵宝藏,它承载了整个湘西地区人民群众的历史文化记忆,也是当地人民群众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的地区竞争,不仅集中在经济层面,最终会演化为文化的竞争。只有提升文化竞争力,增强湘西地区的文化自信,不断加强对于湘西阳戏文化的研究,挖掘出更多具有艺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使湘西阳戏在与邻近地区的戏剧形式的竞争中占据强势位置,避免阳戏文化被同化、被削弱。

四、结语

湘西文化生态变迁充分体现了湘西人民的生活生产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与相互作用。湘西各少数民族独特各异的文化具有层次丰富的背景环境,经过历史的积淀,目前湘西阳戏的文化生态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新农村、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化产业价值的大环境下,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政策,重视民意,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人翁精神,管理行政部门、学术界与民间结合,共同努力,达到自觉、自发的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状态。齐抓共管,狠抓生态建设,重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挖掘民族民间生态文化智慧,通过生态重建把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社区或群体之中。

参考文献:

[1]罗卉.湘西阳戏的探源及艺术特征[J].大舞台,2011(08):41-42.

[2]刘阳琼.湘西南路阳戏与北路阳戏的源流比较研究[J].艺术评鉴,2019(17):149-151+178.

[3]刘阳琼.社会变迁中的湘西南路阳戏的传承与保护[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115-117.

[4]陈廷亮.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刘阳琼.基于经济新常态的视角看湘西南路阳戏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7(12):26+28.

[6]刘阳琼.湘西南路阳戏的文化传承与产业化开发[J].大众文艺,2017(10):272-273.

猜你喜欢
傩戏湘西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一桥飞架
傩戏:藏在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
杨云霞:傩戏面具雕刻师
如何把拉班舞谱运用到黔北仡佬族傩戏中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谁远谁近?
小天使研学旅行之湘西助学夏令营(下)
湘西大剧院 艺华斋 日月坊装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