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治理研究

2021-06-06 09:01陈家建
社会科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县域维度架构

陈家建

〔主持人语〕在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县域具有关键意义。从传统到当代,县域都是最基层的完整治理单元,连接着行政体系与地方社会。近年来,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等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县域的研究。无论是经验调查,还是理论分析,县域治理都成为关键的学科增长点。

然而,县域治理也在挑战着传统的学科研究方式。县域之下,经验现象相对直观,大量研究都可以采用“朴素经验主义”的方式开展。比如,学界所常见的村治研究、乡镇研究,都能够借助“草根式”调查开展,其研究路径总体而直接。但进入县域治理层面,研究对象的内在维度大为复杂化。在县级,科层组织结构庞杂,治理任务复杂多样,运行机制也不一而足。在此情形下,无论是经验调查,还是理论分析,都难以直观展开,需要借助研究方法与分析范式的建构,才能更好地把握县域治理的内在机理。

面对这种挑战,一种相对简要,也行之有效的路径是将县域研究主题化。主题化,是指暂不追求对县域全面的把握,而是切入具体的问题领域中。基于县域的治理维度,主题化的进入方式应该在治理架构、治理机制、治理任务等方面展开。其中,治理架构就是认识县域的基础。出于这方面考虑,我们组织开展了县域治理的专题研究,而且首先进行对县域治理架构的主题化分析。本专题的三篇论文,从不同侧面讨論了当前县域治理的组织运行方式。《不完全编制与有效治理:基层治理中的政府雇员及其作用——基于A区的调查》关注到了区县级政府人员构成的多样性,讨论了组织原则与地方特征之间的张力;《县域治理中的协调型部门——对D县发改局的个案研究》以县发改局为研究对象,从协调部门的角度理解县域治理的整合体系;《项目理政:县域治理激励机制的视角》一文聚焦于县域中的组织激励,揭示了项目作为一种竞争性资源分配所具有的动员效应。总之,三篇论文观察的侧面不同,但都是从一个具体主题理解县域的治理体系;而且所观察的地域不同,也形成了对比研究的价值,能够铺展出一些学术对话。采用这样的研究路径,是希望能够对县域治理的问题进行有深度的探讨,而非泛泛而谈,空发议论。跬步至千里,细流成江海,只有扎实的研究,才能打开县域治理的研究空间,也才能让县域治理具有学术生命力。

猜你喜欢
县域维度架构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企业架构的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