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幼儿园、星洲书报社点亮新加坡的文教之光

2021-06-08 12:33余经仁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女校牧师孙中山

余经仁

新加坡本地历史最悠久的幼儿园——星洲幼儿园(以下简称星幼),2021年庆祝创校100周年纪念。这家幼儿园由中华教会长老会属下的禧年堂创办,礼拜堂兴学办校百年,引人注目。而禧年堂早在19世纪末建堂以来,就关注本土的文化教育,致力于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为新加坡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创立星洲幼儿园

1920年,从中国湖北南来新加坡当教师的徐东藩,发现这里并不重视幼儿园教育,于是极力游说教会创立幼儿园,结果获得教会认同,随后禧年堂投入了兴校的忙碌工作中。

创校期间,徐东藩负责起草宣言,连同郑聘廷牧师、陈令典牧师等人,四处寻找赞助人筹募款项,1921年星幼成立。环顾当时,新加坡还未有任何幼儿园,星幼因此顺理成章成为新加坡的第一所幼儿园。

禧年堂成立幼儿园的最大意义,是后来也带动其他学府纷纷设立幼儿园,包括崇福女校幼儿园(1932)、南洋幼儿园(1934)与建国幼儿园(1938年),使得新加坡打开幼儿教育的风气,拥有完整的教育体系。

幼儿园深受家长欢迎,星幼原有的一个平房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使得礼拜堂决定扩建校舍。后来经费与场地不足,多亏阁约翰牧师呈函给当时的政府,最终不但获得政府拨地,还承担一半的建造费让礼拜堂顺利建成,新校舍在1925年落成,就位于礼拜堂邻近的道拉实街(Tras St)。

由于新校舍场地宽敞,促使禧年堂又增设小学部,让在幼儿园修读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升上小学。

根据1949年的统计,星幼总校的学生数目多达1600多人,连同设在欧南路新盖的礼拜堂分校则有2000多人,是当时规模宏大的学校。不过,小学部在20世纪70年代末,因招收人数日渐较少而关闭了,但是幼儿园仍然保留。

星幼目前仍附属在禧年堂内,而禧年堂则坐落在欧南路。

开创星洲书报社

1897年,新加坡长老会改聘郑聘廷牧师前来新加坡主持教会,他初来时住進翠兰亭的礼拜堂内,天天目睹东方学校的学生进出,了解民众具有高度的求知欲望。他也发现,当地民众基本上都是文盲,因此想方设法,要为民众提供学习与进修的机会。

1902年,他在克罗士街38号物色到地点,开创了一家书报社——星洲书报社。它类似今天的图书馆,提供大量的书报杂志给民众阅读,从中学习新知、了解时事,打开民智。

1905年初,长老会在丹戎巴葛路扩建的礼拜堂落成,礼拜堂楼高两层,楼下是崇拜大殿,楼上是按照教会传统保留为牧师的起居处。不过,郑牧师把大部分的场地腾出来作为书报社新址,以便有更大的空间来收置书报刊物,容纳更多人前来学习,或者用作其他文化交流学习活动,例如开办讲座等等。

孙中山参观星洲书报社

郑牧师果然高瞻远瞩,他结识的一班好友——同盟会的会员,后来就借这个场地聚会办讲座,吸引许多市民前来听讲,了解时事进展,特别是当时正值中国政治风云变幻,人民陆续起义,筹谋推翻腐朽的清政府,因此吸引广大市民前来听讲。

郑牧师夫人黄碧玉在1955年禧年堂庆祝建堂50周年出版的纪念刊中,就有一篇《50年来话沧桑》的文章,回忆当时讲座的情景:

每礼拜一,同盟会在书报社开会,请社会名流演讲,赴会的人有两三百,挤得楼梯口都是。我与孩子们倒茶倒水,忙得不亦乐乎……

郑牧师育有七男二女,他在1944年辞世,享年72岁。郑师母则在1957年安息,高寿90岁。

1905年秋,这个书报社更迎来一名特别贵客——同盟会最高领袖孙中山,当时,他在张永福、林义顺、陈楚楠等新加坡同盟会领袖的陪同下到访。孙中山参观后,对这样书报社的概念十分赏识,并叮嘱新加坡的领导善用这样的组织,培养革命领袖,同时也协助传播革命思想。

礼拜堂长老杨惠平在纪念刊中的《本会史略》一文中,也记载书报社受欢迎的情景:

“此后,中国国内的革命领袖如胡展堂、张继、居正、田桐等,南来鼓励革命,必莅会演讲,冠盖往来,一时称盛。”

书报社的概念很快也传开,除了新加坡的同德、公益和开明等书报社外,印度尼西亚、马来亚、缅甸各大城市,都纷纷仿效成立,数目一共有150家之多。它最终演变成中国海外的革命势力,对后来孙中山成功推翻清朝政府,起着极大的功用。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对星洲书报社颁发“优等旌义状”,以表扬郑牧师的贡献。

孙中山多次入境停留新加坡时,观察到新加坡女子普遍缺乏接受教育的机会,于是倡议建设女校。之后,作为孙中山的忠诚追随者,郑牧师与另一名牧师陈令典等人积极参与创校工作,最终创立本地第一所女校——中华女校,时为1911年9月15日。学校成立后不到一个月,中国也传来好消息,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成功,清朝最终覆灭。

猜你喜欢
女校牧师孙中山
谁是真牧师
孙中山的绰号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为每一名女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因性施教,构建“完整的人”
孙中山彰显气度
英式淑女是如何炼成的
阅读理解Ⅰ
女院长的密语
牧师与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