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的几大关系

2021-06-08 08:14王寿林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

[摘 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目标方向和行动指南。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要坚持立足国内与放眼全球相统一、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补齐短板与强化弱项相统一、城乡建设与区域发展相统一、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加快发展与保障安全相统一,有效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1)01-0032-08

[收稿日期]2020-11-25

[作者简介]王寿林(1955—),男,辽宁大连人,博士,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政治制度、法律制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措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在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把握对象的系统性质和运动规律,以便达到最佳处理问题的目的,有效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立足国内与放眼全球相统一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外部世界的发展孤立地进行,而外部世界的发展必然会对一个国家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起来,妥善处理中国同国际社会的关系,才能有效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1]。其实质是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充分考虑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既立足于国内发展,促进沿海沿边内陆开放优势互补,又善于从外部环境变化中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努力把中国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水平。

强大的国内市场,是推动经济持久稳定增长的内在动力,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条件和关键所在。经验表明,要保持经济持久稳定增长,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使经济发展植根于国内市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在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中稳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加之日益完备的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习近平指出:“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2]形成国内大循环,就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中国拥有14亿人口规模和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消费需求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充分释放这一巨大的市场优势,需要构建与国内市场规模和需求结构相匹配的供给体系,促进消费扩容提质。通过全面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有效保障国内市场供给;通过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加强消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城乡融合消费网络;通过稳定和增加居民收入、激发重点群体消费动能,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通过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消费环境。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深入挖掘国内市场供给与需求潜力,促进国内市场不断发展壮大。[3]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科学应对国内国际环境变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建立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资、生产、服务网络,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从中获取更多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場、人才和机遇,是实现中国经济从国内循环走向国内与国外双循环的内在要求。从世界历史看,不少大国崛起的共同特征,就是善于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扩大生产边界和消费边界。中国文化资源厚重,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市场资源潜力巨大,但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战略资源比较缺乏,技术资源处于劣势,人力资源层次不高,市场资源有待拓展。因此,不仅要充分发挥国内资源的优势,而且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创新开放模式,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充分借助国际资源的力量,在国际国内资源的相互流动中实现优势互补。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立足国内,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国内各种资源要素,使中国的资源优势发挥最大效能,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内在基础。同时,始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支持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通过互利互惠获得国际资源要素,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撑。

二、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论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善于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在认清问题性质、找准问题原由、明确问题对策的基础上有效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坚持目标导向就是以期望的目标为基准制定规划、实施管理、推进工作的一种思想方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在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中,问题是发展的起点,目标是发展的终点,解决问题必须实现一定目标,实现目标必然以解决一定问题为开端,因此,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看,中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今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集中在动力结构、产业结构、供给结构、发展布局、发展状态的差异上。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矛盾是前进的动力。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主攻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解决突出矛盾和实际问题中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发展结构上,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社会、自然永续发展的统一;在发展动力上,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统一;在发展过程上,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统一;在发展状态上,坚持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安全稳定的统一;在发展效果上,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按照目标导向的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首先是要把握贯彻落实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基点。基点是解决目标从哪里来的问题,要求我们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识别国内外环境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牢牢掌握贯彻落实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的主动权。其次是认清确立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的方向。方向是解决目标向何处去的问题,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主攻方向,加强对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深入研究,把发展中的短板和弱项找准确,把加强薄弱环节、解决突出矛盾的思路和举措理清楚,着力在全面协调可持续中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再次是明确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解决目标规格标准的问题,要求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遵循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在全面把握各项指标基础上,精准推进支撑目标实现的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确保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规划目标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落地落实。

站在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的制高点上,按照目标导向精心制定从基点到目标的路线图,通过分解指标任务、选择科学路径、明确实施步骤、合理控制进度、认清制约因素、采取对策举措,确保规划指标圆满实现。目标导向之所以成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方法,就在于它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在实际工作中的灵活运用和生动再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描绘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体现的是尊重客观规律;为实现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而采取的对策举措,体现的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实践基础上自觉坚持目标导向,善于从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从矛盾转化中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从联系和发展中体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依据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工作思路和对策举措,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使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目的的内在要求。

三、补齐短板与强化弱项相统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態文明建设,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其中补短板,就是推动全面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短板是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发展相对滞后的方面。由于系统整体功能发挥的程度取决于短板,只有补齐短板,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弱项,就是推动优先发展,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弱项是整个发展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强弱项,就是善于发现薄弱环节,并采取有效措施化弱为强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短板和弱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短板中有弱项,弱项中有短板,因此,补短板有助于强弱项,强弱项有助于补短板。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奋斗,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但最根本的还是民生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生建设投入显著增加,但因欠账较多,民生事业的基础仍很薄弱,上学、就业、住房、看病等民生问题依然存在。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障的状况,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补齐民生短板,就是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补齐民生短板,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贯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条红线,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发展教育、促进就业、调节分配、完善社保等几个方面。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合理配置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大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就业是民生之本,把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统筹人力资源市场,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4]分配是民生之源,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加大政策、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实现经济增长最大化与财富分配公平化的统一。[1]社保是民生之依,以劳动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减震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社会稳定的平衡器,是民生保障的托底工程,要根据中国实际,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持续性为准则,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作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把“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所谓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为补充的供给主体为公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而形成的有关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政策等的制度安排。公共服务的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和普及性。公共服务的范围比较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高低和政府建设的能力大小而定,基本上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等公共产品和公用设施建设,还包括解决人的生存、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所必需的社会就业、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秩序等公共制度建设。这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政府调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制度性手段和机制。

从中国实际来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之所以成为弱项,主要体现在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要素短缺和布局失衡上。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弱项,需要在解决具体问题上下功夫,包括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生活需求;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加强道路、电力、通信、供水等公共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等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目的所在,通常指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基本条件的均等化,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民生性服务,如社会救助、养老保险等;公共事业性服务,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公益基础性服务,如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公共安全性服务,如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要体现,是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群体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基础,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重要保障,是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都已明确纳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的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之中,从而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仅是一种政治宣示,而且是一部行动纲领。

四、城乡建设与区域发展相统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城乡建设和区域发展,强调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从建设发展上看,城乡建设与区域发展在具体内容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在空间结构上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统一规划、协调推进。

统筹城乡建设,就是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的关系,统筹城乡基础建设、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使城乡在协调互动中实现共同繁荣。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乡村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美丽、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5]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和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1]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中国幅员辽阔,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原有基础、客观条件以及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地区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中国统筹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鼓励东部地区率先优化发展。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同时,大力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中,东部地区率先优化发展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带动作用,有利于增强国家财力物力和科技实力,更好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区域市场联动机制、区域互助合作机制等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以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五、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相统一

发展的速度规模是指经济量的扩张,质量效益是指经济质的提高。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强调发展既要有量的扩张,也要有质的提高,着重从质与量相协调的角度体现經济发展总体状况。中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过低,就无法提供必要数量的就业岗位,失业人口就会大量增加,进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再者,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规模是紧密相联的,只有经济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取得良好的规模经济效益,即通过一定的经济规模形成的产业链的完整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所带来的边际效益的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速度增长,但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问题,甚至出现了不计成本和代价、不顾生态和环境、不讲质量和效益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直接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开始步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加快的发展阶段,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更加迫切。这就需要把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同样的投入取得更多的有用产品,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价值,使经济社会发展能够转换为民众的切身感受,可以兑现为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住宅、更方便的医疗服务、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宜人的生态环境、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

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对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抓住科技进步这个决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确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大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次,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立足中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增加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再次,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1]六、加快发展与保障安全相统一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分析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基本国情是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要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关键在于全面发展,首当其冲是经济发展。如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离不开安全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1]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支撑,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为有效实施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坚强后盾。实践昭示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国防和军队建设才会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军事实力才可能强大起来,才能够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但综合国力并不等于军事实力。只有强大的综合国力,而无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国家,其外表令人生畏,实则不堪一击。既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又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切实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才能夯实国家发展的安全基础;在战争来临之时,才可能赢得战争,从而赢得新的和平环境。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系统的指标体系,要求我们把国家安全需求细化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按照世界一流军队标准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一是要有世界一流的军事理论,能够运用一流的军事理论设计战争、驾驭战争、打赢战争;二是要有世界一流的组织形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编制体制优化、结构功能合理、指挥控制高效的军队组织形态;三是要有世界一流的军事人才,世界一流的军队只能由思想政治坚定、军事技能过硬、作战谋略高超、身心素质强健的复合型军事人才来锻造;四是要有世界一流的武器装备,坚持信息化主导,致力多维化方向,实现体系化目标,满足精确化需求;五是要有世界一流的管理水平,实现军队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法治化管理;六是要有世界一流的作战能力,具备与世界最强对手抗衡、过招、打赢的军事能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核心要求是建设高度智能化的军队。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形态将由信息化战争向智能化战争转变,智能化军队将是未来战争制胜的主体力量,人民军队只有全面建成高度智能化的军队,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提出了明确要求。面对军事革命发展、战争形态演变、国家安全威胁、军队使命任务,只有坚持与思想建党相适应的政治建军,与改革强国相契合的改革强军,与科技强国相协调的科技强军,与人才强国相匹配的人才强军,与依法治国相一致的依法治军,才能与国家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相统一,实现国防和军队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一是强化政治建军,铸牢一流军队的军魂。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军队的固有特色和政治优势,也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二是推进改革强军,设计一流军队的发展蓝图。按照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内在要求,通过改革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指挥体系、领导管理体系、综合保障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军事法治体系、军民融合体系。三是依靠科技强军,夯实一流军队的核心支撑。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是第一要務的理念,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健全军事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完善的军事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性、战略性、前沿性军事技术发展。四是注重人才强军,筑牢一流军队的稳固基石。千秋基业,人才为先;治军之要,要在得人。加快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培养造就深谙联合作战的指挥人才群体、精通军事谋略的参谋人才群体、掌握新型装备的战斗人才群体、善于攻坚克难的科技人才群体、专业技能精湛的保障人才群体。五是坚持依法治军,提升一流军队的管理水平。强化依法从严治军,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思想有多深,实践就能走多远。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以理论武装引领整体设计,以洞察大势引领全盘布局,以远大目标引领宏伟征程,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展现出强大的思想力量、真理力量、实践力量。其中,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构成了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的逻辑主线。新发展阶段之新,就在于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新发展理念之新,就在于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继续引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时期的发展,保证新发展阶段走稳、走实。新发展格局之新,就在于这一战略部署是适应中国新发展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在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安排,对于圆满实现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報,2020-11-04.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0-11-04.

[3]徐浩然.找准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着力点[N].经济日报,2020-08-18.

[4]李培林.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9-01-08.

[5]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N].人民日报,2017-12-11.

Several Issues of Relations to Be Handled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WANG Shou-lin

(School of Marxism,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52,China)

Abstract: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cleared the target direction and action guide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a large and complex system,we must firmly establish a system concept,strengthen forward-looking thinking,overall planning,strategic layout and wholistic implementation,and insist on the unification between domestic basis and global view;between problem orientation and goal orientation;between making up the shortness and strengthening the weakness;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between speed & scale and quality & benefit;and between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and guaranteeing safety,so a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PC Central Committee;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high-quality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钟亚玲)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建设新时代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对策探讨
论银发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助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