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母亲的教育影响了他的一生

2021-06-08 11:00晓荷
伴侣 2021年5期
关键词:杂交稻亩产袁隆平

晓荷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一个伟大的人的成功,必然有无数偶然,但也一定有其必然。对袁隆平影响最大的人,就是他的母亲华静。袁母的教育,更注重的是对孩子精神层面的滋养。

袁隆平是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的,林巧稚亲手把他带到了这个世上。袁隆平小的时候,袁母就亲自教孩子们英语,袁隆平不曾留过学,却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以看懂深奥的英语文献。

后来因为时局动荡,袁家一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但是有一件事,无论到哪里,都被袁父袁母当做头等大事来对待,这就是给孩子们找学校。可见他的父母是多么重视教育。

袁隆平和母親、哥哥

在那么困难的环境下,袁母还引导袁隆平拉小提琴和学游泳,袁隆平一生都与小提琴为伴。袁隆平生平第一个月的工资是42元,他拿出27元买了一把小提琴。此后经年,袁隆平一直辛勤劳作在地头田间,唯一聊以慰藉,能让他放松的伙伴,就是这把小提琴。

平时袁母还经常把孩子们带到农田游玩,告诉他们,粮食是地里长出来的,穿的衣服也是地里长的棉花做的,土地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正是有袁母经年累月的谆谆教诲,袁隆平才会很早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农业学家。

袁母之爱儿,是希望他能成为顶天立地的铮铮汉子。她给儿子讲尼采,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她始终鼓励儿子不怕失败,袁隆平才能在一次次实验失败,灰心失望后,还能毫不动摇地继续投身田间,百折不挠。她在儿子废寝忘食工作的时候,教育他只有劳逸结合,才能更好、更长久地工作……袁隆平听进去了,注重养生,91岁还能下地。90岁大寿时,他立下的志愿是百岁那年能种出亩产3000斤的稻子。

这位伟大的母亲,在多年之前,就站在很高的格局上,给了袁隆平学识上的启蒙,也教会他许多人生的哲理。

就像袁隆平对母亲所说的:“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袁隆平生前给母亲写过一封信,现在读来依然感人至深。

猜你喜欢
杂交稻亩产袁隆平
“牛气冲天,亩产三千”
袁隆平:我从“80后”成为“90后”了
袁隆平贪心水稻,我们又贪心什么呢
袁隆平“贪心”水稻, 我们又贪心什么呢?
第三代杂交稻将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方向
两个杂交稻新品种米质达国标一等
差一点点也算失败
安徽合肥杂交稻种出口量全国第一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