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的风口争夺战

2021-06-10 14:35唐亚华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合肥杭州新能源

唐亚华

二线城市正在从以往的被定义,转为主动给自己贴标签。

曾抓住电商浪潮的杭州,如今与直播带货行业牢牢绑定;我国中部最大的城市武汉,正在成为各路互联网巨头“下场买菜”的必争之地;合肥也因新能源汽车,得到了“换道超车”的新机会……

二线城市的新名片,源于其传统优势的沉淀,更与各城市在新的竞争形势下主动拥抱新风口相关联。新风口,也是城市抢占产业高地的新机会,在这上面站稳脚跟,二线城市就能在与一线“大哥”的竞争中多一点砝码。

一场二线城市的风口争夺战已经开始。

直播带货扎堆杭州

曾在天津创业的汪洋来到杭州,被周围浓厚的电商氛围感染,他当即决定加入电商创业大军。

如今,走在杭州大街上,几乎能看到所有写字楼里都有电商直播公司,汪洋所在的办公楼里就有十几家。“在杭州做电商直播太便利了,能轻易找到想要的人才,也很容易找到需要的货。”

汪洋之前在天津创立了一家电商供应链企业,没有合適的人才,只能招“小白”从零培养,也缺少可以交流的同行。

江浙沪产业带的小商品、服装等产业本就发达,汪洋感到,只要能卖出去货,就一定有人给你供货,而且供应链公司供货的价格都不会太高。“这边也有很多行业交流群,大家愿意交流,也乐于交换资源,这在其他城市很难得。”此外,汪洋发现:“杭州有大批愿意拼搏的年轻人,从员工到老板都很拼,整体上创业氛围很浓厚。”

汪洋刚开始并不怎么懂行,他请教同行直播间怎么布置,主播怎么讲解,卖什么货比较好。第一场直播,在没有任何粉丝的情况下,他以“全场9块9”的首秀卖出了1000多单。一个月后,基本实现盈亏平衡,等到三个多月时,汪洋的直播间每天交易额达10万—20万元。据他介绍,同行有着二三十位员工的公司年营收差不多有1000万元。到2020年年底,他身边至少有十几个外地朋友来到杭州做电商直播。

直播带货到底给杭州带来了什么?最直观的就是商品销售额。2020年,杭州网络零售总额达8992.2亿元,约占浙江省总额的四成。小葫芦大数据显示,场均销售额TOP20的淘宝主播,有9位在杭州,几乎占了一半。

如今的杭州,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电商直播之都,城市未来规划也在围绕电商直播展开。

2020年,杭州市商务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杭州市直播电商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表示到2022年,全市目标实现直播电商成交额10000亿元,培育和引进100个头部直播电商MCN机构,建设100个直播电商园区(基地),推动100名头部主播落户杭州。

事实上,杭州原本就有小商品批发产业的积累,但这并不足以让它跟一线城市竞争。如今,杭州抓住了电商风口,实现了质的飞跃,而标签鲜明的产业集聚,也让杭州的地位得到巩固,杭州电商直播已经走上了快车道。

社区团购争夺武汉

2020年吸引巨头最多的风口,当属社区团购。而战火最猛烈的城市当属武汉。武汉是不少平台实战的第一城,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各大玩家都已入驻的城市。以兴盛优选、食享会、十荟团为代表的创业公司战争升级,美团优选、盒马优选、多多买菜、橙心优选则让互联网巨头的触角伸入线下市场。

小玉是武汉某小区“团长”,在一个约400家住户的小区,她代理了食享会、十荟团、兴盛优选、美团优选、盒马优选五家平台的社区团购。

2020年2月,正处于疫情期间,小玉和一些年轻人做志愿者给邻居们购买生活物资,在这个过程中她接触到了社区团购,就先代理了食享会和十荟团这两个品牌。到2020年年底,兴盛优选、美团优选、盒马优选的地推人员陆续找上小玉,说服她给自家平台做代理。小玉觉得各公司虽然在产品品类和价格上大同小异,但品牌和优惠机制不一样,可以给邻居们更多选择,她就都接受了。

“我以前也在网上买过一些生活用品,但感觉价格不怎么实惠,还要配送费。我觉得社区团购挺好,东西不贵,品质也还可以,给邻居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小玉说。

小玉现在有两个团购微信群,总共四五百人,月收入3000—4000元。如果按佣金是总额的10%计算,她所在小区每个月社区团购消费额在3万—4万元。

武汉市民郭女士表示:“除了会在超市或菜市场买一些新鲜肉类,一般日用品都是从小区的团购群里买。我基本不看是哪些平台在卖,只要在群里看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就买。”

至于社区团购为什么在武汉这么火,首先是疫情期间封城催熟了武汉的团购市场,仅在2020年2月,以日活商品来看,社区团购普遍获得了200%—500%的增长。疫情期间很多人养成了网上买菜的习惯,这一习惯又在疫情后得到了延续。

另外,与很多诞生于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不同,社区团购的起步与繁荣就在二、三线城市。以前,包括兴盛优选、松鼠拼拼、考拉精选、美家优享、十荟团、食享会等在内的社区团购平台,都将业务焦点放在长沙、苏州、杭州、青岛、南京、合肥等新一线与二线城市上。他们有意避开零售业更发达的一线城市,专攻对价格更敏感的人群。

目前的社区团购还处于“烧钱大战”中,但不管最终胜出的是创业公司还是互联网巨头,武汉都会从中受益。

造车新势力集结合肥

另一个不甘落后的城市是合肥。近年来,合肥一直在倾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

2020年4月底,蔚来汽车宣布与合肥签署协议,获得70亿元战略融资,蔚来中国总部也正式落户合肥,并计划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业务运营体系。2020年9月,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又拿出10亿元,领投新造车企业威马汽车。同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集团也开始入驻合肥。

天眼查数据显示,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合肥)有限公司于2020年年底注册成立,经营范围含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此前,国内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蔚来、小鹏、理想、威马都已在合肥设立了销售体验中心。

合肥的一盘新能源棋局正在慢慢铺开。早在1964年,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诞生,填补了安徽汽车工业的空白。1997年,奇瑞汽车由5家安徽地方国有投资公司投资17.52亿元注册成立。近年来,合肥相继实施了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江淮蔚来新能源汽车、长安汽车二期等50多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项目,总投资超500亿元,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安徽新能源汽车销售占全国整体市场份额超10%。合肥政府指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要超过千亿,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合肥的新造车为什么成了亮点?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合肥以及整个安徽省是汽车基地,这一带的产业链、供应商等相关配套比较齐全,为汽车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另外合肥的交通四通八达,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发货的运输成本都比较低。

“合肥工业大学等工科学校有老牌的汽车专业,还有中国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方面也有积累。有技术优势,有本地高校的人才输送,造车产业在合肥也容易招到优质人才。而且合肥属于中型城市、二线城市,相对于北上广深人力成本更低。”张翔表示。

从过往发展来看,由于紧邻上海、南京,在虹吸效应下,合肥的产业并没有亮眼表现。相比武汉、长沙、杭州等二线城市,合肥的存在感也不强,城市主政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政府主导投资,在原有的汽车产业基础上升级,是经济布局上的主动出击,也是合肥刷新大众认识的良策。

背靠大众、江淮、吉利等传统车企,集结了蔚来、威马等一众造车新势力,一座新能源汽车之城已经崭露头角。

二线城市欢迎标签

二线城市“人口争夺战”屡屡冲入大众视线。從人才引进方案到落户政策开放,再到买房置业补贴,各城市狠砸真金白银迎战。但随着竞争加剧,各城市也意识到,寻找差异化定位、集聚产业、找准方向,避免盲目投入十分重要。

如今,直播带货在杭州大行其道,社区团购在武汉广泛铺开,合肥大手笔投资引进新能源汽车企业,正是验证了这一点。

中制智库研究院副院长、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谢良兵表示,在产业风口的争夺上,各城市都不遗余力,他们在城市营销或招商引资的宣传中,会选择一些更具优势的产业来扩大声量,也可以说是部分产业在这些城市因为很多因素提前冒尖、发展迅速,而后又因舆论进一步凸显了出来。

他指出,地方产业的布局,大抵有几个特点:一是求新,每当出现新的行业风口后,各城市主政者习惯性布局新产业,抢占新机遇;二是求全,现在的二线城市后发优势相较一线城市明显,也有试错的机会,都流行全产业链布局,全产业链发展,全产业链招商。

在日益激烈的经济排位战中,每个城市都不想落后。跟优势产业绑定,给自己贴上鲜明的标签,突出产业特色,这是二线城市的招商引资之策,也是它们跟北上广差异化竞争的有效路径。

“这么做的好处是,一旦一个新行业成功,对城市经济的带动是显而易见的。不好的地方是,各城市一窝蜂上马新型产业,会导致同质化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尤其是某些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打造新产业的城市,会给当地发展带来很大的风险。”谢良兵说。

猜你喜欢
合肥杭州新能源
合肥的春节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龙井茶园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杭州旧影
小小书画廊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