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保安张俊成的逆袭人生

2021-06-10 14:35严小沐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保安人生

严小沐

北大保安队在过去20多年上演了群体逆袭,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从而改变命运。其中,被媒体称为“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的张俊成,更是上演了“扫地僧”式的传奇。

1995年,张俊成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专科)。26年过去,曾经的“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如今是山西长治市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

在北大当保安的日子闪亮而难忘

张俊成是山西长治人,因为家里贫困,他初中毕业后就没有上学,跟着父母务农,又去汽修厂打工。1995年,19岁的他来到北京大学,成为一名保安。

他身穿深绿色的保安制服,扎着黑色的武装带,戴着大盖帽和一副白手套,身姿笔挺地站在中国顶级大学的门口,心里以为,“这就是自己的人生巅峰了”。直到有一天,他偶然在《晏子春秋》里读到一个故事:车夫替晏子驾车,坐在车上的大伞盖下,挥鞭赶着高头大马,神气活现,十分得意。张俊成惭愧不已,“那个时候非常无知、愚昧”。

另一次特别经历,更是深深触动了张俊成。当时,他正在西门站岗,远远看见一个老人骑车而来,临到门岗前时,老人下车,推车而行。经过门岗,老人点头向他说:“你辛苦了。”这让张俊成受宠若惊,后来他才知道,这位老人是北大校长。

在保安岗位上,张俊成也曾遭受打击。有一次,几个外国年轻人想要进北大,因为他们没有证件,张俊成没有让他们进入。双方语言不通,僵持了一会儿后,几个外国年轻人只能离开,离开前,他们齐齐地给张俊成比画了一个大拇指朝下的手势。

张俊成很气恼,但回头细想,是自己不懂英语,没法与外国人交流,才会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他决定开始自学英语。当时,北大西门有两个保安岗位,一个是站岗,一个是坐岗。坐岗时相对宽松,张俊成利用这段时间捧着一本英语书学习。

让张俊成没想到的是,他勤奋学习英语的样子,被很多过路的师生看在眼里。北京大学英语系曹燕教授路过时,就给他纠正过好几次发音。一天,曹教授给了他两张免费的听课证,一张是英语强化培训,另一张是成人高考考前培训班,她说:“你那么勤奋,那么好学,阿姨帮帮你。”

北大西语系的张玉书教授则喜欢拉着这个“脑袋瓜灵光”的保安小伙子散步,一边散步,一边给他讲马克思、黑格尔,并推荐一些书单。

北大东语系教授章学诚有一次骑车经过西门时,载的东西掉了下来,张俊成帮他把东西捡起来,重新放好。以后,每次经过北大西门时,见到张俊成坐岗,章教授都会问问他的情况,还鼓励他多看书,“要有人生规划”。

教授们的关怀和帮助,成了张俊成回忆中最美好的部分。在他们的建议下,他开始读更多的书了。文学、哲学、历史类的书籍,他都爱读。下了班,他就读书,抄书,写日记。当时,保安队有规定,宿舍晚上10点熄灯,熄灯之后,张俊成就只能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看书。北大保安队大队长王桂明获知后,特批会议室可延长熄灯时间,于是张俊成和几个爱看书的保安晚上10点以后也可以正大光明地学习了。

考上北大,一夜之间成了名人

从此,张俊成的人生也有了新的目标:参加成人高考。他每天在保安岗和教室之间穿梭,有时候上班和上课时间会重叠,他就想办法解决。比如晚上上夜班,第二天早上就是8点下班,8点同时又是上课时间,张俊成便和同事商量,让对方提前10分钟接班,他匆忙换下保安服,然后跑步趕到教室上课。

那时候他有些自卑,觉得不能穿保安服去上课,“太扎眼了”。每次培训,他都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坐在那里,规规矩矩的,感觉老师在给我一个人上课。”

1995年秋天,张俊成参加了成人高考。考试前一天,他决定犒劳下自己,平常五六块钱的伙食费,那天他花了20元钱,还喝了瓶可乐。进了考场,他一点也不紧张,“比站岗轻松多了”。不久,成绩公布,413分,超过录取线两分,他被北京大学法律系(专科)录取了。

考上北大,张俊一夜之间成了“名人”。他甚至被邀请去给北大学生讲课。北大政治系一位大学生专访了他,写了一篇几千字的报告文学,讲述了他如何从农村出来当保安,最终自学考上北大的过程。文章发表在学校的学生刊物上,张俊成因此收获不少粉丝。一位女记者则在一篇介绍北京自学成才榜样的文章中,写到了张俊成:“19岁的小张,汉语普通话说不标准,英语却说得字正腔圆。”

从此,张俊成成了北大保安队的一张名片,他勤奋好学的事迹被广泛报道,他的照片还被印到了北大的地图册上,很多人来到北大都特意请他签名留念。

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张俊成的经历激励了不少人。从他之后,北大保安自学成才的例子如雨后春笋,齐齐冒了出来。据媒体报道,北京大学保安队在过去的20多年里,先后有500余名保安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大学深造,有的甚至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当上了大学老师。

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大学毕业后,张俊成回到老家长治,在一所中专担任老师。他说,教书育人是一个值得坚持的行业。他很认同一句话——“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20多年来,从一线教师,到政教处主任,到副校长,再到创办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他始终都没离开过教育这个行业。

在北大养成的两个习惯,张俊成也坚持了下来。一是写日记,不管多忙,他都会坚持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已经40多岁了,他还像个学生一般,坚持做读书笔记。另一个习惯就是早起。只要是工作日,他几乎每天都会在早上5点50分左右赶到学校操场,因为6点是学校的出操时间。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一样,遵守学校的规定,“校长没有特权”。

张俊成喜欢讲课,在他的课堂上,他不避讳自己当保安的经历。他说,一个人在社会上处于什么地位,不是别人给的,决定权在于自己。保安的社会地位确实不高,但只要你努力把这份工作做好,人们的看法就会改变,“那个时候,人生从保安开始,反倒是一种荣耀”。

每当这个时候,教室里都是掌声一片。那些没能考上高中的孩子,因为成绩差,平日不被重视,但在张俊成身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

对张俊成而言,高考并不是实现人生跨越的唯一方式,却是“必经之路”。有时他会想,如果当时自己做保安时没有被分到北大,也许人生就大不一样了。但他不愿意把自己简单地概括为一个“幸运者”,他认为自己是“实干阶层”中的“努力者”。

张俊成相信“天道酬勤”,他是这四个字极致的践行者。为此,他可以熬夜工作,甚至连手表都拨快了10分钟。在他之后,有许多人复制他的“成功模式”,包括他在职校的学生。在他带过的职校生中,能够“出人头地”的大概占30%,他认为这个社会是公平的,“从来没有人会阻拦你努力”。

张俊成早就习惯了一直往前冲。他曾经骑着自行车冲出村庄,又坐着大巴冲出县城;在北大做保安的时候,他冲过成人高考的关卡;如今,他领着1000多名师生冲出被大山围抱的家乡,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保安人生
路灯下的保安
保安成了幽灵人
人生中的某一天
好心没好报
猫头鹰当保安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偷什么
独一无二的你
保安搜车
黑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