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牵挂和分离的战斗

2021-06-10 15:03肖遥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行李箱橘子早餐

肖遥

小时候每次跟我妈回姥姥家,去时欢欢喜喜,离开时就变味了:寒冷的冬日早晨,我妈叫醒我,不许我出声,连灯都不敢开,我至今还记得那些被匆忙套上的一层又一层的衣服。和我一样被粗暴对待的还有行李箱,被胡乱地塞进衣服、食物,舍不得吃的蛋糕被压扁,晒好的脆薯干被挤碎。

我们摸黑梳洗,生怕惊动了姥姥。那些发生在我妈和姥姥之间的博弈,取胜的关键是“看谁起得早”。这轮博弈总以我妈的失败而告终。每次我妈拉着我蹑手蹑脚地往外溜,就看见厨房里透出的微微光亮——灶台底下的火苗早就一窜一窜地舔着锅了。

被姥姥和她做的早餐成功拦截后,便开启了新一轮的对峙:我妈拒绝吃早餐,姥姥早就料到这一招,拎过一大兜煮鸡蛋非要我妈提上再走。母女俩都憋着气。我妈说:“看看行李箱还能装下不?”姥姥就拿我说事:“孩子早上不能饿着!”呛呛几句,我妈拉着行李箱,提着一大兜热腾腾的食物,气呼呼地走了。

我十分困惑,我妈为啥不吃早餐,姥姥又为啥非要吃力不讨好地做早餐?后来我妈变成了姥姥,任凭我说“啥也不需要”,她仍会收拾一大袋地里种的蔬菜塞给我。当我拎着沉甸甸的蔬菜挤地铁时,恼怒之余,也理解了多年前我妈为啥会生气。除了嫌沉,更多的是她对姥姥说不出口的心疼。她气姥姥舍不得吃鸡蛋,还气姥姥为了赶早做饭,一夜都不曾睡踏实。姥姥倾尽所有的给予,成了女儿的心理负担。

面对分离这种情感,老一辈人会情不自禁地郑重起来,乃至变得沉重。女儿的小姐妹去东北上大学,她爸爸扛了几十斤的被褥送她,光托运费就几百元,我说用这些钱网购新棉被,都够全宿舍用了。我们当笑话哈哈笑了一番,回头一想,这不和姥姥的早餐一样吗?这个爸爸扛着被子千里送娃,那种重量和烦琐,缓解了他即将离开女儿的难过和无措。人都有一种错觉,仿佛吃苦受累换来的才是好的,这个爸爸甘愿花钱受罪,为的只是心安。

我家大学生才不愿意如此成全老母亲的心意。每次她飞往南方城市上学,都会严防死守她的行李,说行李都夸张了,就是一个轻飘飘的双肩包,这个包,我连颗瓜子也休想塞进去。当然,我自知没有胜算,也不会强人所难。

记得女儿小时候,同学们之间经常会玩一个梗,“你等着,我去给你买橘子”。这是对朱自清《背影》的一句调侃,占个辈分上的便宜。寒假结束,送女儿去机场,在她下车往航站楼走去的瞬间,我灵機一动,忽然想起这个梗,刚好我车上有一小袋橘子,准备上班当零食的,就掏出来递给她。她哭笑不得地接了过去。

她知道,妈妈尽管很想变得和姥姥不一样,变成拥有独立自我的辣妈潮妈。但妈妈还是妈妈,还是会不失时机地给自己娃嘴里塞吃的,还是会以喂养孩子为最大的乐趣。经过了几代人关于牵挂和分离的战斗,战斗本身也变了,从剑拔弩张变得嬉皮笑脸,生活变得愈发轻盈,表达也变得更加容易。尽管新一代排斥一切沉重的事物,但只要是人,就免不了被情感击中,更摆脱不了情感的重量。

猜你喜欢
行李箱橘子早餐
橘皮猜想
早餐
背起你的“行李箱”
摘橘子
沉下去,浮起来
行李箱
行李箱组合
The Psychology of the Suitcase
早餐,你吃对了吗?
丰盛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