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博:把最美的青春写在田间地头

2021-06-11 09:16刘秉承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驻村贫困户精准

文| 实践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刘秉承

2016年,呼和浩特市选拔扶贫干部,时为土左旗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干部的刘春博踊跃报名。2017年3月,刘春博接到通知,到毕克齐镇北园村担任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员。2018年,经呼和浩特市选派,刘春博又开始担任北园村驻村第一书记。到现在,她已在北园村扎根4年多。

“扶贫虽然辛苦,但非常有成就感。”回看这几年的扶贫路,刘春博感慨道。初到北园村,城里生城里长的她有很多的不适应,特别是当时她的孩子刚过周岁,忙起来不能及时回去看望,让她心里十分惦记。“但报名参加扶贫工作时我就下了决心,要尽己所能帮助群众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早日脱贫。”刘春博说。

4年多的时间里,刘春博用实干解决问题、谋划发展,用真心真情帮助贫困户、服务百姓。

身为第一书记,刘春博十分明白,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抓扶贫就是抓民心,必须要带动贫困群众一门心思跟着党去蹚出条路,让他们真正通过自己的双手致富,这才能真正实现稳定脱贫。”刘春博和村“两委”积极对接旗、镇有关部门开展村内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引导和带动周边本土企业参与村域经济建设,永春、绿康等10余家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与北园村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充分发挥精准扶贫项目资金优势,与亿隆保洁公司建立了“互助合作”模式,将12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以保本股金的形式注资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年股利收益达到7.2万元以上,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精准脱贫双赢;同时帮助村民自办沙果干厂解决销售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带动村民就业。

健康扶贫是刘春博重点抓的另一项工作,“有了产业,大家日子就有了奔头。有了健康保障,大家心里就有了底。”刘春博说。为切实解决群众健康需求,2017年以来,结合全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改革,刘春博协调旗有关部门,在北园村率先推行签约服务,实现了医疗服务由“重治轻防”向“预防为主”的转变。她积极对接土左旗中蒙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乡村幸福生活”大型义诊活动,累计为村民免费体检约600余人次,解答群众健康问题800余人次,免费发放宣传资料780份、药品价值15000元左右。

“村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刘春博坚持每月遍访一次农户,每两周走访三次贫困群众。李凤子是北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只有她和儿子刘林刚。在了解到李凤子老人的实际情况后,刘春博联系有关部门落实了老人的医疗和社会保障政策,帮助其子刘林刚完成了残疾证升级变更并办理了低保。“小子是残疾人,我80多岁,浑身是病,要是没有这个闺女帮忙,我真不知道该咋办。”李凤子感激地说。这几年,刘春博累计为群众解决医疗报销、教育社保、危房改造等事项60余件,帮助调解邻里纠纷10余起,走访慰问先后自掏腰包2万多元。在这些繁琐的大事小情里,刘春博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也成为了贫困户贴心的“书记闺女”。

今年3月,北园村顺利通过脱贫攻坚验收。在很多人眼中,她在农村吃了苦。可她自己说,“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有幸赶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浪潮,在脱贫攻坚中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也有幸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对照革命先烈,检验自己的初心。跟那些年纪轻轻就牺牲的先烈相比,我吃的这点苦又算什么?”扎根基层,青春无悔,刘春博将在北园村那片希望的田野上继续努力耕耘,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奋力迈进!

猜你喜欢
驻村贫困户精准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精准的打铁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精准扶贫二首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