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美术馆公共服务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功能

2021-06-11 22:31郑财文
锦绣·上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美术馆公共服务

郑财文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群众文化活动中美术馆公共服务功能。研究过程中,以公共文化服务概述为切入点,分析其具有社会性、公益性与普遍性特点,明确群众文化活动中,美术馆应当将自身展示美术魅力、提供学习场所、传承美术文化、培养优秀人才的功能发挥出来,并提出相应保障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馆;公共服务;群众文化活动;功能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应当完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要求各文化馆组建理事会,建立群众反馈机制,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整合基层文化宣传、体育健身等,实现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与力量参与至建设中。而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一部分,其对于落实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应当充分发挥美术馆公共服务功能,从而促进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

一、公共文化服务概述

我国自古以来有“以文化人”、“文治教化”的说法,文化注重精神追求与伦理道德,以文化教化百姓。公共文化服务是基于公共效益与人民需求,为其提供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公共服务与产品。通俗而言,公共文化服务为政府及职能机构为公众提供的文化服务与产品,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涉及广播、新闻、电视、网络等各个方面,属于内容广泛的公益事业,具备社会性、公益性、普遍性特点。其中,社会性是指公共文化服务面向社会公众,为民众提供文化产品与设施,不属于个性化服务,每个公民均享有该权利[1];公益性是指政府及其职能机构提供文化服务与产品为免费的,以提高公民素质为目的;普遍性是指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目的是将人民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便于群众文化生活,不分地域、老幼、男女,均可享受该服务成果。

二、美术馆公共服务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功能

1.展现美术魅力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兴则民族性,其属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力量,缺乏文化自信,则没有文化繁荣,更不会推动社会发展。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调动民众文化创造力,实现文化强国,美术馆作为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提升民众素质、展现美术魅力方面义不容辞。而在展现美术魅力、普及美术知识方面,不能仅在美术馆摆几件文物,或是挂几幅画,其重点在于自身文化形象、自身社会角色及群众生活中的作用。此过程中,首先,应当办好固定陈列展。美术馆可梳理地域城市历史,长期陈列馆藏经典作品,使得群众能够直接感受到美術魅力,将艺术作品作用发挥出来,展期通常为2-3个月[2];其次,办好引展。美术馆在展览中具备引导大众审美的责任,通过展示高水准、公众看到机会较少、高雅的展品,使群众看到艺术精品,进而引导群众美术创作去向,还能在此基础上促使民众不断学习、吸收精华;最后,创办自身展馆。为了将美术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作用发挥出来,则应当充分考虑群众艺术水平参差不齐,展览需结合普及性与学术性,做到“接地气”,使得民众能够了解美术馆功能,闲暇时间到美术馆看展览、喝咖啡、遛弯儿,接受美与教育。通过此种方法,展开多样化群众文化活动,激发民众认识美术艺术的人情,进而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2.提供学习场所

美术馆作为公共服务中的重要环节,通常各地区均会配置相应美术馆场地及基础设施,为开展群众文艺活动提供场所,使得民众能够借助美术馆平台展示才华,闲暇时间也能够受到艺术熏陶,体会美术的魅力。美术馆作为美术文化服务主阵地,应当承担免费开放责任,群众能够对开放场所免费试用,根据群众需求对服务内容进行调整充实,以便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因此,美术馆应当细化群众,将其分为美术爱好者、城市白领、专业人士、务工人员、大学生、中小学生等不同群体,结合群体特点与需求,对时间进行安排,丰富公共服务活动形式,可通过美术讲座、美术体验、墙体涂鸦、语音导览、专家导览、志愿者讲解、美术教育等方式,以此解决公众对美术馆差异性与共同性需求,吸引更多群众走入美术馆中,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学习美术技能技法与知识。同时,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公共服务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吸引群众,激发其参与热情,以点带面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氛围,促进群众审美情趣与文化素养的提高。

3.传承美术文化

我国历史悠久,优秀美术作品较多,充分体现了古人的审美与绘画技巧。我国美术馆致力于保护文化遗产,发扬民族文化,但在现代新媒体的冲击下,对于美术历史文化有所忽视,应当要坚持文化自信,以人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奋斗目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术作品为主要内容[3]。此过程中,美术馆一是应当购买更多藏品,以名人名家为主,可通过与作者家属、藏家或竞拍方式获得;二是鼓励藏家、作者为美术馆捐赠藏品;三是举办成系列的藏品,该类藏品需有较强品鉴能力与预见性,无论通过哪些渠道进入美术馆,大多为艺术经典与精品。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可通过学术梳理、分类、研究、标注、提炼主题等工作,以展览形式将藏品推向群众,使得更多人把玩、观摩、欣赏,将美术馆作用发挥出来。

4.培养优秀人才

美术馆公共服务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组织群众参与活动,不仅能够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还能培养更多群文人才。群众通过参观美术展览、各种活动,不仅可提高自身艺术感,还能体会美术魅力,激发其创作热情。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内涵与底蕴的支持,发扬和传承美术文化,需要群众参与,美术馆公共服务应当覆盖城市人口,在群众中培养群文人才。此过程中,美术馆应当走进学校、福利院、社区、矿场企业、敬老院中,为其带来美术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将其美术才能挖掘出来。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其推动着城市的发展,为此,应当关注农民工美术文化活动,举办农民工书画展、绘画比赛等,不仅可让其感受到人文关怀,还能让其展示自我,让人民看到其闪光点,培养群文人才。

三、美术馆公共服务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功能实施保障

1.加强资金支持

美术馆作为公益文化事业单位,为了落实群众文化活动,政府应当加大对美术馆的支持,扶持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主管部门及各级政府均增加美术馆投入,将项目范围扩大。因此,应当构建合理财务制度,做好资金预算,包含文化活动资金、基础设施购买资金等,保证能够合理应用美术馆基础设施,避免造成资源流失或浪费。并且,政府需通过税收减免、政府担保等政策杠杆,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制美术馆文化服务中,为文化服务项目的还款期限、贷款利率、担保要求等提供优惠政策,使其在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中能够获得资金支出[4]。对于闲置资产、破旧资产则实施改造再利用,将固定资产盘活,当前美术馆仍有较多闲置文化设施,未能良好利用经营,可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盘活,将其文化服务功能充分激发出来,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同时,还要鼓励社会人士加大文化服务投入,与企业合作,在投入设施与资金后,美术馆可培训和指导员工,定期举办美术展览或绘画活动。

2.拓宽宣传渠道

我国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美术馆公共服务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也应当为其提供数字化技术支持,发展中依靠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构建官方网站,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APP、微信群等传播方式,为群众提供美术艺术服务。并且,借助数字技术美术馆还能将价值较高的美术作品、数据、资料等进行上传保存,群众也能借此了解美术馆服务内容,为后续文化活动开展奠定基础。在具体实施中,一是构建官网,包含美术艺术课堂、美术资讯、美术作品欣赏、民间美术展示、美术活动等,使民众加强对文化活动的了解,进行网上美术课程学习,对自身文化活动参与时间合理安排;二是利用APP和微信公众号分享美术馆信息,宣传自身文化互动,更新活动信息,让更多群众加深对文化活动的了解,增强自身文化活动影响力,可通过构建微信群与QQ群方式,邀请美术爱好者参与群众,解决普通群众美术专业问题;三是构建覆盖全省美术馆的网络平台,共享美术资源,有助于美术馆展开联合服务。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下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愈发重视精神文化,艺术被更多群众推崇,以此推动了各区域美术馆的建设。因此,美术馆应当在此种背景下,承担起自身公众文化服务功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通过加强资金支持、扩展宣传渠道的方式,提高美术馆公共服务质量,从而提升群众艺术水平。

参考文獻

[1]张丽.美术活动在金川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可持续发展建议[J].发展,2019(08):83-84.

[2]李扬帆.美术馆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功能探究——以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美术馆为例[J].艺术工作,2019(04):42-44.

[3]罗宁.立足长远 顶层设计——对公立美术馆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几点思考[J].美术观察,2018(03):9-10.

[4]周美芹.浅议新时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实践为例[J].大众文艺,2016(13):15-16.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活动美术馆公共服务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美术馆
美术馆的怪物传说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植根乡村沃土 群文之花绽放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思路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