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国报刊中服饰色彩语汇名称

2021-06-11 00:02张馨月刘瑜
锦绣·下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语汇构词命名

张馨月 刘瑜

摘要: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风潮为中国的传统服饰色彩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该时期服饰色彩语汇的发展。文章以民国时期报刊中的服饰色彩语汇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时期流行的服饰色彩语汇的命名规律,探讨中国传统色名在传承与发展中的流变轨迹,为民国时期色彩的觉醒、觉察、觉知、觉悟用到当代时代设计中作铺垫。

关键字:民国;报刊;服饰;色彩;语汇

1.民国时期服饰流行色彩词概述

在民国报刊中出现的服饰色彩词可分为九类如图1-1,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白类色彩词占整个服饰色彩词比例的20%,其中有“白色”、“奶油色”、“纯白”、“象牙色”、“米色”、“白金”、“高白”、“樱白色”、“全白”;黑类色彩词占18%,其中有“黑色”,“深黑色”、“深青色”、“玄色”、“元色”、“纯黑”、“黑灰色”、“长青色”、“灰黑色”、“深黑灰色”;红类色彩词占17%,其中有“红色”、“粉红”、“大红”、“淡红”、“桃红”、“浅红色”、“深红色”、“鲜红”、“妃色”、“水红”、“茶色”、“赤红”、“纯绛色”、“淡粉红色”、“绯色”、“绛红”、“莲红”、“玫瑰红”、“深红玫瑰”、“殷红色”、“猩红”、“朱色”、“朱红”;蓝类色彩词占12%,其中有“蓝色”、“青色”、“淡蓝色”、“深蓝色”、“藏青色”、“天蓝”、“常青”、“浅蓝”、“海蓝”、“上青”、“普鲁士蓝”、“哈定蓝”、“法国蓝”;褐类色彩词占10%,其中有“棕色(褐色)”、“咖啡色”、“栗壳色”、“深褐色”、“淡棕色”、“古铜”、“深棕色”、“棕红色”、“淡褐色”、“藜色”、“酱色”;绿类色彩词占8%,其中有“绿色”,“淡绿色”,“深绿色”,“黑绿色”、“新绿”、“淡青色”、“深青色”、“草绿色”、“粉绿”、“翠绿色”、“灰绿色”、“湖色”、“苹果绿”、“浅湖绿色”、“浅绿色”、“水绿色”;灰类色彩词占7%,其中有“灰色”、“银灰”、“淡灰色”,“浅灰色”、“深灰色”、“银色”、“桃灰”、“墨灰”;黄类色彩词占5%,其中有“淡黄色”、“金黄”、“橙色”、“橙黄”、“灰黄色”、“橘黄”、“深橙色”、“燕黄色”;紫类色彩词占4%,其中有“紫色”、“淡紫”、“玫瑰紫”、“雪青”、“紫红色”、“青莲色”、“雪清色”、“深雪青”、“紫罗兰”。由此可见,黑类、白类、红类色彩词在民国时期较常见,紫类、黄类、灰类色彩词较少使用,蓝类、褐类、绿类色彩词处于中等频率。

2.服饰流行色彩词命名特征

随着国外色彩学知识的传入和化学染料的冲击,国人革新了染色的技术,对于色彩有了新的认知,反映出来的便是色彩语汇构词的变化,根据其构词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2.1“借物呈色”的命名方式

中国古人的用色多来源于生活和大自然,这与古时多用自然染料加工印染有关1。“表物名词+色彩词”的命名方法几乎涵盖了收集的色彩名词的所有色系,如表2-1所示,这说明了民国时期对于新兴的色彩,其命名方式还是遵循了最初的借物呈色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譬如“深红玫瑰”、“浅湖绿色”、“深橙色”等,通过添加程度词,细致地表达出对同一颜色域中,不同深浅色彩的认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借物呈色所造的色彩词,在民国时期服饰色彩语汇中占据较重要的地位,虽然古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但新兴的色彩词都来自具体实物的颜色,这一点是无疑的。

2.2形容词做前缀的命名方式

“形容词+色彩词”的命名方式在民国时期的服饰构词系统中也较为常见,这里的形容词前缀除了常见的“深”、“浅”、“淡”外,还有“纯”、“高”、“全”,如表2-2所示,在构词前加前缀从而对色彩词起限定作用。结合具体的服饰运用案例来看,“纯”和“全”均指色彩的纯度,如“上衣纯白,领口镶一道黑阔边袖长及肘部宽四寸,长裤纯黑,教官下缘向外开八寸叉口,宽阔镶白边一道”2;“高”强调色彩的亮度,“高白丝袜上隐隐有几处柿子的污迹”3。这种构词方式展现出色彩语汇在命名时的规律性与逻辑性,遵循着严谨的构词系统。

2.3注明色彩来源的命名方式

民国时期外国色彩的传入,极大程度的丰富了服饰色彩语汇词库,这类色彩在命名时通常保留了其产地或原料名称,如当时最为有名的用阴丹士林染料制成的阴丹士林色布;同色系下用染料名称区别色彩的“乌元”、“精元”;以人名命名的“哈丁蓝”、“普鲁士蓝”;注明产地的“西洋桃红”与“法国蓝”,这种称呼方式让色彩辨别时更为清晰明了,如表2-3所示。这些色彩词常在面料广告或者新款服饰介绍中出现,如“白夏布衣裙,最时髦的便是在领圈、胸肩和袖口裙上,用西洋桃红挑花线,挑了许多蝴蝶和小花”4用新颖的词汇描述服饰面料,给面料增添了一丝神秘,让服饰更具吸引力。

2.4模糊命名方式

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西方色彩学知识的传入,为该时期色彩语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在使用的过程,国人对于色彩知识的“生搬硬套”使得在称呼色彩时,出现了一些模糊的叫法,如在表述胭脂的涂法时提到:“普通人适合淡而鲜艳的色彩,皮肤带绿或灰,却可以用深红带紫的色彩”5。吴嘉白在《色彩法纲要》6中整理出的色彩新名称,如表2-4,从中也可以看出人们一味的追求色彩语汇在命名时的科学性,从而出现了许多模糊的称呼方式,让色彩语汇显得十分生硬。

3.结语

服饰色彩语汇作为民国时期服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出当时人们对色彩的客观认知,其流变轨迹揭示了隐藏在色彩语汇下,人们文化思想的转变。在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开放与包容为该时期色彩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服饰草案》中对西方服饰设计的认可,使得国外色彩在国内流行,丰富了国内色彩语库。印染技术的革新,为传统色彩注入了新活力,不仅是增添了新的服饰色彩,也为增添了新的色彩名称。

综上所述,服饰色彩语汇具有典型的时代性特征,研究传统与新兴服饰色名命名的规律,能够为现代流行色彩名称的选用提供借鉴价值。将隐藏在色彩语汇下的民族特色与人文情感寄托于新色彩中,便于大众接纳,让新色彩更便于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惠娥,程冰莹,崔荣荣.近代江南民间丝绸的色彩流变及其诱因[J].丝绸,2009(10):47-49.

[2]葉浅予,《夏季新装》.《玲珑》1931年第1卷第19期,665页

[3]红蕉,《装饰与情感》.《家庭》1922年第7期,1-6页

[4]柏悲秋,《长沙装束谈》.《家庭》1922年第7期,1-18页

[5]一笑,《怎样涂胭脂》.《玲珑》1934年第4卷第4期,1943页

[6]吴嘉白,《色彩学纲要》.《艺术评论》1924年第71期,4-6页

作者简介:

张馨月(1996-12),女,山东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通讯作者:刘瑜,1970,女,教授,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东华大学 上海 200051)

猜你喜欢
语汇构词命名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走出围城路途遥 与时俱进效率高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过足官瘾
官瘾成癖
英语学习小讲座之十一·英语单词的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