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朱熹之“持敬”思想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2021-06-11 01:00黄思琦
锦绣·下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现代价值朱熹

黄思琦

摘要:朱熹所提出的“局敬”与“穷理”互补的道德修养论,在他的伦理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朱熹的“持敬”思想作为切入点,剖析了“持敬”思想的内涵,以及此思想对现代社会和个人道德建设的价值与启示。

关键词:朱熹,持敬思想,现代价值

朱熹所构建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入了佛、道两家的思想。先秦儒家思想中的“敬”多为恭敬、尊敬的意思,但朱熹继承和发挥了二程“敬义夹持”“格物致知”的思想,集中论述了“局敬”和"穷理”互补的修养方法。

一、朱熹“持敬”思想的内涵

朱熹的“持敬”思想主要包括“主一无适”、“整齐严肃”、“此心常惺惺”、“此心收敛不容一物”。

一方面,外表要“整齐严肃”。朱熹在《朱子语类-卷十二》中说:“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则所谓直内,所谓主一,自然不费安排而身心严肃,表里如一矣。”朱熹认为,外在的整齐严肃会影响人们内心的持守,只有内外都用“敬”来统筹,才能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熹还针对外表提出,坐就要端正稳重,站则要肃穆整齐,眼睛看人见物要光明磊落,走路要稳重踏实,手要毕恭毕敬,说话要适可而止,气质神态要严肃认真。

另一方面,对于内在要求,一是要“主一无适”,即要人们精神专注于一,不要有所游移。二是要“此心常惺惺”,也就是说要时常提醒自己保持谨慎、恭敬的内心,如果人们能够常常自省,保持内心的清明,那么在做事时就能“持敬”,即使不立许多规矩,依然能够举止合乎礼仪。三是要“敬义夹持”,即主张把内在功夫和外在实践结合起来,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敬义夹持”的意义,指出“敬”与“义”相结合,用“敬”来主宰内心,用“义”来规范行为,这样行为举止才能表里如一。

二、“持敬”思想的具體要求

1.涵养须用敬。朱熹所言涵养,是要用静坐来培养义理之心。朱熹说“当静坐涵养时,正要体察思绎道理,只此便是涵养。”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不免会受到私欲的作用而沉沦堕落,静坐可以使人暂时与纷扰的生活相隔离,从而换起人的义理之心。但静坐并非是涵养义理之心的充要条件,而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要使此契机实现,关键在于坚持持敬。也就是要先“克己”,只有经常“克己之欲”才能使内心的"敬”更加纯洁,只有道德主体学会“克己”,才能消除内心萌发出来的欲望,从而达到“克己复礼”。所以,从自身的涵养来讲,要修炼自己的内心,就要学会“持敬”,使自己的内心保持湛然纯洁,使得“天理”常明。

2.穷理以持敬。所说的“穷理致知”,就是“格物致知”。正如其所言:“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人心皆有知,天下万物也皆有理,但是“心”唯有通过“格物”才能真正认识事物之理。对于道德修养而言,朱熹认为“局敬”和“穷理”是相互促进的,只有加强道德主体的内在修养,才能穷尽对“天理”的认识。

3.动静皆持敬。“持敬”要“贯乎动静语默之间,而无一息之间断。”也就是说读书的时候心要在书上,做事的时候心要在事上,人们要从内心就保持专注,而在外在的行为上就更加不能妄为。虽然持敬静坐可以涵养义理之心,但人毕竟不可能逃离日常的生活,无法终日静坐。所以,涵养也需要有动有静。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时候,“敬”就具体表现在处理事情的态度上面,不能为物欲所困扰,不能陷入自利斗争之中,要对自己有道德约束,即自律。在朱熹看来,“持敬”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自律,人的内心由“敬”来主宰,就会感到内心的安定。

三、朱熹“持敬”思想的现代价值

当代的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在传统的社会规范逐渐丧失约束力的同时,新的社会规范却尚未建立完全。国民的社会公德淡漠、价值观的变异、功利拜金主义盛行等等社会现实问题,亟待我们直面和解决。

1.对当代中国伦理建设的价值

朱熹的“持敬”思想指出人们首先要“克己”。无论身处何地、做何事,都应该“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时刻保持一种“谨慎”、“持敬”的状态。朱熹说过:“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心若不存,一身便无所主宰。”所以人不能失掉本心,要在心中“持敬”,时刻警醒和反省自己,以公正严谨的行为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感。

朱熹的“持敬”思想对现代的道德教育也是有所借鉴的作用。朱熹所提的“敬义夹持”观点,表示人们的心中要时刻提醒自己遵守道德原则,在实际行动中要严格按照这些道德原则去行动。社会所制定的道德标准,应该是符合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而非脱离社会实际的空乏理论。所以,道德教育应该结合“敬义夹持”的观念,教育道德主体要用“敬”去时刻提醒自己的内心,同时用“义”来指导具体的实际行动。

2.对个人道德修养的价值

现在是一个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横行的时代,朱熹的“持敬”思想并不是让人们空谈心性修养,而是让人们去坚守自己的道德良心和良知,去发挥道德自律的作用。朱熹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以“敬”来要求自己,这样才能萌发“善端”,并将道德力量“扩而充之”,以达到“仁”的标准,“至善”也是人们所追求的最高的道德目标。

虽然人们的道德观念会随着时代而变化,但理应坚持“仁、义、礼、智、信”这些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准则。要坚守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需要“此心常惺惺”,时常在内心提醒自己、告诫自己,保持内心的澄明。朱熹的“持敬”思想实际上就是道德自省、自律重在用心于内,时常检讨自己的行为,只有每个人都能在心中建立一个“道德法则”,心中保有道德底线,社会风气才能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朱熹,吕祖谦.朱子近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朱贻庭.中国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周宝江.朱熹持敬思想的现实解读[J].武汉学刊.2010(03):31-34

[5]李月芳.浅析朱子“持敬”说的理论渊源[J].大众文艺.2010(06):148-149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0)

猜你喜欢
现代价值朱熹
朱熹“撤广告”
春日
朱熹“撤广告”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廉政思想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全球化背景下中原华商文化的现代价值
朱熹治足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