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领域“拍蝇”力度持续加大

2021-06-12 01:59
清风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村霸腐败问题保护伞

文_本刊记者

除恶扫黑“扫”掉一群苍蝇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要求,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形成长效机制。

河南郑州巩义市查处市看守所原副所长祝钊群一案就是这样的“拍蝇”案例之一。据《河南日报》报道,祝钊群履历丰富,工作后积极进取,曾多次被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然而,随着年龄增长,祝钊群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逐渐开始接受当事人的宴请、礼金,并参与一些赌博活动……他的心灵慢慢被腐蚀,三观发生了扭曲。

2018 年5 月,河南省和郑州市纪委监察委交办、河南省公安厅督办的“3·28 扫黑除恶专案”犯罪嫌疑人陈某某因涉嫌开设赌场罪被羁押于巩义市看守所。祝钊群作为当时的管教干部,收受陈某某的朋友于某某、杜某某等人提供的财物,帮助犯罪嫌疑人传递消息并泄露案情,为不法分子逃避处罚提供便利。祝钊群的违纪违法行为被郑州市纪委监察委发现。同年6 月25 日,巩义市纪委监察委决定对其立案审查调查,并对其采取留置措施。

查处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祝钊群后,巩义市纪委监察委一鼓作气,接连告捷。2018 年8 月,巩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警察大队科技中队原科员白天玉存在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巩义市纪委监察委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18 年8 月,瑞华工贸公司党支部党员马静存在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巩义市纪委监察委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2018 年9 月,巩义市公安局查处了米河镇水头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李应周等人涉黑案。

巩义市纪委监察委同步立案,同步查处,深挖案件背后的“保护伞”和腐败问题。2018 年9 月,巩义市纪委监察委责令鲁庄镇李窑村原村委主任李守运辞去村委主任职务,同时成立专案组,抽调骨干力量,对李守运涉黑团伙背后的“保护伞”展开调查。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反腐败、基层“拍蝇”和打掉黑恶势力“保护伞”结合起来,从问题线索入手,坚决查处黑恶势力背后的腐败问题,严肃惩治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

中央纪委网站数据显示,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收官之年,仅在2020 年1 至11 月,全国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2.96 万起,给予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党纪政务处分2.54 万人,移送司法机关2383 人。截至2020 年10 月底,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111 起案件中,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4100余人。

对“村霸”行为露头就打

在个别基层,一些“苍蝇”甚至嚣张跋扈,被人讥讽为“村霸”,他们往往与黑恶势力纠结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广大群众造成了严重危害。对这类“蜕变”的基层干部,露头就打。

“个别地方监管缺失,对村干部的村霸行为客观上造成放任,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村干部‘村霸’的嚣张气焰。”《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称,甚至一些上级部门视而不见,同流合污,为村干部“村霸”大开方便之门。更严重的是,个别村干部、乡镇干部甚至是执法部门人员为“村霸”充当“保护伞”,从中进行利益交换。

因此,要对“村霸”行为露头就打,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近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集中整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问题,坚决铲除村霸“保护伞”,取得明显成效。

绝不给“村霸”生存空间和政治舞台!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副研究员高波在《中国纪检监察报》撰文表示,严肃整治农村选举中的歪风邪气,全面铲除“村霸”的生存空间和政治舞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地方政府须严把村委会选举的候选人审核关。特别是对政治素质、群众口碑等严格审核,坚决不给涉“霸”、涉黑等人员“打路条”。其次,对选举过程精准监督。将“选风选纪”纳入纪检监察日常监督和巡察重点内容,从严查处贿选和选举舞弊等行为,并坚决打掉“村霸”背后的“保护伞”。第三,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将农村资金资源资产的使用配置等置于阳光之下,营造不能“霸”的制度环境。

大力扑灭医疗领域“苍蝇”

医疗领域腐败现象频发,深为广大群众所痛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孙菊在《人民论坛》撰文指出,医疗腐败是指医疗卫生领域的相关参与方滥用公权力,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的行为。这些参与方包括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险的行政管理人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保险经办人员、医药企业等,甚至有时患者也是腐败参与者,如医患合谋的欺诈骗保。

孙菊教授指出,因行业特殊性以及制度不完善,如药品耗材流通环节过多、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不完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不科学、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等,医疗行业相比其他行业更容易发生腐败现象。医疗领域腐败推高了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加剧“看病贵”问题,是对医疗卫生资源和医保基金的极大浪费。

对医疗领域的“老虎”“苍蝇”为祸的腐败现象,党中央高度重视,纪委系统更是从不手软。医疗腐败问题成为多年来中纪委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从中纪委多次高度关注医疗腐败问题可以看出,医疗领域的反腐已经在全面深入进行中。

中纪委十九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解决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决查处医疗机构内外勾结欺诈骗保行为,建立和强化长效监管机制”;中纪委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到,“要坚决查处医疗机构内外勾结欺诈骗保行为”;中纪委十九届五次全会又要求,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医疗反腐同样也是成绩显著,打掉了一大批医疗领域的“苍蝇”。比如,据媒体报道,广西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纪委书记张超雄介绍,广西纪检监察机关“十三五”期间立案查处医疗卫生系统案件4000多件,其中涉及各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约2500 件。在这近2500 件医疗机构案件中,近50%违纪违法人员是掌握药品、医疗设备等采购资源的县级以上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领导、科室或部门负责人。

2020 年12 月25 日,广 西卫健委发布了医疗反腐新规《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医生收回扣2000 元即可处分并暂停执业,该规定自2021 年1 月起施行。张超雄表示,本次的新规定是目前广西最严格的一次。

“在医疗领域反腐败,只有强调制度执行刚性,不打折扣地严格落实到位,才能充分发挥制度作用,起到反腐效果。”孙菊教授表示,因此,必须强化制度刚性,坚持全覆盖、零容忍,将这些“苍蝇”与“老虎”一起打。

猜你喜欢
村霸腐败问题保护伞
严查黑恶势力“保护伞”
着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从源头遏制“村霸”
浅析新时期电力企业财务稽核工作
为小朋友们撑起“保护伞”
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的特点、成因及治理对策
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