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研究

2021-06-15 03:39蒋亚华周力行杨雨刘宇董蓉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宿迁市景观设计

蒋亚华 周力行 杨雨 刘宇 董蓉

摘 要:该文以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振友村茆庄为例进行景观设计研究,在贯彻国家、省、市对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切实考虑小镇现状问题,力求改善小镇人居环境,提高景观质量和改善村庄面貌,达到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提升村庄吸引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效果,为农业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宿迁市;景观设计;农业特色小镇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8-0004-03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Maozhuang, Zhenyou village, Xinzhuang Town, Suyu District, Suqian City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landscape design. On the basis of implementing the relevant policies of the country, provinces and cities o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e should earnestly consi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mall towns, strive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small towns, improve the landscape quality and the appearance of villages, so as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villagers, enhance the attraction of villages,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with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Suqian City; Landscape design;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Town

所谓农业特色小镇,是指以特色农业方面的产业为依托,体现绿色生态、美丽宜居、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从而打造具有农业方面比较明确的特色产业、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的发展平台空间。通过构建“产、人、城、文”四位一体、农旅联合协同发展的综合体,再以新理念、新载体、新机制推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平台,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非常有效的路径[1]。

宿迁市于2017年3月正式启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全市自相关政策颁布以来,一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筹建,根据宿迁市城乡发展的目标要求,打造了一批具有辨识度、具有明显地方区域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农业特色小镇[2]。比如,下辖泗洪县突出生态发展的特色优势,立足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发展,谋定而后动建设,从而确定了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路径,把县里的四河乡生态经济示范镇、临淮渔家风情古镇、柳山稻米小镇等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作为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对象,全力推进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寻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再如,洋河新区仓集镇河西村以农业农村发展为基础,以保障农民收益为重要核心,通过大力综合开发集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文化元素,探索能与三产高度融合的乡村发展新途径;而宿豫区新庄镇作为水乡,优势得天独厚,进而探索集产业化、生态化、文旅化、体验化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区。

众所周知,农业特色小镇往往更多注重的是地方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了景观营造的问题[3]。本文以宿豫区新庄镇振友村茆庄为例进行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设计有关研究,以期为农业特色小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振友村茆庄位于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的南部,西距离中心城区约有7km,北距离镇区约为3km,根据计算处于镇区10min辐射圈内。茆庄作为镇友村下辖的自然村庄,地理位置在于镇友村的西北部,距离中心城区约为12km,北面通过幸福大道、S324省道及宿迁市中心城区相连,车程不到20min。此处规划用地约有36hm2(不包括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城市道路、农田等),其中可利用的开发建设用地约为14hm2。

2 研究背景

2.1 国家级层面 “美丽中国”这个名词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概念,大会第一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强调务必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各方面紧密结合。并着重提出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必不可少的一分子。习近平總书记指出,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和不牢固的[4]。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也特别强调提出,应该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努力把江苏建设成经济强、环境美、百姓富、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2.2 省级层面 2016年,江苏省委1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强富美高”新农村的意见》中指出:应该把推动新型农业特色城镇化和“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重视起来,双轮驱动、互促共进,从而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5]。

2.3 市级层面 从宿迁市层面看,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曾经提出,更大力度推进农业特色镇村建设,可考虑强化产业特色、挖掘人文特色、保留风貌特色等元素,为重点打造一批魅力特色乡镇和若干特色村(居)做铺垫。市政府的工作报告也要求建设农业特色小镇,打造农业特色乡镇。筛选一批有基础的乡镇,在景观、建筑、人文等方面提升辨识度,保证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2.4 区级层面 在区级层面上,农业特色小镇建设贯彻“五个一”目标,包括:“一个靓丽的镇区入口、一个精致的示范街区、一个宜居的住宅小区、一个整洁的特色村庄和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在农业特色村建设规模上,首批进行“7+6”试点(7个整村推进、6个改造提升),真正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村庄规划和产业规划一起做;坚持整村推进和改造提升一起推;坚持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一起转;坚持自建和代建一起建。

3 景观设计

3.1 设计范围 设计区域振友村茆庄地处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的南部,是属于典型的近郊型村落(见图1、图2)。

3.2 设计点概况 设计地块范围内总体地势平缓,多为平坦地形。地块四周为农村农田,中部有大面积的蓄水,且区内水网互相联通,生态环境总体较好。振友村包括11个自然村庄,现有居民人数3646人,分散于745户,现有村民547人,125户处于规划范围内。村庄用地性质是以居民居住为主,大面积农田分布于村莊北侧,只有少量的公共设施分散于村庄之内。在建筑方面,北方村落的特征体现明显,以独院式1~2层建筑的住宅为主,建筑整体形式较为简洁,整齐地排列形式,大部分来自20世纪90年代的建设,总体呈现出破败感。

3.3 设计目标 本设计拟以“幸福式生活,水岸式花园”为设计的主题,以杉荷园景区作为凭借依附,以充分发挥茆庄的整体区域旅游发展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未涉及目标,打造文化展示与旅游示范村,进而实现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居住环境优良的美丽乡村[6]。

3.4 设计思路 本设计以保护好现状资源为原则,打造生态村庄的环境宜人画面,做好水体和山林的文章,尊重现有的水系和植被布局,通过梳理水系及绿化系统规划,形成具有明显生态特色的村庄风貌;再结合充分挖掘地方乡村文化内涵及本土产业的特点,打造集生态、休闲、旅游、文化、区域特色明显的村庄[7]。

3.5 设计方案 在总体设计结构上,本着“以人为本、生态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理念,考虑村民自身的实际需求,除了注重乡村的个性打造规划以外,还特别注重天人合一,自然与人工的结合,体现在居民建筑与环境的整体融合。其次,梳理村庄原有水系,本着沟通活化,保留水体的原则,把原先水系难以沟通、缺乏梳理的沟渠、池塘进行有机疏通,让死水变成活水,加强流动性。在滨水景观步行带布置上,步行道的开端作为入口广场,依托茆庄内原有丰富的水景,设置相当数量的亲水步行道,从而将主要景观区与各个组团中心有机连接,满足游客对亲水性的要求。通过连接各个组团景观节点,更好地满足种植浅水藕及采摘、观赏的需求,不仅为茆庄的公共服务带提供美丽宜人的乡村景观,而且与车行道没有直接关联,为乡村内部提供了一个安静又安全的步行道路系统。

本次规划设计的另一着力点是强烈的组团邻里特征体现,规划结构为“一心、一带、多组团”,即:1个公共服务中心,1条滨水景观带,8个村民居住组团(见图3)。公共服务中心周围分布着居住组团,利于村民共享公共设施,共享村庄中心景观,并且每个组团拥有组团绿地,以及在结合组团绿地区域建有相对独立的小片区停车场,切实考虑村民的生活需求。在宅前绿地就近设坐凳座椅等小品设施,配置小型庭荫树,引导居民主动参与更多的村庄日常活动,为村民交流、休憩提供更加便利可行、舒适宜人的环境与设施,从而增进村民间的邻里关系,让村庄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8]。

4 结语

本文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实施背景,选取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振友村茆庄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缺村庄缺乏管理与整治,宅前庭后,村道塘边,垃圾成堆、鸡棚鸭舍比比皆是,无人问津以及现状住宅大部分表现出比较陈旧破败,房屋排列过于整齐、风格单一、乡村居民点建设拆迁量大、村庄内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等问题,在农业特色小镇乡村景观设计中,根据实例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努力打造“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特色田园小镇。

参考文献

[1]朱哲.全域旅游视角下农业型特色小镇案例研究——以美国纳帕谷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36(10):106-112.

[2]吴奶金,陈高威,林珊,等.基于新型业态变化的农业特色小镇理念与构建[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1(3):7-12.

[3]蔡宇超,唐依依.江苏农业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研究——以岔河镇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8(05):34-39.

[4]门坤玲,鲁晓军.美丽乡村系统化营建的设计方法探析——以无锡阳山镇实践为例[J].装饰,2017(04):90-92.

[5]闵学勤.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05):55-60.

[6]王玮,黄春晓.江苏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现状与路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2):315-319.

[7]苏斯彬,张旭亮.浙江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实践糢式探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6(10):73-75,80.

[8]杨梅,郝华勇.农业型特色小镇建设举措[J].开放导报,2017(3):85-88.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宿迁市景观设计
宿迁市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
宿迁市创建“三四五”工作法,画好侨界同心圆
宿迁市 健全完善森林防灭火工作体系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宿迁市农业发展需“三方突破”
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