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艺节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2021-06-15 17:58柳珊霍连彬
高教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奇葩说高校思政教育

柳珊 霍连彬

摘  要:文章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切入点,对以大学生为主要收视群体的现象级综艺节目《奇葩说》受众进行了深度访谈和节目评论的文本分析,发现该节目通过种种方式对大学生观众的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方式对当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价值观引领教育有着较好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奇葩说》;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7-0070-04

Abstract: Based on social learning theor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n-depth interviews and text analysis of the audience of the phenomenon-level variety show I Can I Bibi, with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viewing group,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program has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 These methods have good reference and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ideological, political and values leading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 Can I Bibi;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learning

價值观是社会发展的思想指导,价值观引领更是高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我们在价值观引领层面难以深入。

近年来,网络媒体使用率的快速提升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等产生了深远影响,[1]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价值观引领教育提供了新的启发与路径。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数据显示网络综艺节目已成为网络观众最喜欢的节目类型,占比高达46.8%,其中15-24岁的年轻人是综艺节目的主流收看群体,占比高达53.2%,大学生人群正是这个年龄段的主要受众。[2]在当下网络综艺节目中,爱奇艺打造的《奇葩说》以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风格、极具讨论性的价值观议题成为我国网络综艺节目中的现象级作品,截止2019年3月,《奇葩说》五季节目的总播放量达到28亿,新浪微博中《奇葩说》话题的讨论达到701.8万,话题阅读量达81亿;同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群体是《奇葩说》的主要受众,比例高达72.9%。[3]《奇葩说》作为一档以价值选择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影响方式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怎样的启发,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价值观虽是抽象的,但是必须通过具体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试图阐明人在社会环境中如何学习示范行为从而形成和发展其个性特点的社会学习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大学生的价值观学习过程。[4]该理论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提出的,它包括观察学习、交互决定、自我调节、自我效能论等环节,阐明了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进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特征。[5]

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对《奇葩说》及其大学生观众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以滚雪球和网络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目标选定,即先在个人社交圈中通过滚雪球抽取若干观众,再从《奇葩说》官方微博、贴吧中随机抽取剩下名额的观众;访谈方式则是线下实地和线上访谈相结合,共访谈了28位观众,其中男性8人,女性20人,硕士学历11人,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7人,各受访群体比例基本符合该节目大学生观众的构成比例。同时本文辅之以文本分析法,以《奇葩说》观众在节目下方的留言文本为分析研究对象,探究《奇葩说》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和方式,进而获得了以下发现。

一、关注观众主体需求,树立多元榜样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和个性特征明显,单向的、以高校自身为主体的不顾大学生自身需求的说服模式并不能起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培育效果,甚至可能引起他们的抵触心理。而《奇葩说》是完全的观众视角、关注最广大的观众需求进而确定节目辩题,起到了极好的收视和接受效果,并通过为观众树立榜样的方式对观众的价值观结构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关注受众诉求层面来说,《奇葩说》力求从多数观众的需求出发来选择节目辩题、遴选参赛选手,使得节目最大限度满足了不同兴趣、不同特质和行业的观众的多元需求。在节目话题上,《奇葩说》在新浪微博、百度贴吧等各大网络平台通过网友投票收集辩题,辩题覆盖民生、婚恋、生活、职场、商业等领域,如“结婚要不要在意门当户对?是选择大城市的房还是小城市的床?高薪不喜欢和低薪喜欢的工作选哪个?”等等。多元话题背后既是对青年观众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选择的考量,也是对他们情感、职场、生活等多种诉求的咨询、心理共鸣甚至是情感宣泄的满足。在参赛选手上,《奇葩说》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了观众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选手们来自主持人、教师、学生、专业辩手、艺人、网红、作家、企业家等各个领域;不同的职业背景和阅历决定了选手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视角,既可以让辩论迸发出更为多元的观点,也可以满足大学生观众对不同行业的了解与接触意愿。

从为观众树立榜样来说,《奇葩说》为传统价值观念里的“奇葩”提供了一个彰显自我价值与表达观念的出口。大多数节目辩手在自身领域里都是行业内的优秀代表甚至佼佼者,对大众而言是了解其行业信息与魅力的入口,借助《奇葩说》的节目势能,他们成为行业内外共同的学习榜样。观众通过这个渠道了解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立场,促进了他们对多元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

多元化的辩手在节目中发挥的正是班杜拉观察学习中榜样的作用:面对形形色色拷问价值观的辩题,他们会从不同侧面的价值观进行考量,以多种立场和视角解析同一个问题并展开思考和讨论。辩手辩论的过程实际上是在通过辩论的形式向观众提供多元化思考的示范,从而启发观众尊重多元价值观、不要因为传统的思维定势和个人偏见而妄下价值层面的是非对错判断。观众作为观察者,会将辩手在节目中展现的“从不同的视角、思维和立场思考问题,尊重多元价值观”的符号表征作为今后自身的行为观念和指南。比如在辩题“我没有上进心有错么?”中,出于人生应该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求力意志思维定势,多数观众选择了正方(有错),而反方辩手臧鸿飞结合自身经历表示,东京堪称世界上最有上进心的城市,埃塞俄比亚可以说是最没上进心的国家,但是在后者一天看到的笑脸比在东京看到的两周都多。他从幸福感的角度出发告诉观众,有上进心未必就是我们预想的幸福状态,甚至可能是幸福的阻碍。并补充“生活方式是多元化的,我们可能低看了生活中的弱者,他们选择了普通的生活方式,用强者的价值观判断评价弱者的生活并不可取。”马东更是分析了多种心态与人生的关系:“不是说做事就是因为上进心,也可能是因为好奇心,用多元心态面对生活会发现目标以外的快乐。上进心不完全等于能力和智慧,兴趣才是上进心的前提。”二人的独特观点引起了观众对上进心的重新思考与定义,最终该场辩论也是以反方逆转11票取得胜利。

二、自我效能提升——增强观众理想成就信心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以及情境条件。[5]

《奇葩说》网络观众对节目的经验接触是通过线上观看行为进行的,因此亲身参与性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以及情境条件因素无法对观众的自我效能判断产生影响。而大学生观众一般缺乏直接的社会工作与逐梦经验,这导致他们缺乏直接的行为成败经验来对理想成就与金钱物质间的选择做出自身的效能判断,因而替代性经验,即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和言语劝说成为大学生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进行自我效能判断的主要经验来源与依据。

《奇葩说》的辩手虽然名曰奇葩——看似玩世不恭、言辞犀利又嬉笑怒骂,但每一位辩手背后都拥有某些令人钦佩的特质与感人的经历:他们都有着默默地坚持与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决心与毅力,舍弃安逸而为梦想打拼的一往无前以及如何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与现实博弈。譬如辩手范湉湉为了梦想做出不婚的觉悟;最佳辩手马薇薇在饱受重度抑郁症和网络暴力的双重折磨下仍坚持录制节目。在辩论中辩手向观众传递他们的经历与感悟,这些经历分享及他们在辩论中的建议与规劝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判斷提供了替代性经验,观众在辩手们身上看到了他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遇到的超于常人的困厄,以及如何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理想,从而通过何种方法以及多大程度的努力实现了理想追求。这些从社会大众中走出的“奇葩”选手通过自身努力和坚定意志的逐梦经历,为大学生观众追求自身理想成就提供了的经验性课程。

当被问到“结合节目中的人物经历,你觉得你是否有信心实现自身的理想追求”时,23位受访者明确表示自己对实现自己的理想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凭借自身努力协调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克服困难、坚定决心从而最终像辩手一样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位受访者直言:“我很喜欢的一个辩手是庞颖,她是耶鲁的学霸,辩论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学霸高高在上的感觉。她在比赛中发挥出色,但那时她刚入职,工作很不稳定,她是在一边与工作斡旋,一边坚持辩论这个她所喜爱的东西。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作为新时代知识女性如何去平衡自己的理想与工作。当你足够努力,足够去以真心对待理想和现实,这两者都会如你所愿。”一位刚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受访者更直接的表示了节目对他追求个人理想产生的影响:“我是有信心的,尤其考研刚刚上岸。我是双非工科生,三跨到了贸大金融专业,看《奇葩说》可能潜移默化的使我做了考研这个决定。”

三、替代性强化提升观众道德信念

德育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必要方式和组成部分,道德良心价值取向更是大学生规范价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奇葩说》通过对道德相关话题的讨论引发了观众对人类道德和人性的深度思考,并通过替代性强化增强了观众内心的道德信念。

从社会主义道德范畴而言,《奇葩说》的辩题涵盖了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四大范畴,其中大量辩题因为话题的两难抉择与辩手的激烈讨论引发了观众对人性与道德深入思考。譬如在“该不该阻止痛苦的绝症亲友放弃治疗?”辩题中,观众会思考亲人间的爱与亲情、死亡的意义、对病危者的关怀与鼓励以及对个体意志的尊重;在辩题“有后代和没有后代的博士,该选哪个进核电站抢险?”中,观众会在人道主义和家庭、子女的两难中挣扎。这些对道德和人性的思考是观众随着辩论的持续而主动进行的深度反思,这种主动地思考很好地体现了德育的本性——对人及人性关注的提升。

在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他人成功受到赞许的行为,就会产生增强同样行为和立场的倾向。[6]《奇葩说》中一场辩论的胜负最终判断标准是选手发言在一百位现场观众中获得的跑票数,所以选手发言所赢得的票数对网络观众而言是最直接和显性的替代性强化;隐性的替代性强化是现场观众以及辩手、导师嘉宾对选手发言的反应,比如遇到精彩的发言,他们会鼓掌激励或者面露欣赏赞叹、点头表示支持,这是观众可以感知到的来自节目的两种替代性强化。

在辩论中,坚守道德立场、体现人性温暖和良心的发言往往可以获得极大的支持和赞许,赢得有利的跑票数,这对观众坚守道德良心取向是一种有力的强化和激励。比如在辩题“该不该按下按钮炸毁贾玲的船去拯救其他百名船员?”中,起初因节目要求选了该方立场的蔡康永看到现场63位观众选了应该的立场,他在节目中第一次选择了“叛逃”自己的持方,并指出“我们按下按钮是作为,不按是不作为,而我们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是应该守住那个不作为。”蔡康永的发言为他赢得了18票的现场跑票数,一位网络观众在听完蔡康永的发言后评论道:“蔡康永说的作为与不作为非常好,不按是不作为,主动去按杀死贾玲是作为,人类应该守住不作为的底线,不作为说明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是遵从丛林法则。”

访谈显示,《奇葩说》在启发观众道德思考、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信念上效果明显,通过观看节目,大学生观众对自己内心的道德价值及准绳有了更高的确定性,能够尊重多元但不被外界干扰自身的道德判断,同时也能警示自身在道德范围内活动。在价值观取向上,28位受访者中25位表示对道德良心取向倍加推崇,他们都保持对道德立场和准则的坚守但谨防对他人的道德绑架;对节目中坚守道德立场的辩手给予和现场观众同样的激励强化和高度赞许。有受访者表示“《奇葩说》给我的感觉倡导的就是做自己,坚持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一切都是要在道德的范围内。”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奇葩说》在以下层面能够给当下的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一)关注大学生主体需求,尊重学生个体需求和价值

尊重多元性和个体诉求越来越成为当下大学生乃至教师们的普遍共识,而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到这一点,高校首先则应改变以往单向的灌输模式和教育者的主体态度,以平等姿态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阐述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应密切关注当下大学生的需求和热点。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问卷意向征集与网络投票等方式收集在校学生的关注点和需求,从而在思政课程的内容设置以及讲座分享等教育方式中围绕其需求进行调整和侧重。另一方面,《奇葩说》这类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取得巨大成功的节目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侧重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学习案例。

(二)充分挖掘和利用新榜样形象,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判断

《奇葩说》的辩手大多数来源于普通生活且多为同龄人,他们与大学生观众是一种微仰角的关系——节目中虽是榜样,但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学习和努力触及。并且他们身上都包含着常人眼中的缺点:肖骁和范湉湉的泼辣、马薇薇的刻薄、颜如晶的不谙世故,这反而使得这些榜样的形象更加鲜活丰满。其次,《奇葩说》对选手们进行了“真我”的挖掘与呈现,鼓励辩手从自身内核出发表达其真实想法,从而通过个体的真实表达,引起观众的共情、理解和尊重。比如辩手姜思达在节目之初就大方地承认了自己的同性取向,辩手肖骁也坦言“我的长相经过一定程度上的修改”,这种真实的自我展示不但没有引起观众的抵触和反感,反而赢得了观众的理解、敬重。此外,与学习者经常有固定交往且共同点、相似度较多的人,更容易成为观察者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所以大学生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中榜样的挖掘应回归大学生群体本身,从大学生群体及其日常学习与生活实践中以及与大学生有相仿年龄、经历等相似特征的群体中树立学习榜样。

《奇葩说》通过提升大學生观众的自我效能成功证

明了自我效能的提升在理想成就价值观中的积极效果。直接经验和替代性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判断最主要的两大因素。直接经验上,高校应该改变以往的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智育化模式,尊重大学生的个人价值选择意愿,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以获得直接经验的机遇和空间,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进行部校共建以及邀请社会企业进入高校宣讲并提供在校生实习工作名额,这些都是好的开端和尝试。在替代性经验上,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和加强榜样事例的传播力度,将类似于《奇葩说》中为理想追求而奋斗的榜样学生的事例作为替代性经验的主要挖掘和宣传点,通过校园媒体以及讲座分享、学生论坛等形式在高校中传播,从而为学生提供替代性的参考依据和精神支持,借助同群体的事例来提高大学生理想成就层面的自我效能判断从而坚定其信心。

(三)通过替代性强化增强大学生道德积极性和践行意识

德育的本性是提升对人与人性的关注,从而促成道德实践,而非单纯让学生掌握道德理论知识。《奇葩说》中对于道德问题的探讨和道德立场的强化奖励说明替代性强化是道德教育中可被有效利用的积极因素。运用替代性强化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和践行性,需要高校加强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和事例的激励与弘扬,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奖励机制;通过奖项设置、事迹宣传等方式加大对大学生中道德模范和榜样的奖励力度。通过正向激励强化,让大学生更加坚定内心的道德准则,当面临道德选择时,激发出更强的行动力。当学生因为道德援助而让自身陷入困境时,校方也应主动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做学生的后盾,避免让学生因道德义举遭遇负面的后果,这既是对当事者的负责,也是对其他学生的心理强化。

网络综艺节目在大学生的互联网生活中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奇葩说》作为当下最直击大学生价值观的一项综艺节目,其隐含的各种借鉴因素值得大家学习并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汪頔,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0(01):71-74.

[2]http://www.csm.com.cn/content/2017/04-26/1522583409.html[EB/OL].

[3]http://www.bigdata.ren/portal.php?mod =view&aid=582[EB/OL].

[4]宋珊珊.基于观察学习理论的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分析[J].科教导刊,2018(11):90-92.

[5]董大敏.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当代社会德育意义[J].理论界,2007(04):90-91.

[6]李晶晶.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述评[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03):22-25.

基金项目:2019年上海市教委高校领航计划课程思政项目“《媒介文化专题》课程”;2020年同济大学研究生院示范课程思政项目《媒介文化研究》;2020年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部校共建精品课程项目《媒介文化专题》

作者简介:柳珊(1972-),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媒介文化。

猜你喜欢
奇葩说高校思政教育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在线教育 老师“奇葩说”里找灵感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网络自制节目《奇葩说》的个性化节目形态分析
从《奇葩说》谈主持人的控场能力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网络综艺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如何“量产”《奇葩说》
《奇葩说》第三季发布会“马晓康”合体重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