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缓解青少年焦虑的心理援助技术与实践

2021-06-15 21:25王向丽
家长 2021年6期
关键词:缓解疫情

王向丽

摘要:疫情下的青少年,由于年龄和阅历限制,应激反应可能会很大;再加上居家隔离、网课的压力,现实期望值的失落慢慢都会显现出来,导致青少年出现或多或少的焦虑与恐慌,引起亲子关系紧张和家庭矛盾。作者跟襄阳市心理协会志愿者团队的同仁们一起,结合当下青少年出现的心理问题,分析典型案例,结合应激反应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心理援助。

关键词:疫情;缓解;青少年焦虑

疫情下,青少年出现焦虑和恐慌、迷茫和烦躁的情绪是正常的,我们需要让每一个孩子意识到,眼前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生命健康教育教科书。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科学防疫,因势利导地进行民族信仰和国家情怀的德育渗透。针对疫情下青少年出现的应激心理问题,襄阳市心理志愿者团队积极提供心理援助,进行心理干预。

一、倾听与共情

疫情期间,青少年的咨询或求助,主要是对疫情的恐惧、生死的探讨、学业的压力、亲子关系的紧张。初次的咨询,受访者都有“戒心”,倾诉的内容也会避重就轻。需要咨询师耐心“倾听”,和咨询者达成“共情”关系,“你和我”的亲密关系,而不是“我和他”的疏离关系,运用一些思维策略和行动策略。面对疫情,有的孩子情绪波动很大、程度更深,有的孩子“生理上”出现莫名的疼痛、颤抖、食欲不振、无精打采;“思维上”觉得自己记忆力下降、犹豫不决;“行动上”频繁洗手、焦躁不安,这些都是面对疫情产生的应激反应。针对青少年认知有限、意志薄弱、承受力有限、行动力低效,我们咨询师要采取有效的心理援助技术。

二、安抚与疏导

青少年富有青春活力、樂善好学,对音乐、绘画、阅读有很高的兴趣与潜质,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青少年进行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音乐”减压,放下“烦躁”情绪

“心理音乐减压”是人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边缘状态下的一种身心深度放松的心理减压方法,利用音乐想象技术,使人产生心理上的“高峰体验”,感受自我生命的美感和意义,丰富内心世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音乐减压的过程中,引发青少年丰富的视觉想象、色彩感觉、形象感觉、运动感觉、触觉和味觉等感受。让青少年在音乐联想中尽情地体验大自然和生命的和谐、美妙,在心灵上得到一段时间的洗礼之后,改变青少年消极负面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良好积极的生活状态之中,最终影响其对事物以及问题的态度,从更积极的角度去认识和对待现实生活中各类消极的信息,避开负面心理暗示。

(二)“绘画”疏导,调整“凌乱”身心

面对青少年的恐慌,我们引导他进行“动态绘画”疏导。可以用“房树人”原理,可以使用“曼陀罗”绘画技能,也可以不限制绘画内容。初期,有的孩子绘画简单凌乱,有的干枯无力,有的饱满丰富,有的枝干锋芒毕露,有的花与果累赘。我们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心理反应,引导其慢慢走出心理恐慌区,梳理画面的条理性,心理上不给自己加压,对家人不出现语言暴力。

(三)“阅读”疗法,提升人文素养

阅读是青少年拓宽视野的有效途径,阅读可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状态。通过阅读疗法,可以完善求助者人格,提升他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湖北文理学院张鑫老师对“阅读疗法”很有研究,阅读疗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

三、激励与指导

(一)敬畏生命,提升生存能力

疫情期间,活动空间受限制,青少年也要积极地适应目前的生活节奏和模式。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不无限制地熬夜。青少年以学业为主,要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制定短期任务和目标,当天任务认真落实。天灾人祸面前,如何生存?生活物资的采购不像平时那样方便快捷,要调整、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望,简单的物质生活也是一种经历。虽然交际场所受限制,但是也可以通过网络,保持朋友之间的感情。青少年首先要学会“爱自己”,不产生网瘾,更不能厌烦父母的劝诫,乱发脾气,赌气乱跑,不顾家人担心,轻言放弃生命。学会爱自己也是一种能力和好的心态,爱自己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担当。每一个生命因疾病而逝去,都是全人类的集体无奈;每一个生命因医疗受拯救,都是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教育,需要让每一个孩子更智慧地辨析个人与自然的因果,深刻把握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学会保护自己和家人。

(二)享受磨砺,规划价值人生

教育即世界。每一次对疫情的抵御,都是人类面向自然灾害的抗争。我们今天带领孩子们面对疫情的抗争,就是在引导每一个孩子,如何去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今天的世界,就在他们闪动的双眸中;未来的世界,就在他们成长的心田里。我们咨询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他们憧憬自己的理想,思考人生的意义,获得稳定感和掌控感。有“强迫症”的孩子,引导他“做减法”;有“消极”意识的孩子,引导他“做加法”。让孩子们意识到:生命有限,时间宝贵,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力量强大才能更好地爱家人,要为祖国做贡献!所以,要合理规划每一天,使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充实、快乐、有意义。

(三)感恩回报,坚定信仰民族

李兰娟院士告诫青少年,经历疫情,重塑信仰,给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希望国家把福利最先给治病救人的一线科研人员、保家卫国的军警战士。青少年们应该时刻明白:在这场全民参战的疫情阻击战中,“中国精神”为全世界人民竖起了一面前进的旗帜。以84岁高龄钟南山院士、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科研人员、无数医护人员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党员冲锋在前。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逆行冲锋在战斗的最前沿,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着一首首生命的赞歌。我们的青少年更应该树立国家信仰,感受到民族大团结的力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气魄。

疫情肆虐全球,我们的青少年深知,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医护人员在一线与时间赛跑,八方支援汇集疫区,中国积极分享医疗心理和资源,救援他国,彰显大国风范。作为心理咨询师,助人自助,我们是他人生命的疗愈师,自己也需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习。用爱心、人格去影响青少年,驱除受援者的不良情绪,走出疫情下的焦虑和不安,让我们的生命健康教育和社会责任意识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焦文燕.COVID-19疫情期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及处理[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2).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缓解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疫情中的我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帮助缓解幼儿依恋行为初探
试论音乐治疗在缓解教师心理压力中的运用
有机肥对桃幼树铬胁迫缓解效果的研究
光动力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缓解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