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来尝! 这里有全国金奖草莓

2021-06-15 02:58
农民科技培训 2021年5期
关键词:哈密瓜灯塔套种

上海农灯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春风拂面暖人心。近日,第19届中国(句容)草莓文化旅游节暨中国精品草莓擂台赛落下帷幕。在这场全国草莓产业交流盛会中,素有嘉定“草莓之乡”美誉的灯塔村,选送了新品种“越秀”和传统优秀品种“红颜”参赛,并摘得金奖。

上海市嘉定区灯塔村位于上海的西北部,与江苏太仓接壤,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说起草莓种植,还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说起,当时都是村民在自家门口少量种植,种植模式还不是现在的大棚草莓,而是露地栽培,草莓品种以丰香为主,成熟期是每年的4月到5月,采收时间短、产量低、收益少。灯塔村为了鼓励农民种植草莓致富,在上海市、嘉定区有关部门及附近工业区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农灯”草莓生产基地。30多年过去了,灯塔村的草莓已经形成了产业链,草莓成熟期从12月至次年5月,采收时间长,产量高了,草莓品质也越来越好,自然收益也就高了。2014年,灯塔村荣获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称号。

上海农灯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正位于灯塔村草莓基地内,自2002年4月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本地草莓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推动草莓特色产业发展。现拥有设施种植面积1065亩、400余平方米标准化教室以及电子屏、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能同时容纳100人以上培训,社员286户,带动周边农户150户以上。

一、开创“引进+推广”,课程培训提升种植技术

上海农灯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田间学校高度重视对学员的培训,通过提升学员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水平,增强本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学校主要开设草莓种植技术培训班和哈密瓜种植技术培训班,每年培训不少于20次,培训人次不少于1200人。

为了丰富草莓品种,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学校共种植了10余种草莓,其中还有一些市面上不常见的白色、粉色系列草莓。种植甜玉米品种近10种。学校出产的草莓和甜玉米多次获得国家级比赛金奖。

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离不开农民田间学校专家的指导。农民田间学校的老师在田间地头对学员进行培训,“手把手教学”模式将草莓组培苗繁育在灯塔草莓基地内。农灯农民田间学校也因此获得“全国优秀农民田间学校”的殊荣。“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培养了一批乡村土专家,其中就有费雪英和蒋天华。

灯塔村在2007年、2008年共建立了765亩“农灯”草莓生产基地,费雪英作为村民组长承包了基地16.5亩土地,管理种植大棚18个,成为村里承包大棚最多的女性。费雪英在农民田间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种植技术与栽培水平,先后培育出“丰香”“红颜”“嘉宝”“天仙醉”等12个草莓品种,满足各类草莓控的喜好。2015年她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2019年荣获“中国草莓十大种植能手”、2020年荣获“上海草莓达人”的荣誉称号。费雪英还将自己的种植经验分享给前来咨询的种植户,带动了周边农户提高种植技术,将学校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实践推广,提升了农灯草莓的知名度。通过多年草莓培训与实际种植经验的分享,种植户提高了种植高品质草莓的积极性,也对种植草莓的发展前景有了更坚定的信心,他们的钱包也鼓起来了。

蒋天华作为当地草莓种植的带头人一直在研究推广草莓小品种的种植,根据草莓品质、产出效益、生长适宜性等指标选育出“嘉宝”这一品种,优化了本地区的草莓品种,满足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将小品种的栽培方法与种植技术通过田间课堂进行推广。

二、注重“技术+模式”,种植模式引领优质产品

草莓苗的植株较矮,合作社尝试套种模式来增加农户亩收益。通过育苗公司培育哈密瓜苗,待每年3月将哈密瓜苗移栽至草莓苗间,等到5月草莓成熟期结束,往上长的哈密瓜及甜玉米也即将成熟,这一套种模式合理利用空间生长,能够有效增加农民的亩收益。

农民田间学校引进草莓套种哈密瓜及甜玉米的模式,进行逐步推广,目前该模式已被周边地区广泛认可,无论是草莓、哈密瓜还是玉米的均因品质上乘吸引了大批客户群。

近年来,为不断改进和提高套种技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套种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每年开展哈密瓜种植技术的培训,邀请专家老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现场教学,同时开展田间种植竞赛、哈密瓜种植能手评比等活动,给学员培训带来了活力和动力。

三、深化“绿色+生态”,种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上海市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农灯农民田间学校致力于发展绿色农业,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于草莓园,在园内布置黄、蓝板、UV紫外线杀菌灯、防虫网等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有效地提升了草莓的品质。

农民田间学校通过草莓地套种玉米生态循环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来草莓—哈密瓜、甜瓜连茬带来的连作障碍。通过对玉米秸秆粉碎后,深翻入土,直接换填,达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目的,既减少了秸秆丢弃、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利用玉米根系发达的特点,减少了化肥使用量。这种模式有效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也丰富了种植户的套种模式。

农民田间学校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带动了更多学员走上了致富之路。据统计,2008年草莓亩产量为2280斤,亩收益为11400元,而到了2018年亩产量则提升为2796斤,亩收益达到了26600元。以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对种植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大的信心,振兴乡村的劲头更足了!

四、开展“组织+活动”,宣传品牌推广文化旅游

通过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学员们种植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纷纷将自家最好的草莓拿来草莓节。草莓节是农民田间学校草莓班培训成果的展示平台,也是对学员学習成绩的一次考核。

农灯草莓品牌的崛起,也带动了园区农业旅游的发展。为了让消费者买到放心安全的草莓,灯塔村农户发起“争做诚信‘莓农”的倡议,签署了“诚信农户从我做起”倡议书。草莓展示活动、花海巡友、DIY拼盘、定向赛、打卡空中草莓园等活动丰富了文化旅游的内容,让市民来到草莓园有了更多娱乐项目的选择,让草莓采摘成为了一项更有意义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草莓文化。草莓种植在灯塔村已不仅仅是第一产业,而是逐步发展成为了更具文化内涵的农事活动。

今年已经是第五届农灯草莓文化节,文化节的举办,扩大了农灯品牌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了品牌效应,使本地特色农产品发展有抓手、有平台,让更多人对农灯草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进一步丰富了休闲旅游文化。上海农灯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依托着灯塔村草莓产业的优势,为村民们送去技术、为游客们送去香甜,也如灯塔一般照亮着村民的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哈密瓜灯塔套种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甜蜜产业”
灯塔
引航的灯塔,始终在线
灯塔看守人(节选)
我最喜欢吃哈密瓜
我最喜欢吃哈密瓜
哈密瓜:乡间蜜罐
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