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延平区切花百合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1-06-15 19:56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花农百合花百合

延平区发展百合花产业已有30多年历史。近年来,延平区通过引导花农成立协会,在王台、峡阳、夏道、塔前、炉下等乡镇形成切花百合种植集聚区,引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打造了“延平百合”品牌,“延平百合”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

1延平百合产业现状

1.1延平百合发展史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中国各地多有分布,延平区是野生百合花集中分布区之一。野生百合有铁炮等16种,花多为白色,可观赏,鳞茎可食用、可入药。20世纪80年代初,地处茫荡山上的延平区宝珠村开始人工种植百合花,成功培育出多品种系列的百合花,并建设“百合园”,大力宣传和推广百合花。近年来,由荷兰引进索邦、木门等30多种,属东方香水系列百合品种,是鲜切花的高档材料,属于观赏花卉的极品。延平百合是延平区独具特色的花卉产业,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是福建省著名商标。

1.2强化科技支撑,优化产业布局

2011年11月延平区成立了区花卉协会,2012年6月成立了区花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花卉办,加强了对延平百合发展的引导和服务。相继制定了《百合鲜切花产品的分级标准》和《延平百合技术规范》。开展了“优秀种植户”、“十佳优秀客户”评选活动,组织百合种植能手大赛,积极开展百合花科技推介、项目运作、种植培训等工作,提升了百合花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了百合花产业的发展。

延平区依托王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地理优势,建立百合花生产示范基地,并辐射峡阳、塔前、大横、来舟等乡镇。利用水口库区人多地少的现状和库区后扶生产优惠政策,在樟湖镇建设智能温控大棚、在炉下镇建设百合花基质栽培示范园和“库区移民创业园”。形成向205、316国道沿线及库区周边地区延伸的可持续发展布局。

1.3加强设施建设,开拓销售市场

目前,全区有百合花栽培专用冷库83座,容积约11万m3,可冷藏处理百合种球3.5万箱,并同时进行百合种球发根处理1.75萬箱约1.24亿个球。建有遮荫降温、防寒保温大棚200多hm2,促进了百合花产业规范化发展。近年来,延平百合的销售市场不断开拓,在上海、浙江和福建省培育了较成熟的百合花销售市场,并形成了辐射全国120多个重要城市的市场网络。2013年成立的延平百合物流中心实现了中铁快运、航空、汽车运输、探索专业物流公司配送,保证延平百合高效快捷地进入各大销售市场。

1.4融合延平百合文化,促进延平百合发展

为了弘扬延平百合文化,2012年以来,延平区先后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延平区百合节、首届“东岭春晓”杯等百合花系列文化活动,使得延平百合文化得到广泛传播。2014年5月延平区举办了第三届“荷兰百合日中国区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延平百合花节”,再次展示了延平百合的文化与内涵,诠释了延平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环境之美。区林业局编辑《延平百合》一书,更好地宣传延平、推介延平、展示延平。

2001年以来,延平百合在各类花卉博览会上荣获多项殊荣,在第二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暨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上,延平百合“黄天霸”荣获金奖;在第四届“中国福建花王评选暨花卉精品展”上,延平百合“木门”夺取花王桂冠,极大提高了延平百合的知名度,促进了延平百合发展。

2延平百合存在的问题

2.1规模较弱,市场份额低

由于百合花种植的投入大、风险高、技术性强,使得许多农无法自行开展百合花种植工作,也限制了百合花产业的发展。

2.2生产环节中科技含量较低

目前延平百合以传统种植方法为主,配套以标准钢架大棚设施,受控于气候、地形、地势等客观因素,若遇到台风、霜冻等自然灾害,容易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延平区百合花生产基本是粗放式管理,档次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另外,百合花对种植环境要求高,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水分,现有的简易塑料大棚难以满足百合花对温度、湿度和水分的要求。目前,百合鲜切花种球完全依赖进口,我国农民习惯于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经营状态,百合花研发工作滞后,大部分花农和花企只能通过提高百合花销售数量来促进产业发展,提高百合花质量。

2.3流通不稳,信息不灵

目前物流方式稳定性较差,线路变化多,并且在春节停运时期运送成本高。农民无法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以客户报价为主。延平百合市场占有率较低,销售市场还未完全开拓。

3延平百合发展对策

3.1加大延平百合文化的宣传力度,打造品牌效应

整合优势资源,利用“中国百合之乡”的知名度,开展以延平百合为主题的活动,积极承办百合花节、百合摄影展、百合插花比赛、花卉展等,通过多种媒体宣传推介“延平百合”。同时,积极参加全国性花博会,并在全国各大城市花卉市场推介延平百合。可在各条高速路、高铁站、旅游区、市区重要部位设立大型户外广告牌。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发展延平王台百合生态休闲旅游产业。

3.2拓展销售市场,扶持物流运输

以生产、批发、零售和流通四大环节为重点,充分发挥“延平百合”官网及“延平百合”官方微博的宣传作用,打造特色优势品牌,发挥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作用,完善区、镇、村(户)、企四级花卉信息网络及百合产业信息平台,实现技术服务、交易订货、用户查询、市场物流等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升百合产销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大市场开发,巩固东部市场,开拓中国大中城市市场和与外贸出口公司合作,建设延平百合专业销售市场。将百合花列入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名录,对鲜花物流配送环节给予配套政策扶持。降低运输成本,实现百合花稳定、快速、保质配送。

3.3加大种植保险工作,确保产业稳固发展

要做好保险公司与花协的沟通协调工作,加强宣传,提高花农风险意识,引导花农积极参保。以实例宣传百合花种植保险的利弊,使花农摒弃侥幸心理,积极参与百合种植选择性保险,把自然灾害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3.4加强百合种植的技术培训,提升延平百合的科技含量

利用农闲时节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邀请种植能手宣讲实践经验,要求专家传授科学技术。要规范二代种球开发利用技术,以提高进口种球的利用率,降低种植成本,增加花农效益。建议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百合花繁育技术攻关。

3.5加大政策扶持,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积极争取国家及地方对延平花卉项目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物流配送、市场拓展、资金周转等方面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力争在2025年百合花种植面积突破666.7万hm2,产值达5亿元。政府部门要及时出台延平百合产业发展资金、土地等优惠政策,营造有利百合花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百合花技术培训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繁育研发经费列入财政科技专项预算,以提升花农技术水平。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经济作物站王开璋)

猜你喜欢
花农百合花百合
百合:润肺止咳宜炒宜炖
情人节
百合,你买对了吗
吃百合,不得“百合病”
花农
百合花
鸭蛋百合汤治慢性咽炎
漂亮的百合花
伪君子
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