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下的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途径

2021-06-15 03:11毕玉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自媒体时代媒介素养

毕玉

摘 要:高中教学阶段中,语文学科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且能够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当前自媒体时代,有必要将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所具有的特点作为切入点,对自媒体时代下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则及途径进行探讨,以切实有效的实现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途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20年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任务群学习涵盖学生媒介素养的实践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D/2020/02/137。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微信、微博等诸多自媒体平台兴起,在青少年人群中受到广泛欢迎,且已经逐渐成为青少年对自我个性及情绪进行表达的重要渠道。由此,针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必然,在当前自媒体时代,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媒体,已经成为当代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进行探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自媒体时代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特点

(一)互动性

对自媒体平台进行应用,用户能够自由的对各项信息及观点进行发布,并且可以建立好友圈,以形成用户之间的即时交互,且通过转发、评论等手段,能够建立起多个相互交叉或相互联系的激进小团体,从而延伸放射形成越来越大的范围。对自媒体进行应用可以将课堂之中的互动延伸到网络之中,使师生的思考空间更加开阔,且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话语权能够获得更加明确的尊重,有利于学生进行参与和表达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二)开放性

在自媒体时代下,高中语文教学已经由传统上封闭的课堂教学转向了社会和网络,也就体现出了越来越显著的开放性特点。从形式上来看,自媒体时代下更需注重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且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从内容上来看,高中生的语言表达欲望重点不仅为“我要说”,更是“谁来听”。并且,随着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能够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其所能够进行表达的内容范围也就更大,且更具开放性[1]。

(三)多元化

当前语文学科已经成为对多元学科和多元文化进行整合及供其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以自媒体时代为背景,学生开展讨论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并且受互联网中各方面信息的影响,学生对信息内容进行探究的重点与传统的标准答案,存在越来越显著的差异性,并形成了更加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而在学生针对文本提出观点及态度时,语文教学则能够成为多元观点、多元文化进行交流的重要基础,学生的批判思维需要通过语文课程的有效学习,才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也才能够推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

二、自媒体时代下的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学生在对自媒体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难免接收到不良信息并受其影响。所以对自主性原则进行落实,需要强化学生的自律精神,以促使其能够对自媒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并针对其中的信息进行理性判断。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建设活动。

(二)实践性原则

对实践性原则进行落实,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媒介资源进行积极整合,以能够构建起对时代元素以及个性思想进行充分融合的媒介产品,并由学生在参与媒介互动的过程中,对各项信息进行理性且高效的鉴别、批判以及加工,以能够强化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理论解读能力,同时也能够包容不同的媒介声音,并进行批判的思考[2]。

(三)批判性原则

对批判性原则进行实施,需要首先将灵活、多元的交流模式作为基础,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不同的媒介文本进行呈现,由学生于课上或课后针对其进行分析、判断以及解读,并使用自媒体进行交流,以能够使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

三、自媒体时代下的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途径

(一)由课内学习至课外活动

1.课程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单独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显然不切实际,但是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选修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采用小组讨论或自主学习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新闻进行感知,将自身对于新闻的评价发送至自媒体平台,并由同学及教师进行点评。

2.高考应试。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入“时文评说”相关内容,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又能够促使学生的媒介素养得到提升,并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对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应用。

3.校园媒介活动。对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中心的媒体平台进行开发,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之中,并强化对校园媒介活动的特色进行建设,以促使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对师生及家长之间更加和谐友好的精神家园进行创建。

(二)由技术指导至价值引导

1.技术指导。从事实上来看,学生对新媒体技术进行掌握的过程较为简单,只要稍动手指,即能够实现媒介信息的制作及传播。由此,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开展自媒体平台应用技术指导并非十分必要,而是应着重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工作进行落实。

2.价值引导。从总体上来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可以划分成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媒介信息语言进行收集、整理、研讨,直至实现语言表达的创新,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媒介文本实施文化层面的剖析工作,以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批判性思维,以对媒介内容进行重新解构,从而能够对社会文化以及生活文化进行更加充分的理解,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

(三)由教学本位至学习本位

1.教学本位。教学本位即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当前已经无法对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需求进行满足,且严重限制了学生对于文本及信息进行辨析、批判和创造的能力,所以,这一教学模式必然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本位教学模式[4]。

2.学习本位。(1)打破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空间限制,积极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实现教学外延,于互联网平台上海量的信息中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收集、辨析以及批评等各项工作;(2)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消解,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行建立,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提升学生对于媒介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當前自媒体已经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有必要对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教育,因此,需要针对我国教育体制文化以及价值观的特点,对本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进行完善,以促使高中生的媒介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荣.自媒体时代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原则[J].散文百家,2020(11):2.

[2]向薇.自媒体时代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原则[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00 (008):74-75.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自媒体时代媒介素养
自媒体时代的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发展研究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自媒体时代下广播的发展现状
探讨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