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抑或管理科学

2021-06-15 03:26
上海管理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管理科学基础理论管理学

读者看题会有疑惑感,什么意思?笔者只是从管理学的科学性定名出发说些感想。因如今的科学管理或管理科学的名称与解释如同互联网域名注册一样,一旦落地,别无它注。也就是说,现查此二名词几乎都是泰勒科学管理和布莱克特等管理科学的解释。笔者无意对其褒贬评价,只是认为时代变了,学科的基础理论也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即基于新时代,有必要从科学性出发重新定义管理科学和内涵,提倡管理科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

人类自有社会活动开始就有管理实践,而管理实践之核心即分工、协作和效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管理实践的深入,如何合理分工、加强协作、提高效率,始终是研究管理实践的方法和理念,于是产生了管理学。管理学是从管理实践中提炼的经验,凝练的方法和升华的理念和原理,从而指导管理实践,以获取更好的工作效率。然而,管理学从古代到近代直至当今,其科学性定义与内涵似乎还有待进一步斟酌。

中国古代社会,古人对管理实践的认识很实际且朴素,即四要素:人、财、物、事(起因经过结果),从要完成的一件工作事务着眼,均衡投入的人、财、物等资源,以取得最大的效益。从理念上讲:弘扬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理念,对人的要素十分重视,强调人本,倡导管理的人文精神。如中国古代管理学有三重构造(“术”、“知”、“魂”),其中,思想、理念、文化是纲,乃“魂”,为本,即“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其基础是“执道循理,进德修业”。研究者往往将古代成功的商人称为“儒商”或将现代成功企业家称为“新儒商”。管理的认识论基本归属人文社会科学。因此,当今中国社会科学基金有对管理研究的资助。

近代以后,西方的管理学传入中国。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伯法·布莱克特、贝尔曼以及康托洛维奇等人的管理科学,前后承续。两者主要是运用数理等技术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前者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通过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定额、操作方法、标准化和标准化工具,对员工进行培训,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运行职能式组织结构;后者(管理科学理论)是前者“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它以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段,从操作方法、作业水平的研究向科学组织的研究发展。同时,吸取了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新成果,形成的一种现代组织管理学,其特点是利用有关的科学工具,为管理决策寻得一个有效的数量解,着重于定量研究。无论是科学管理还是管理科学,从管理的方法论而言,基本归属于自然科学。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管理学科的分组和资助。所以,笔者对西方传统的“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打上了“?”,何以?

首先从管理实践言,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技术驱动的管理变革如火如荼,西方传统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模式是否适应?如海尔的张瑞敏在创建“人单合一”模式时,明确质疑西方传统管理理论与管理模式:①古典管理理论已不适用;②古典管理理论衍生出的管理模式也不适合时代;③西方传统管理模式的宗旨、指导思想是错误的;④西方传统管理范式表现出的结果是传统品牌也不適应时代。

其次,笔者认为:无论是管理实践还是管理学,均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两大支柱。任何偏离两大支柱的管理理论只能归属于管理学中的某一“学派”,很难冠之于“科学”,否则有失偏颇,有误导管理学之科学性嫌疑。海尔1984年开始创业,每7年有一个新的战略阶段,但“人的价值最大化”是贯穿始终的宗旨,一直没变。同理,企业的发展战略一旦确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各级干部,因其关乎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这些是人文学科范畴。从管理的认识论和实践论上说,既不能重理轻文,也不能重文轻理。管理的实践和研究需要定量的数理范式和技术支持,更需要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国五千年文化是当代70余年建设成就的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是70余年建设成就的保障。管理研究者在讲好中国管理故事的同时,也要拓展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当然,西方近代的“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是历史的遗存,从管理的科学性言,虽不完整,但历史存留无法更改。故言管理、管理学的科学性,也可冠于“新”字,称之为“新管理科学”,并给予相应的定义和内涵及其研究范式等,这是当代管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使然。不是吗?

猜你喜欢
管理科学基础理论管理学
Law for Managers Individual Report
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实际应用探讨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绿色会计浅议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从管理学角度看军事指挥体制改革
《现代管理科学》杂志理事会成员名单
《现代管理科学》杂志理事会成员名单